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泽后世:被人遗忘的林则徐治水往事
每当提到林则徐,普通的历史粉都会马上想到虎门销烟。稍有进阶的人,可能还会引申到开眼看世界,甚至有骨灰的历史粉丝想到两句历史名言。但却很少有人注意,林则徐还是一位善于治水的能臣。在其40年的漫长为官生涯,足迹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包括黄河、长江、海河、珠江、太湖和伊犁河,都留有他主持完成的水利建设。
林则徐很早就在浙江治理海塘
公元1820年,林则徐尚在浙江嘉湖道任职,就亲自亲自勘察年久失修的海塘水利。很快发现旧塘夹层中的豆腐渣部分,便命人采石加固,并修筑新塘加高。这是他治水的“初阵”,虽然耗时不长、工程不大的微小工作,却还是赢得了道光帝肯定。
林则徐的第二个治水工程在太湖流域
不久,林则徐又前往太湖流域治理苏州河、黄埔江和娄江的水道淤塞问题。按照林则徐的性子,眼见水道淤塞导致水患,救民于水火本应刻不容缓。但还是他考虑到淤塞导致的水患,使得当地苦不堪言,以至于大建必然会加重临近府县负担。因此建议督抚从藩库供款中掏钱暂且垫付,日后再由地方补还。显然是能设身处地为百姓考虑,而不是一味蛮干搞追求政绩。这类心思在当时官场中十分难能可贵。
一直相互联通的太湖流域水道
但老天似乎对这位难得的善良流官有些残忍。由于老母恰在此时病逝,受忠孝思想熏陶的林则徐不得不离职服丧。于是将治水工作移交给值得信赖的贺长龄。好在后者也是不负所望,先后疏通了苏州河、黄埔江和娄江的水道。
公元1825年,黄河在南河高家堰决口,让手足无措的朝廷不得不破例将林则徐召回。后者也是义不容辞亲赴南河堵口,并不辱使命完成了任务。
在黄河沿岸视察的林则徐
到了1832年,林则徐担任江苏巡抚,重回太湖流域的土地。他与两江总督陶澍合力疏浚浏河、白茆河等河道。由他亲自领导的工作小组,先是考察了河道状况,并因地制宜制定方案。随后,林则徐更是带头捐款1000两,鼓动乡绅踊跃捐款。不仅成功众筹了治水经费,还减轻了地方与百姓的负担。此外,林则徐还巧妙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招纳受灾群众充当民夫,一举两得处理了修缮事宜。其间,他还时常实地监工、勘察,最后亲自验收。经过一番努力,林则徐主导的水利工程改善了当地的防洪态势、造福一方。
亲自领导治水的林则徐
同年,林则徐又在济宁擢升为东河河道总督,负责黄河河务,并先后任湖北、河南、江宁布政使。当时正值严冬,林则徐不畏寒冷,亲自在户外进行实地检查工程,惩办失职官吏。他针对原先的豆腐渣材料问题,先提出了结构上的改良,又开创性地提出改用石料加以巩固,改善了黄河的防水工程。
1835年,林则徐还在上海一带逐段查勘海塘。发现多处被冲刷损毁的地方,即刻组织人手加以修复、保护。在次年竣工后,他又亲自验收,保护了上海的沿岸。
清朝时期的上海县城地图
两年后,林则徐升湖广总督时着手治理当地水患。他和以往一样亲自监工提防,并在汛期不顾危险亲自视察,筹备防洪工程。他还将工程按照险情分为三级,优化了工程的功能。建立查报制度,命人定期、随时勘察水情并加以报告。因为这番卓有成效的治理,他获得了当地群众的拥戴。
举荐林则徐的王鼎
日后,林则徐最有名的事迹,便是领导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但短暂的高光时刻结束后,迎来的却是人生的至暗--贬谪伊犁。在流放途中,河南祥符三十一堡(今开封张家湾)决口,造成数十个州府受灾。于是经大学士王鼎的推荐,朝廷再度想到了治水能臣,又一次破例将他召回。林则徐依然是亲赴一线组织堵口。百姓听闻林则徐前来,也无不吃了颗定心丸。林则徐带领众人先在决口高处开挖挑河,堵住激流以免冲向大堤口门,然后在决口处分左、中、右建三坝向中间进行合龙,以八个月时间堵住了黄河决口。然而,冷漠的朝廷并没有让这位能臣将功折过,稍后还是派其到伊犁戍边。林则徐只是淡然处之,赠诗竭力举荐自己的王鼎“幸瞻巨手挽银河,休为羁臣怅荷戈”,然后奔赴边疆。
林则徐在伊犁 还是不忘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伊犁期间,林则徐依旧关心民间疾苦。他在家书中不时提及当地贪官污吏压迫民众的劣迹,也向朝廷不断警示帝俄入侵的风险。自己坚持向过去那样继续亲自勘察,因地制宜的拟定方案,疏通水渠、开挖水井,并深得百姓信赖。忠君爱国的他将自己组织开发的沟渠称为“皇渠”,希望人们能够铭记皇恩浩荡,而当地的真粉丝又给它取了一个亲切的名字--“林公渠”。
甚至直至今日,“人民渠”取代“皇渠”成为它的新名字,当地真粉丝的后代仍然坚持旧称。人们还将林则徐亲自组织开挖的坎儿井称为“林公井”。这些坐落在伊犁土地上的水利工程,成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永恒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