-
民间故事:智斗慈禧,慈禧受辱相国寺
1900年8月,八国联盟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和他的大臣们仓皇逃到xi安。她命令清军斩杀义和团,命令李鸿章签订卖国条约割地、赔款、辱国,以博取洋人欢心。受到一点惊吓后,她
-
慈禧真实相貌曝光,画像被美国博物馆珍藏至今,真的很丑吗?
清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一直被后人所诟病。晚清的清政府官员腐败不堪,搞得人民苦不堪言。又因闭关锁国力落后,因此在外交上更是没有任何底线可言,统治者为了巩固自
-
揭秘:晚清皇太后,慈禧的传奇一生
公元一八三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这一天正值深秋,虽秋高气爽,但也略带寒意,这一天,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在京城一个普通旗人的家里,一个毫不起眼的女婴,呱呱坠地,
她的出生并没有引起太 -
慈禧到底是“满人”还是“汉人”?两种说法,哪一种最靠谱?
虽然,慈禧太后离我们的时代不是很远,但对她身世的记载却非常之少,其余的只能靠民间传说来补充了。
慈禧太后的姓氏是叶赫那拉,属满洲镶蓝旗。其实,我们在一些影视剧中可以看到慈 -
3岁的皇帝,25岁的摄政,无能的太后,这就是大清的后慈禧时代
都说晚清的中国处于“内轻外重”的局面,意思是说中央势弱而地方势强,这与太平天国运动后湘军、淮军势力集团的兴起以及洋务运动有关。而慈禧、光绪二人的存在,一直使清政府保持
-
慈禧年轻时有多美?咸丰帝对她如痴如醉,妃子们都嫉妒她
从此君王不早朝
她是后世人们口中的“老妖婆”,也是让咸丰帝“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美艳宠妃,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慈禧能够走到权力的巅峰,就是因为她有着无双的美貌。
咸丰帝对她 -
慈禧临终前说:“女人勿再干政”,3年后,大清王朝便灭亡了
1908年,慈禧逝世时,她说出了最后一句话:“女人勿再干政!”可是,慈禧一死,隆裕太后就训斥摄政王载沣,要求他恢复旧制,继续垂帘听政。载沣连连称是。
到了这个时候,隆裕太后可能还没有 -
慈禧一生只作了一首诗,最后一句竟无人不知,人人都挂在嘴边
慈禧一生只作了一首诗,最后一句竟无人不知,人人都挂在嘴边
慈禧是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在中国历史的帝制时代中,作为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慈禧的政治手腕堪称干练。
尤其擅长操弄 -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李莲英
李莲英(1848年11月12日—1911年3月4日),原名李进喜,清咸丰五年净身为太监,翌年入宫。同治六年,受封二总管。慈禧太后赐名连英,俗作莲英。在宫中期间,深得慈禧太后器重,太后甚至打破“
-
李定国发起的新会之战,郑成功的援军到底是什么情况?
历史人物传记《南明战神李定国》系列连载NO.46
讲到这儿,相信各位读者一定很想知道郑成功方面的情况,为什么李定国苦苦等待的郑成功援军还没到呢?
这一次,郑成功倒的确是出兵了 -
民族英雄郑成功
郑成功39岁猝死,为何临终前下令:杀死自己的妻子、长子和孙子
作为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事迹被每一个中华儿女口口相传,只要一提起郑成功,大家立马就会想到,他是民族英雄。的确,在明末 -
真实的郑成功,力举三百斤,虎卫打趴荷兰人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他为反抗民族压迫和外来侵略,英勇顽强,不屈不挠,战斗了一生。
郑成功,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泉州府南安县石井乡人。明天启四年(1624年)出于日 -
郑成功在台湾38岁突然去世,清朝记载是病死的,事实大概不是这样
郑成功。
原名郑森。
年少时从父当过海盗,十多岁时便和荷兰人动过手。
后来其父郑芝龙接受崇祯帝的招安,成为明朝的封疆大吏。巅峰时期拥有三十万水师。
再后来就是李闯进京, -
清朝著名爱国诗人龚自珍,教子无方,其长子龚橙不忠不孝
龚自珍著作有《龚自珍全集》、《己亥杂诗》
龚自珍,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
龚自珍出身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祖父为乾隆三十四年进士 -
名家小传|男儿到死心如铁:维新殉道者谭嗣同
谭嗣同(1865-1898)
谭嗣同这个名字对于国人来说绝不至陌生,他在狱中“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题壁诗句、临行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慷慨陈词,映现 -
1841年,一代词人龚自珍于家中离奇暴毙而亡,而这一切都与她有关
清道光年间,一个萧瑟的秋日。龚自珍独自坐在床前,看着片片落叶飞落枝头,又平添了几分伤感。
他想起远在京城的情人,因为被人察觉了私事,她被赶出了家,如今流落街头,一定也非常不好 -
学习强国四人赛答题汇总(20)
241、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琴曲谱是南朝梁代丘明所传的___。
正确答案:B.《碣石调.幽兰》
现存南朝梁代丘明所传的《碣石调.幽兰》谱为文字谱现存最早实例,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 -
龚自珍这首千古名诗,恰到好处的感情,道尽朋友相处之道
对于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经常谈及,人生之中,能够得三两挚友便是极好,和朋友之间怎样才算是恰到好处的相处呢,珍贵的友谊又是怎样的相处之道,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一首
-
纳兰性德诗词全集·诗集赏析(267首全)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皇太子改名胤礽,才得以恢复。清朝著名词人,词风与李煜相似。纳兰出身显赫,父
-
在这本高中生历史小说中,纳兰性德是“忧郁文艺男青年”
记者丨何安安
11月29日,“时代小先生,学问大成长”历史小说《海棠落日》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宋庆龄故居举行。小说以故居的前身、清代王府花园为核心,以海棠为主线,叙写曾在园子里 -
纳兰性德:权相之子,惊才绝艳,娇妻美妾相伴却31岁英年早逝
提起纳兰性德,你会想到些什么?
高贵的出身还是他孱弱的病体?
抑或是他著名词作中的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不得不说,纳兰性德留给世人最深的印象,是他惊世的才华 -
纳兰性德家世有多好:与多尔衮、康熙、年羹尧都是亲戚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这首词的作者,就是被后世称作清朝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经常在各大影视剧中出 -
满清第一词人纳兰性德,为何31岁就离世?和这三位女子有关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他的才 -
看了郑板桥的《板桥自叙》,才发现他是个,真实又有趣的老头
看了郑板桥的《板桥自叙》,觉得这老头太可爱,活得真实,说话也真实,他连自己“喜欢男人”这种事也能在自叙中侃侃而谈,谁能不说他真实?
看他说这些的时候,那种“我就是喜欢,你能拿我 -
说说我的“小全集”
作者 | 书友密州文瀚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经常在孔网动态上读文章,看到朋友书店里和书橱里面的各种各样的大部头的《鲁迅全集》《沈从文全集》《汪曾祺全集》《巴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