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为了写史记甘愿被腐坦然受刑面无愠色,死后无颜埋进祖坟
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司马迁生于夏阳龙门(今陕西省韩城市)。龙门又名禹门,相传为大禹导水所凿。禹门凿成,因有神龙宾看,大禹便于门上刻一"龙"字,遂称"龙门"。每年三月,冰雪消融,几千条鲤鱼集于龙门之下,竞相跳跃,登上龙门飞暇升天,登不上的碰壁而返。
司马氏为黄帝时期重黎氏之后。重黎是兄弟俩,当年共工颛顼争正统,共工战败,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女娲炼石补天,颛顼命重黎二人“绝天地通”,重掌管天上三十三重诸神,黎掌管天下黎民百姓,从此人神殊途。当然这是神话传说,按照世俗理解,重黎都是颛顼史官,专门记录百官(诸神)和百姓纷杂人事的。
司马氏世代担任史官一职。周室变乱,跑到晋国,晋室再乱,族人各奔东西,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司马迁便是入秦一支后裔。司马迁祖上出了位名将,便是秦国蜀郡太守司马错。秦亡汉兴,司马家族渐趋衰落。
读书改变命运,自古已然。司马迁父亲司马谈为了重振家族荣耀,遂潜心苦读,学天官(即祖上重的职业)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汉武帝颁布招贤令,司马谈踊跃应诏,深受窦太后赏识,被封太史丞(太史令副官),“掌天官,不治民”。不久升任太史令(掌天文、历法、撰史)。
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司马迁10岁,在老家熟读《春秋》。《春秋》是孔子纂改的一部历史书,意在伸张王权,阐明尊卑上下,“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这本书对司马迁影响极大,后来司马迁写《史记》,好多事件和思想都用了《春秋》笔法。少年时期的司马迁虽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并不养尊处优,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跟贫贱饥寒的小伙伴打成一片,深谙人间疾苦。
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司马迁随家迁于茂陵。同时迁来的还有一位名震天下的道上大佬,名叫郭解,此公"为人短小","不饮酒,出未尝有骑",然而"关中贤豪(无论)知与不知,闻其声争相交欢"。后来司马迁把郭解写在《游侠列传》中,并且评价:"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
司马迁百思不得其解,这种看上去庸凡平常掉进人堆找不见的大佬究竟哪来这么大魅力啊。但是道上混,好像就是这种人才有魅力,《水浒传》中的宋江,便是又黑又矮的猥琐之相,近人杜月笙,长得也不咋地,都不会吹牛逼,可是偏偏有人跟着混啊。
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 年),司马迁心怀大志,仗剑远游,"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跨越陕、鄂、湘、赣、苏、浙、皖、鲁、豫九省,行程近三万里,历时近三年。去了孔庙,"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祗回留之不能去"。去了屈原纵身一跃的汨罗江,"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还去了韩信钻裤裆的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葬母,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意思是说,书本上的知识毕竟是死的,现实中的知识才是活的。许多知识书本上并不记载,但却流传于乡里民间,需要我们去采撷,去整理,进行再创作。自古以来的写作者都提倡“采风”,提倡“体验生活”,说的就是这个理。司马迁在三年的游历中了解到很多书本上未曾记载的见闻,比如汉高祖刘邦少年无赖,樊哙屠狗卖肉,张良给下邳黄石公提鞋,陈平跟嫂子不清不楚等等书本上“为尊者讳”的知识点。
游山玩水还有个功能,便是开阔眼界,壮大胸怀。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又说,登泰山而小天下。一个人只有见惯了大自然的雄浑壮丽,才能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无用,从而产生谦卑自抑的心态,做个正常人。否则便是井底的蛤蟆,罐子里的王八,整日看到巴掌大一片天,却胡吹大气,其实根本养不大。宋代苏辙云:"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其气充乎其中,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见乎其文"。
