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政仅六年,立足未稳的康熙皇帝为何会选择在康熙十二年撤三藩?

小能 0 2024-04-06

1673年,这是康熙帝亲政的第六年。

然而,正是在这一年里,年轻帝王却做出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大事:裁撤三藩。

彼时,三藩镇守边疆,实力强大,而康熙尽管贵为天子,但尚未长成,根基不稳。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选择出手裁藩,并以雷霆之势平定,造就了史书上的辉煌一笔。

那么,康熙帝为何非要选在这个时候撤藩?三藩之乱如何爆发?康熙又怎样取得了成功?

让我们走进康熙十二年,一探究竟。

历史背景:三藩的困扰

在说康熙削藩之前,我们得首先弄明白:三藩到底是什么?

实际上,三藩指的是清朝的三位藩王,即吴三桂、耿忠明与尚可喜。这三位藩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汉族人。

清朝虽以满族立国,但在入关之初,仍然需要仰仗汉族人的帮助。当年,八旗军兵力不足,便只能拉拢依靠一部分的汉族将领,这三位便是典型。

与他们同时的还有定南王孔有德,但后来孔有德战死,天下平定后,清廷论功行赏,便只剩三藩。

这三位藩王,占据着清朝三个战略要地。

吴三桂是平西王,镇守云南,耿忠明是靖南王,驻扎四川,而尚可喜则是平南王,落地广东。

三藩册立于顺治十六年,是先帝留下的历史遗产,也是清政府用来笼络汉族要人的手段。

作为少数民族政权,清朝尤为重视这一点。就连最高统治者也明白,倘若失去了他们的帮助,江山恐怕难以稳定。

就这样,三位藩王势力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直接凌驾于地方体制之上的现象,尤其是吴三桂,堪称割据一方。

按照清朝制度,云南的最高长官应该是云贵总督与云南巡抚。云贵总督掌军,云南巡抚掌民,藩王并没有直接插手地方事务的权力。

但是,制度说起来是一套,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套,吴三桂实际上完全把控了云南,成为了当地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他不光能在云南招募军队,任用官员,更夸张的是,吴三桂甚至能在当地铸造钱币!当地老百姓根本不认识中央朝廷派来的官,只认吴三桂,民间更有俗语流传,西选之官半天下,可见其影响力。

另外两位藩王也效仿吴三桂,在自己管辖的区域大搞割据。

要知道,三藩所盘踞的地点,不光是占了清朝的半壁江山,更靠中央政府支出的大额财政供养。吃力不讨好,说的便是这样的情况。

1661年,年仅二十四岁的顺治帝病逝,三藩的气焰不灭反增,毫无惧怕新皇登基的意味。原因十分简单,顺治的继承人——康熙帝玄烨,彼时还不过是个八岁孩童。

在他们看来,区区稚子,不足为惧。

康熙童年坎坷,父亲离世后不久母亲也陷入重病,他是一个在众臣辅佐下成长起来的少年帝王。而康熙最开始对三藩的恭顺态度,似乎也完全印证了吴三桂等人的猜想。

在康熙即位的那一年,吴三桂直接被加封为亲王。

随后,一道敕书被传递到云贵总督与云南巡抚手上,上面赫然写着“听王节制”四个字。皇帝的意思很明确,那便是要他们听吴三桂的话。

吴三桂等人得意极了,但是,他们不曾想到,所有的一切都将在康熙亲政后悄然改变。

不知不觉间,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少年帝王,已经将削三藩提上了日程。

直接原因:康熙的机遇

1667年,康熙正式亲政,但尽管如此,他也不过14岁。

对康熙而言,在太和殿接受百官朝拜只是亲政的仪式,并不意味着他真正接过了帝国的权柄。仅仅十天过后,鳌拜便再度掌控朝局。

而康熙与鳌拜的这轮斗争足足持续了两年,直到1669年的夏天,康熙才以巧妙的手段压制鳌拜,夺回亲政大权。但鳌拜在朝中势力不容小觑,绝非一朝一夕可以铲除。

因此,在康熙十二年时,皇帝在朝中的根基仍不稳固,而皇帝本人也仍刚过二十岁。与血战沙场多年的三位藩王相比,实在是个“毛头小子”。

但是,恰恰是这样的康熙,在这样一个看似操之过急的时间点,做出了削藩的决定。

而促使康熙做出决定的直接原因,则与平南王尚可喜有关。

可以说,是尚可喜给康熙提供了机遇,也令康熙“师出有名”,直接掌握了撤藩的理由。

随着康熙一天天长大,三位藩王也开始有所警觉。自古皆是如此,他们知道清廷一定有撤藩的企图,只是不知道这位少年皇帝何时下手,又会以怎样的方式下手。于是,他们也开始为自己谋求出路,赌一个善终。

恰逢此时,康熙慷慨给出了积极的信号。

康熙十二年刚开年,皇帝身边的侍卫就带来了赏赐,尚可喜尤为高兴,认为机会来了,便给康熙上了一封折子。折子上说,自己年老,希望皇帝能允许他回辽东老家,让儿子尚之信接替藩王的位置。

