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弟魔”赵匡胤
近期看宋史有关资料比较多,还是讲宋史。有《哈利波特》的伏地魔在先,网友们创造出来一个“扶弟魔”。按照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扶弟魔,网络用语,指受重男轻女观念影响的多子家庭中的年长女儿,通常因受到家庭的影响,会对自己的弟弟不计成本地奉献,四舍五入就是弟弟的第二个妈。这里也要说一个百般宠爱弟弟的哥哥——宋太祖赵匡胤。
好多人说赵匡胤为啥不提拔自己的儿子,不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提拔弟弟传给弟弟,主要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形势,还有弟弟在陈桥兵变当中起的作用。赵匡胤这样做,当然有打虎亲兄弟的考虑,我觉得更多的是当时的形势使然。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很乱的一个时期,至于乱到什么程度,大家可以自己查一些资料。当时骄兵逐帅、强帅犯上,儿子杀父,兄弟相残,这样的事情多多了,似乎成为了历史的循环。但是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在治的时候,有乱的因素,比如说唐朝中期的节度使,后来割据,在乱的时候,有治的因素,比如说朱温建立后梁,就已经在考虑怎么削弱地方实力派的势力了。但是话又说回来,不是每个人的想法都能够顺利实施,还受当时许许多多现实情况的制约。
历史的接力棒传到后周的时候,郭威和柴荣就已经实施了一些有效措施了,但是柴荣英年早逝,对内改革和对外统一的步伐又搁置了。以至于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时候,很多人认为新建立的宋朝不过是后周的继续,仍然只是统治中原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政权,仍然会沿袭前面几个朝代的陋习,传统的汉族聚居区,也就是我前面写柴荣的文章提到的所谓“中华本部”,还会继续乱下去。
自赵匡胤开始,终结了这一切,由他开创的宋朝(确切说是北宋),基本上统一了传统意义上的汉族聚居区(除幽云、辽东、河套地区、河西走廊、青海东部、云贵),基本上没有前面几个朝代的地方割据、父子相残、兄弟纷争、女主为祸、兵乱、外戚、宦官、权臣等祸患。只是由于过分猜忌武将,造成了对外战争出于下风,最后被金国所灭。能够避免上述这些祸患,也是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后妃上》杜太后部分有这样的记载。建隆二年(961年),杜太后病得不行了,赵匡胤就亲自在旁边侍奉汤药。快要去世的时候,诏赵普等人过来听遗言。杜太后问赵匡胤:“你知道你怎么得来的这个天下吗?”赵匡胤只是哭,不能答对。杜太后又问了一遍,赵匡胤回答:“那都是我爷爷我爸爸还有妈妈您积德行善得来的。”杜太后说:“不是那么回事,是因为周世宗柴荣把皇位传给了一个小孩子。假设后周有长君,天下岂能到你的手里?你百年之后要把皇位传给你弟弟,国家这么大,能有长君,是社稷之福。”赵匡胤说:“怎敢不听您的教导。”杜太后让赵普把她的话记下来,放到金匣子里。
至于“金匮之盟”的真实性,有好多种说法,大家可以查资料。但是“国有长君,社稷之福”可是实打实地总结了五代十国甚至前面历朝历代的经验教训。小孩子当皇帝的话,实力派将领分分钟就可以把权力夺过去,就算是成年人,如果实力不够的话,被夺权力也是很轻松的事。当然了,成年人再怎么说也比小孩子强,因为成年人不敢说什么事都可以自己做主,但是最起码在判断力上要比未成年人要强一些,我的意思是说主要是对一些现实的事情会有一些更加沉稳更加权衡利弊的判断。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其实是有珠玉在前的。郭威被士兵拥戴,由澶州杀回开封,摇身一变成了皇上,赵匡胤不可能不知道里面的奥妙。陈桥驿的一出好戏,多半是老赵自导自演的,但是在具体细节方面,赵光义(本名赵匡义,为避讳改用光,赵廷美也是如此,由匡改为光,再由光改为廷)是起了作用的,具体可以参考《续资治通鉴长编》。一同密谋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
赵匡胤即位的时候,自己的几个儿子都没成年,外面还有好几个割据政权没有扫平,内部还有野心家阴谋夺位。如果让儿子当接班人,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蠢蠢欲动,他耗费这些年心血建立的宋朝也不一定能够留存长久。思虑再三,赵匡胤决定让赵光义当皇储并且培植他。
北宋建国之初,实质上还是个地方性政权,天下依然动荡不稳,而赵匡胤的儿子又没有足够的历练,当然是要培养弟弟了。于是,赵匡胤给赵光义封了晋王,加开封府尹,位列宰相之上。而没有给儿子封王。亲王尹京,是五代十国时期皇储的约定俗成。知乎作家“丧心病狂的刘老湿”提出过“隐皇储”的概念。