所以大家(尤其年轻人)如若有机会的话,我建议尽量出去走走看看。现在交通方便了,想去哪儿开上汽车,坐上飞机火车,“说走就走”,毫不费力。出去了,才知人世间有无数精彩。
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 ,司马迁始靠父亲荫庇,得仕为郎中,时年已经28岁。西汉初年,青年才俊们出仕的主要途径为举贤良和举孝廉,两者都要从乡曲(基层)往上逐级选拔,选拔前提是需在基层积累起巨大声誉,得到乡里三老一致认可。司马迁常年游历江湖,没在积累声望上下功夫,"长无乡曲之誉",没有基层经验,所以仕途上进展缓慢,只能凭借父荫入仕。
这就叫“上帝关了一扇门,便会再开一扇窗”。如果换了别人,举不了贤良孝廉,便只能老死沟壑,像同时期“覆水难收”的主人公朱买臣一样,差点活生生饿死,老婆都跟人跑了,只好靠乞讨为生,去死人坟头吃供品。但是司马迁有个当官的父亲,这就“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了。所以一个人的命运啊,不仅要靠自己努力奋斗,还得靠父祖们努力奋斗。
郎中乃皇帝侍卫,执戟扈从,随时以备差遣,秩比三百石。司马迁由于学识渊博,身手敏捷(青年时游历大江南北,结识了好多英雄豪杰,练了一身武艺,跟孔子青年时差不多),深得汉武帝青睐,派他执行了好多重要任务。汉武帝跟秦始皇一样,喜欢巡游天下,一生巡幸二十八次,平均每年一次,司马迁基本上每次都扈从在侧。这些巡游经历为他日后写作《史记》积累了大量素材。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司马迁入仕后拜了一位名师,便是儒家大佬董仲舒。司马迁本来学的是道家,自从跟着董仲舒学了儒家之后,便对孔子推崇备至,自许为孔子“私淑弟子”(就是孔子没教过他,但是自认为孔子学生),后来给孔子作传,将孔子推崇为"至圣"。他的《史记》跟孔子的《春秋》一脉传承。
孔子本来只是个开课外补习班的一介布衣,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就是“六艺”玩的挺溜,教了很多有出息的学生。即使在司马迁生活的时代,地位也就尔尔(汉武帝以前一直是尊崇道家的)。但是司马迁不仅把孔子编入《世家》,而且用孔子的很多言论给各位历史人物定性,作为权威性注解。孔子后来成为千古一圣,司马迁功不可没。
司马谈担任太史令期间,立志写一部可与孔子《春秋》媲美的史家绝唱,奈何天不假年,没写完便去世了。国学大师王国维和顾颉刚等人考证,《史记》中《赵世家》、《刺客列传》、《樊郦滕灌列传》、《郦生陆贾列传》、《张释之冯唐列传》、《游侠列传》等篇为司马迁"追纪父谈语也"。明朝学问大家方苞亦曰:"秦灭汉兴,文景以前,凡所论述皆其父所次旧闻"。
司马谈临终拉着司马迁的手满含热泪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我没写完的史书,你一定要帮我写完,重振祖上荣耀。司马迁痛哭流涕答应了。
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马迁守孝期满,向汉武帝提出想继承先父遗志,把父亲写半截的史书写完。汉武帝非常支持他,马上封他为太史令。司马迁一头扎进图书馆,查阅瀚如烟海的资料,着手《太史公书》的写作。《史记》最早一直叫《太史公书》,直到东汉中期才改称《史记》。如果一切顺遂,我们将看到一部与现在完全不同的《史记》。因为司马迁的前半生一直顺风顺水,深受汉武帝宠幸,对人生充满理想和激情。换言之,没有经受过社会残酷的捶打。
汉武帝天汉三年(前98),李陵兵败被俘,朝堂上一片落井下石之声。汉武帝问司马迁,你怎么看。司马迁一直以来深受汉武帝宠幸,所以抱着对汉武帝的一腔"拳拳之忠"坦率地说,李陵是个忠孝之人,一向怀着报国之心。他虽然战败降敌,但是其功可以抵过。我看李陵并非真心降敌,他是想活下来找机会再回来,像苏武一样。汉武帝听取了司马迁意见,力排众议,没对李陵下手。
但是李陵让汉武帝和司马迁失望了。很快匈奴传来消息,李陵娶了单于女儿,“教单于兵以备汉"。汉武帝闻知大怒,族灭李陵一家。司马迁因替李陵说话而受株连,被判"诬罔"罪。汉律,"诬罔"罪是"大不敬"的欺君之罪,论罪当死。但有两种办法可以免死,一是“入钱五十万赎死”,一是"死罪欲腐者许之"。司马迁"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所以只能在死刑与腐刑之间做选择。