没想到,康熙收了折子以后,很快给予回应:他同意尚可喜告老还乡,但尚之信不能继承爵位。

三言两句间,这便等同于轻飘飘撤了藩王,甚至没有给尚可喜反应的机会。

康熙此举一出,有心人都能看出:要变天了。

吴三桂自然也是聪明人,他火速联系其它藩王,商量对策。彼时,耿忠明已死,他的孙子耿精忠成为了靖南王。

他俩都认为,康熙这是故意的,在借尚可喜敲打他们,意思是今年可以撤尚可喜,明年后年便可以同样罢免他们。

面对康熙的“小心思”,吴三桂尤为不屑,他告诉耿精忠:只要先发制人,占据主动权,皇帝就拿他们没有办法。

于是,在当年七月,吴三桂也向康熙递了一份折子。

与尚可喜不同,吴三桂是来讨要恩赏的,他希望康熙给他一块更大的地盘,用来安置自己的属下众部与家眷。

醉翁之意不在酒,吴三桂并非是想要更多的东西,而是想借此机会敲打康熙,让他收起撤藩的念头。

他从内心藐视康熙,认为康熙不会甘愿冒着江山不稳的风险来与自己作对。

朝中不少大臣也看出了吴三桂的意思,纷纷劝说康熙从长计议,不要贸然行动。可这种说法却遭到了康熙的驳斥,康熙一针见血的指出,既然吴三桂存了反心,那么不管撤与不撤,吴三桂都会反。

倘若如此,不如由皇帝先发制人。

因此,康熙当即下令,将云南改由满洲军队镇守,令吴三桂迁藩山海关外,实际上便等同于撤藩。

康熙的决定令吴三桂大为震惊,随后便揭竿而起,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三藩之乱。

然而,历史的结果告诉我们,康熙仍然成功了。

康熙的成功,便要追溯到他意图撤藩的根本原因上。

根本原因:康熙的远见

康熙之所以能撤藩成功,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他富有远见,具有统率全局的战略眼光。

首先,康熙找到了正确的历史方向,在当时的情况下来看,大一统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清朝建立数十年,早已扎根于神州大地之上,今时不同往日,各地的反清势力也大多被剿灭。不仅如此,云贵处的土司叛乱也已经平定,现在四海安稳,并无战火。对中国而言,唯有战争年代分裂才是主流,一旦时局稳定,必然要追求统一。

正是有了这样明确的认知,康熙才能如此果敢的决定撤藩。

因为他知道,自己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唯有统一而稳固的集权帝国,才是这位少年皇帝最终的目标。

正如他自己所言,天下大权,当统于一。

吴三桂等人或许会认为康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又或者是临时起意,但真实情况恰恰相反,三藩问题一直是康熙心头的一根刺。他早就指出,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对国家无益。

有史料记载,康熙甚至将撤藩的宏愿挂在了宫中的柱子上,用来时时警醒自己,可见其谋划。

倘若吴三桂是个聪明人,其实早在康熙处理鳌拜时,他就应该预料到自己最后的结局。

康熙决定处理鳌拜,象征着他对君主集权的渴望,而一个渴望加强集权的君主,往往又与大一统的宏愿相连。

君主的集权,对应着中央对地方管控的收紧,那么三藩必然要消失。而从康熙处理鳌拜一事的手法上,也不难看出他的性格——果断、大胆、不留情面。

因此,吴三桂仅仅仗着康熙年轻,就认为他会有所顾忌,因而各退一步,实在是大错特错。

其次,康熙对自身实力有着精准的判断,他做好了应对吴三桂叛乱的准备,也足够自信,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化解。

康熙的自信来源于两方面,一来,他对清廷的军事实力有了解,知道能够打赢,二来,他对自己的政治手腕有认知,更洞察人心,知道如何拉拢分化各方势力。

在战略上,康熙先瓦解了叛乱集团内部。在他的胁迫与利诱之下,耿精忠与尚之信先后倒戈,只留下了吴三桂孤军奋战。

不仅如此,康熙以一纸诏书,为自己争取到了民心。

在吴三桂起兵谋反之时,康熙就毅然下诏,向天下人宣布了吴三桂的三重罪状,还告诉百姓,清廷只讨伐叛军,绝不会波及他人。无论是误入叛军的民众,还是被迫起兵的将领,只要回头是岸,朝廷既往不咎。

康熙甚至还点出了自己曾封吴三桂为亲王的往事,点明清廷从未苛待吴三桂,此次也只是迁蕃,没想到吴三桂起兵造反。

这实际上是康熙更加长远的眼光,他不光在天下人心中埋下是否论断,更要在史书上留下正义的一笔。

由此可见,康熙在亲政六年后撤藩,几乎是一种必然。

时机已经成熟,实力也已经具备,再加上少年帝王的非凡心性,最终成功撤藩,为未来百年的康乾盛世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翟金明.且看康熙平三藩——"化危为机观历史"之三[J].博览群书,2021,(第2期).

2、张南著. 高识卓见59策[M]. 合肥:黄山书社, 2015.01.

3、李尚英.康熙平定三藩及其善后措施[J].学习与思考,1984(06):71-78.

4、统一进步必胜 分裂倒退必败——评康熙平定三藩之乱[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06):30-33.

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清圣祖康熙皇帝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776、康熙为何六次下江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