这位老兄的大意是这样的,立了太子,皇上不高兴,怕把他的权夺了,太子也不高兴,也怕皇上把自己的权夺了。但是没有继承制度又不行,所以弄出个亲王尹京的主意来。不立太子,皇上和接班人名义上还是君臣,没有形成正式的对抗焦点,谁也不用担心权力被夺。一旦皇上有意外,皇储手中的权力可以保证顺利接班。
在这里插播一条,中国历史上的秦王和晋王,都是非常牛的王,地位十分尊崇,但是晋王更牛。网友“沉静的猛男子”《历史上有29位晋王,其中12个都成功称帝,仅次于太子,这是为什么》这篇文章上说,第一点是因为春秋时期晋国第一位国君是周武王的儿子,后代都是西周皇族,而秦国的祖先最早只是负责养马的,晋国地位自然高出了一截。汉朝建立后,认为秦朝过于暴政,又亡于汉,所以整个汉朝都没有封过秦王,相比之下晋王名声就更好,出场率又比其他王高了一些,地位仅次于太子。第二点是因为晋王的晋地最有优势,一是手下兵马强悍,二是地理位置好,不管首都是在长安洛阳,抑或汴京中原,都距离山西不远,进可攻,退可守。
历史上著名的晋王有曹魏时期的司马昭、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西晋时期的司马睿(东晋开国皇帝),隋朝的杨广(后来的隋炀帝),唐朝的李治(武则天的老公)。而五代十国时期,河东(今山西)军阀势力又很大(详见知乎上有关河东军阀的文章),所以晋王的地位更加尊崇,五代十国时期的多个皇储都被封过晋王。唐末的晋王李克用为河东一霸,李克用的长子晋王李存勖称帝建立了后唐,郭威的内侄晋王柴荣是后来启动了统一中原局面的后周世宗。网友“沉静的猛男子”称:“据历史记载,排除世袭王不算外,历史上共出现过29位晋王和15位秦王,其中晋王成功逆袭太子称帝人数为12人,秦王是5人。”
赵光义自然也是很出名的晋王,他即位以后,先是使浙江福建的割据势力纳土归降,后又集中兵力剿灭了北汉,使得传统汉族聚居区重归统一。尽管两次北伐辽国想夺回幽云十六州失败,但是在内政方面,他重视农业生产,扩大科举取士规模,重视文化艺术,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使得国家逐步走向正轨,也算是对历史有正面贡献的人物。
赵匡胤为了培植弟弟,可以允许弟弟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招揽亡命、搜罗勇士、结交禁军、结交大臣,但是对于外人,上述这些行为是被明令禁止甚至是要被严惩的。甚至为了树立弟弟的权威,赵匡胤不惜弄死曾经为救自己而身负重伤的大将张琼。事实证明,赵光义结交的这些勇士,日后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比如说高琼,最初是王审琦的手下,后来到了赵光义的藩邸。赵光义即位后两次北伐都有高琼,宋真宗赵恒即位后遇见辽军南下,高琼和寇准力主真宗亲征,最终击退辽军达成澶渊之盟。
《宋史·卷三·本纪第三·太祖三》记载:“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灸。每对近臣言:太宗龙行虎步,生时有异,他日必为太平天子,福德吾所不及云。”也就是说,赵光义有一次病得厉害,赵匡胤去看他,亲自给他艾灸,但是艾条(推测是条状的,因为便于手持)离皮肤太近了,赵光义觉得疼了,赵匡胤就把艾条放到自己的相同部位进行测试,看看哪个距离既可以保证好的疗效,又不至于烫得疼了。哥哥对弟弟疼爱的细节可见一斑。赵匡胤对近臣还说,赵光义龙行虎步,姿态非凡,出生的时候还有异相,他日必定会成为太平太子,我的福德不如他。这就是老铁吹一波提前造势了,这个细节也可以看出来他看好弟弟,对弟弟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培养了一大顿子弟弟,弟弟的势力已然形成。自己的儿子也成年了,弟弟即位会不会不放过自己的儿子?要不要培养自己的儿子即位?赵匡胤的思考是有道理的。在自己50岁这一年的年初,他就有预感自己命不久矣,于是想迁都洛阳,一举两得。第一个原因是洛阳周围有山保护,易守难攻,而开封处于大平原,无险可守,只要北方敌人渡过黄河,便可平蹚。第二个原因是甩开弟弟的势力,培养自己的儿子。可当他把意欲迁都的事情告诉弟弟之后,却被弟弟一句“在德不在险”怼了回来,他沉默了,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于是到年底的时候约弟弟一起喝酒,教育加提醒弟弟要好好做这个皇帝,结果饮酒过量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死亡。虽然赵光义没有皇太弟的名号,但是根据“国有长君,社稷之福”的历史经验,“亲王尹京”的约定俗成,赵光义在文臣武将当中的人脉资源,赵光义本人的个人能力,多数人还是从内心或者从现实认可赵光义即位的。我的意思是,就算是你内心不认可他,但是他有文臣武将支持,个人有政治手腕,你从内心不认可,从现实也得认可。
当然,赵光义即位后,为了给自己的儿子即位铺路,消除了弟弟赵廷美,侄子赵德昭、赵德芳,那是后话了。反正历史已成过去,任后人评说吧!
本文写于2020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