汉朝还是个“刑不上大夫”的时代。“刑不上大夫”不是说大夫犯罪啥事没有,而是说不给大夫动刑,给他留点体面,让他自己了断。李陵的爷爷飞将军李广便是不想下狱受刑,“无颜对狱吏”,拔剑自刎了。汉文帝舅舅薄昭犯了罪,汉文帝让他自杀,他不干,汉文帝便派了一帮人堵在薄昭府门前,披麻戴孝每天哭,薄昭无奈,只好上吊完事。
因此按照正常情况,司马迁最体面的选择,便是自杀,以死明志,留个清白身名。司马迁最初也想一死了之,可是经过痛苦抉择,他放弃了轻易地死,选择了屈辱的生。让他活下去的信念便是父亲司马谈的临终嘱托。如果他死了,父子二人毕生心血便会付水东流,九泉之下见到父亲,他会羞愧难当。他不仅是为自己活着,更是为父亲活着,为司马氏列祖列宗活着。
他顿悟,人活着,有小孝,有大孝。"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也"。立身扬名,光宗耀祖,这是大孝,个人荣辱得失,这是小孝,不能因小失大。他明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果人的一生不能扬名显荣,仅用一死抗争不公,便"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
想通之后,他“坦然受刑,面无愠色”。
但是凡事下决心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受刑之后,他跟李陵一样成为世人笑柄,被世人唾弃,清明节都不敢给父母上坟扫墓。幸运的是汉武帝并没有放弃他,雷霆雨露,皆是天恩,虽然他犯了罪,但是已经受到了惩罚,一码归一码。伤好之后,汉武帝很快任命他为中书令。中书令本由宦官充任,侍从左右,出纳章奏,位卑权重,相当于明朝的“秉笔太监”。秦始皇身边的红人赵高,便是中书令。
但是司马迁并非太监,只是受了宫刑而已,他从心理上接受不了这个职务,不想把自己跟太监相提并论(虽然在别人看来没啥区别)。于是他绝意仕途,每天除了应付公务,便是闭门作史。经此一劫,他的三观发生了重大变化。他最初写史,是想光宗耀祖,像孔子作《春秋》一样“让乱臣贼子惧”。受刑之后,光宗耀祖不想了(死后都没脸进祖坟,谈啥光宗耀祖啊),也不想让乱臣贼子惧了(自己因为替乱臣贼子说话都被废掉了,还能吓唬谁啊)。这些雄心壮志完全破灭了,他的心态跟以前完全不同了。
他想写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遭遇得失,是每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如何面对和选择。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荆轲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伯夷叔齐义不食周栗,饿死首阳山,屈原宁可跳河,也不同流合污,勾践卧薪尝胆,伍子胥一夜白头。他把贩夫走卒和刺客游侠都写入列传,褒扬他们能够活出自己的风采。
他把自己比作诸位前贤: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所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史记》便是司马迁一部“发愤”之作。一个人生于世间,活的太过憋屈,胸怀一腔忧愤,有许多话想说,却不知跟谁说,不知从何说起,只好写下来给后人看。鲁迅写了一辈子文章,对此深有体会,他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离骚》便是屈原的忧愤之作,可见鲁迅是读懂了《史记》,也读懂了司马迁的。
汉武帝太始四年(前93年) ,《史记》完稿。"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司马迁盍然而逝,享年六十岁(这是王国维先生的考证。司马迁生卒年皆不确,本文所有时间皆为后人考证时间)。
司马迁祖茔在韩城西南十七里的鬼东乡华池、高门两村,但是司马迁伺墓却在韩城南二十二里的司马坡上,今属芝川镇,在镇南二里。就是说,司马迁去世后,并未埋入祖莹。究其本因,便是司马迁因受宫刑体肤不全,自愧于见祖先,于是归葬在先人墓冢之侧,西望祖茔。
唐朝时一位名叫牟融的诗人站在司马迁墓旁,涕然泣下,作诗道:落落长才负不羁,中原回首益堪悲。英雄此日谁能荐,声价当时众所推。一代高风留异国,百年遗迹剩残碑。经过词客空惆怅,落日寒烟赋黍离。
我们为什么要读《史记》?第一,《史记》有意思。书中写了好多历史故事,读来精彩纷呈,令人过目难忘。第二,《史记》文采好。繁处肆意汪洋,简处惜墨如金,读来令人神清气爽,不知疲倦。第三,《史记》可明志。本书是太史公“发愤之作”,一个人身处逆境了,挫折颓废了,困顿彷徨了,无聊寂寞了,都该读读《史记》。鲁迅能把《史记》全书背诵。
这套精编六卷本《史记》,文白对照,原价179,现价只需79,喜欢的朋友赶紧入手一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