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上位史:四大原因,成就武则天传奇一生
那一年,武则天13岁,被征召入宫,母亲哭泣,她回答说:“侍奉圣明天子,岂知非福?”
这时,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去世已两年。两年来,父亲前妻的两个儿子,对武则天姐妹三人和母亲冷嘲热讽,没少欺负她们。
父亲在世时,武则天想必是快乐的。
武士彟最初从事木材买卖,家境殷实。李渊在河东时,多次在武家留住。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资助过钱粮衣物。
所以,唐朝建立后,“元从功臣”武士彟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父亲去世,失了依靠,对武则天来说,进入后宫,总比呆在水深火热的家里有盼头。
宫中12年,武则天未得天子宠爱,地位止步于“才人”。
公元637年,13岁的武则天入宫,被李世民封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后世讹称武媚娘。
史书对于武则天和李世民的情史,几乎没有记载,仅见武则天在晚年时回忆自己为李世民驯马一事。
李世民有马名叫狮子骢,肥壮任性,没有人能驯服它。武则天当时侍奉在侧,对李世民说:
“我能制服它,但需要有三件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棍,三是匕首。用铁鞭抽打它,不服,则用铁棍敲击它的脑袋,又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
后人猜想李世民认为武则天性格残忍,所以不喜欢她。
这倒不一定,李世民征战八方,什么残忍景象没见过,更大的可能是:越是在外面杀伐决断,内心越渴望回到家时,有一个温柔贤淑的女子服侍。
李世民一辈子都对长孙皇后念念不忘,晚年喜欢的也是徐慧等才女,或许就是这个原因。
寂寞深宫12年,武则天在干什么?她应该没有长吁短叹虚度光阴。
唐朝后妃除了侍寝,还需要值班,联系到后面武则天的政治才干,或许值班时,武则天在不自觉中,学习了李世民的政务能力。
武则天良好的诗文和书法,也很有可能是在这一时期自学成才。
当然,对她的人生影响更大的,是李世民病重期间,轮值的武则天和太子李治在一起侍奉时,建立了感情。
感业寺呆了两年,27岁,怀着龙种的武则天被接回后宫。
公元649年,李世民驾崩。
依照惯例,没有子女的嫔妃要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年方25岁的武则天,余生注定要与青灯古佛为伴?
武则天应该是不甘心的,她与新即位的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次年五月,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李治入感业寺进香,不知是故意还是巧合,他与武则天相遇了。
久别再会,思念之情愈盛。
王皇后看在眼里,动了脑筋——她没有儿子、失宠,正愁不知怎么对付得势的萧淑妃,这不,上天送了我一个姐妹(棋子)!
王皇后主动向李治请求将武则天纳入宫中, 李治早有此意,一听正中下怀,当即应允。
公元651年五月,李治的孝服期满,是时候接武则天入宫了。
武则天挺着大肚子回到宫中,没多久便生下儿子李弘。
4年之中,和李治成为“亲密战友”,武则天做成皇后,李治实现集权,各得其所。
武则天并非甘心认命的角色,何况她还一度面对“无望”的尼姑生涯。
皇后将她当棋子,她不能不给自己另作打算。
她一面紧紧抓住李治的心,一面收买皇后身边人以掌握动向,另一面配合皇后对付萧淑妃。
很快,萧淑妃被打败,武则天获得李治的宠爱。不过一年,公元652年五月,武则天便被拜为二品昭仪。
在斗败王皇后的事情上,一直流传着她掐死亲生女儿嫁祸皇后的故事,此说如今备受质疑。
但无论如何,武则天是越来越得宠,李治一度想将武则天晋封为一品宸妃 ,由于受到宰相韩瑗和来济的反对,最后不能成事。
这一句“反对”和“不能成事”,验证了李治权力的受限,而这,正是武则天继续上位的契机。
当时李治继位不久,朝中势力大多掌握在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大臣、世家大族手中。
皇后出身于太原王氏,萧淑妃出身于兰陵萧氏,长孙无忌是北魏王孙,其他大臣也基本是士族子弟。
只有来自新兴家族的武则天,对自己不会产生威胁,而能成为左右手。
于是,李治以“废王立武”向大臣摊牌,也籍此机会重振皇权。
长孙无忌当然不同意。李治和武则天好话说尽,礼物送尽,也没用。辅政大臣褚遂良也不同意,还上表劝谏,说“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
李治和武则天,成了患难中的战友。
转机终于来了。因为长孙无忌不喜欢,中书舍人李义府被贬谪到四川,为了留京,李义府举起”废王立武“的旗帜,得到李治和武则天的重赏。
重赏之下,必有跟风者。尤其是元老李勣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彻底扭转不利局势。
