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仕三朝的隋朝诗人薛道衡,真的是死于隋炀帝的嫉妒吗?
东汉末年,由于皇帝年幼无知,外戚、宦官专制下的政权腐朽,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崛起,一时群雄并起。军阀割据下的社会动荡不安,中原战乱,百姓流离失所,纷纷向江南和巴蜀流徙避难。
俗语说“乱世出英雄”。也许你根本想不到,在割据混战时期,有一支以薛永为首领的薛姓族人,始终追随于刘备南征北战立下了卓越功勋。大批薛氏族人也随着薛永往返迁徙,最后随刘备进入蜀地。
蜀汉政权建立后,薛永任蜀郡太守,也为薛氏一门登上历史大舞台,开启了一条康庄大道。从此,在蛮夷居多的西南蜀地有了薛姓人的踪迹,并很快发展为蜀地大姓,世号蜀薛,共尊薛永为蜀地始迁祖。
公元263年,曹魏发兵灭蜀。蜀汉灭亡后,曹魏采取移民空地政策,巴蜀地区的百姓大举内迁至中原各地,蜀郡太守薛永之子薛齐带领5000多户薛氏族人降魏,薛齐受封为光禄大夫,随同薛姓宗族一起迁至河东汾阴居住,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万荣县。薛齐被视为汾阴薛姓始迁祖。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的盛行,掌权者想要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都必须依靠当时的名门望族,而此时迁居河东的蜀薛,凭借着武勇粗豪的门风,又一次成为统治阶级争相笼络的对象。到北朝时,薛氏官职五品以上的,人数达47人,与河东土著的裴、柳二氏共同成为河东望族。
当薛姓成为标志一个家族系统的血缘符号时,薛氏家族的荣与辱将不再是一个人的事,坚守门风,傲骨不失柔情的故事在百干千枝的薛氏家族中俯拾皆是。
在重视门第观念的时代,薛氏尚武粗豪的门风,却显得颇具地方豪强色彩。西晋末年,河东薛姓逐渐分成了北祖,南祖,西祖三支。死在隋炀帝杨广一声令下的,就是河东汾阴薛氏西祖的第九世孙,隋代诗人薛道衡。
薛道衡,六岁而孤,13岁熟读《左传》,有感子产为郑相时的政治才能,做《国侨赞》表示对子产的崇拜,《国侨赞》为少年时期的薛道衡赢得了博学之名,也使得他在河东地区声名鹊起,从而历仕北齐北周直至隋三朝。
相传,薛道衡每次构思诗文必独处空房,双脚蹋壁而卧,凡听到屋外有声,便会发火。就是这样一个性格耿直,理政庙堂的文人,备受隋文帝的信任,成了朝中大红大紫的人物,更是太子杨勇和诸王爷争相结交的对象。
然而,物极必反,在这看似平静的宦海中,随之而来的是大臣中不断有人向隋文帝上折子,诬陷薛道衡结党营私。而深知薛道衡为人的随文帝,为平息朝臣的不满,便将薛道衡流放岭南以远离是非之。对于薛道衡来说,这只是昙花一现般的不幸,不久便被隋文帝召回。薛道衡不会想到,一场更大的风浪正在酝酿着。
得知薛道衡被流放岭南的消息后,身为晋王的杨广正好坐镇扬州,因爱慕薛道衡的才华,想将他收至麾下为自己效力。但薛道衡不懂变通的迂诞性格,令他拒绝了杨广抛出的橄榄枝,固守文帝旨意,直奔岭南而去。正是杨广与薛道衡这一次的交锋,为薛道衡晚年的悲剧命运埋下了种子。
公元604年,薛道恒65岁,隋文帝驾崩,晋王杨广即位。《隋书》中记载了杨广是位难得的饱读诗书且文采飞扬的皇帝,对于薛道衡的才学是又嫉又爱。
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
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有一天,杨广看完《昔昔盐》这首臣子们口中兼具南朝音韵妙趣,北朝用典特色的诗作后,也感叹薛道衡能将少妇思念丈夫的苦闷孤寂、悲凉忧伤刻画得如此情真意切,尤其是。“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这句所呈现的意境,让隋炀帝不得不承认,一代文宗的确实至名归。而这对于一向自视文采绝伦的隋炀帝而言,无疑是在心口上扎了一根刺,他开始嫉妒薛道衡的才华。
而这是否就是民间流传的薛道衡因艳曲断头的真正缘由呢?
公元606年的一天,北风肆意,杨广看着薛道衡呈上的《高祖文皇帝颂》愤怒不安,言:
道衡至美先朝,此《鱼藻》之义也。
《鱼藻》是诗经中的一篇,薛道衡这篇颂词中极力赞美了先帝执政“忧百姓之未安,惧一物之失所”,辞藻极其华丽,但是对于隋炀帝却只字未提。正如《鱼藻》被后人认为是歌颂周武王勤政英明,讽刺周幽王奢侈荒淫一样,对于这一切薛道衡并不自知。年近古稀,面对隋炀帝的骄奢淫逸,他只是怀念先帝的躬行节俭,却忽略了这并非是普通的父亲与儿子的关系,而是两代帝王,他高估了隋炀帝的心胸,更高估了自己的分量。
对于这篇颂,杨广可谓爱恨交织,这场蓄势待发的风浪终于在这一刻提上了日程。薛道衡的好友司隶刺史房彦谦,觉察到薛道衡的命运已如履薄冰,规劝其杜绝宾客,卑辞下气。然而薛道衡自觉历经三朝风波,对于朋友的相劝不以为然,遇事依旧直言不讳。
有一日朝中讨论拟定新令,久久不能决定之时,薛道衡突然直言:“向使高熲不死,令决当久行。”隋建朝后,法令刑律皆由高熲带领大臣拟定,深受隋文帝器重,但后来却因不满隋炀帝的荒淫奢侈,谏言朝廷,殊无纲纪,被杨广以“谤讪朝政”的罪名处死。
而此时,薛道衡对高熲的伸冤与不平却触犯了龙颜。至此,薛道衡彻底打破了杨广的忍耐极限,被关进了牢房,最终等来的是三尺白绫。
薛道衡的生命之船在历经沧桑之后,终究被这场宦海巨浪打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