公元655年,李治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囚于别院;她们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
同年11月初一,举行了册立武则天为皇后的仪式。
几年间,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纷纷被贬谪,党羽也烟消云散。李治基本实现君主集权,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皇权不振的局面。
李治和武则天“二圣临朝”,共同治理国家23年,相互之间也有矛盾。
公元660年十月,李治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于是让武则天处理朝政。
这一年,武则天36岁。
武则天最初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得志后,“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
好不容易摆脱大臣的限制,如今皇后又来分权,这让李治如何能忍?
664年,李治起了废后之心,他命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这个当口,他的左右侍从竟然第一时间“奔告”武则天。
在诏书完成、生效之前,武则天赶到李治面前自诉,使其“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
从此以后,每当李治理政,武则天便“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
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
这期间,太子李弘病逝,二子李贤被立为太子,之后因谋逆罪被废为庶人,三子李显被立为太子。
公元683年,李治驾崩,临终遗诏: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武则天)决定。
要求儿子听妈妈的话。
这样一来,就形成宰相、皇帝、太后的三角权力结构,可以相互制衡。李治还是很高明的。
四天以后,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武则天时59岁(虚岁60)。
66岁称帝,81岁退位,而前后算下来,武则天治国长达45年。
公元690年,66岁的武则天正式称帝。在称帝之前,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自专朝政。
说起来,这也不能怪她。
就说这李显继位,才几个月,就要任命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大臣劝谏,李显生气地来了一句:
”朕即使把天下都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还在乎一个侍中吗?”
这哪像皇帝说出的话?
武则天以此为借口,将李显废黜为庐陵王,转而立第四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
此期间,武则天一面广开言路,一面大开告密之门,朝廷内外形成了十分恐怖的政治气氛。尤其随着唐朝宗室被大肆杀戮,武则天谋夺李唐社稷的企图引起诸王不安。
起兵对抗者有之,被镇压下去。
身处权力中心,离最高位总差那么一步,终于,武则天想到了“天意”。
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命人凿白石为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号称在洛水中发现,献给武则天。
这不就意味着她是天选之人吗?
公元690年九月,武则天改唐为周,上尊号曰圣神皇帝,还将皇帝儿子李旦改为皇嗣,改姓武。
晚年,武则天开始耽于享乐,大修宫殿、佛寺。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发动政变,武则天被逼退位。二月,唐朝复辟,复称神都为东都。
也就在这一年十一月,武则天病逝,享年81岁。次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乾陵。 (两人的故事似乎都发生在五月)
武则天能称帝,有四大原因。
一是努力和能力,武则天的治国总体被后世认可。
二是文化环境,当时儒释道三教并立,不像后世儒家独大。道教被李唐拿来做文章,武则天以佛教为尊,佛教经典里面便有女君主的故事。
三则民族思想,唐朝的源头是鲜卑人,草原人以打猎和畜牧为生,男女一样能干,没有鄙视女子的传统,反而对女子独立自主发出热烈的赞美。
四则靠时势推动,如果不是李治需要打击旧臣,武则天可能只是一届宠妃。
关注“中式大美生活”,欢迎交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