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为什么一边歌颂霍光,一边杀他全家?

小能 0 2024-04-02

本 文 约 6600 字

阅 读 需 要 11 min

霍光是权臣中非常有意思的样本。霍光本人生前权力极大,甚至废掉过一位皇帝。在他死后,他的家族却迅速被汉宣帝彻底诛灭,可谓万劫不复。但另一方面,霍光的身后名在他家族覆灭后仍然得到保全,汉宣帝依然肯定他生前的忠诚和贡献。霍光与另一位权臣伊尹一样,以正面的权臣形象被载入史书,与王莽、曹操等人形成鲜明对比。那么,霍光这位权臣和他家族兴起与衰亡背后的权力逻辑分别是什么呢?

纪录片中霍光的形象。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截图

没有军功的政治暴发户

霍光为何能成为汉武帝托孤重臣?我们得从霍去病说起。当时,基层县吏霍仲孺去平阳侯府中服役,并在此期间与平阳侯妾(一说侍女)卫媪之女卫少儿私通,生下一个儿子霍去病。但霍仲孺并没有与卫少儿结婚,在完成了平阳侯府的事务后开始了人生新轨迹,与其他人结婚并生下了霍光。

照例,霍光不过是一个县吏的儿子,而霍去病甚至只是这个县吏的私生子,他们的人生很难被史书记录。但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在霍去病出生后不久竟然得到了汉武帝宠幸,更在不久后一跃成为武帝朝第二任皇后。卫少儿的弟弟卫青更是表现出了惊人的军事天赋,成为北境大敌匈奴人的克星和军界第一人——大将军。霍去病一举从县吏私生子变成当朝皇后与大将军的外甥,以顶级外戚的贵族身份登上历史舞台,随后证明自己是不输于卫青的顶级军事天才。霍去病十八岁开始带兵,很快立下了一系列军功,二十岁时已经成为汉朝的骠骑将军。到这时,他决定去寻找自己那不负责的亲爹霍仲孺。父子相见之后,他把自己的异母弟霍光带到了长安。

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霍去病雕像。摄影/沐浴晨曦,来源/图虫创意

霍去病二十四岁就病死了,以近乎完美的形象留在了汉武帝的记忆中。在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中,卫家势力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但霍去病的英年早逝反而让霍家躲过一劫。霍光不同于光芒四射的异母兄霍去病,他是一个职业文官,在武帝一朝不过官至奉车都尉、光禄大夫这种两千石级别的中高层,距离权力巅峰相差甚远。直到汉武帝临终时,霍光被汉武帝突击提拔为大将军、大司马,与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起成为托孤重臣,辅佐汉武帝的幼子汉昭帝。

影视剧中的汉武帝与霍光。来源/电视剧《汉武大帝》截图

汉昭帝时代,金日磾早死,上官桀与皇族盖长公主、燕王刘旦以及另一位辅政大臣桑弘羊结成政治同盟,与霍光之间爆发了巨大矛盾。尚未成年的汉昭帝意识到这个政治同盟对自己也有巨大威胁,于是坚定地站在了霍光一边,最终使得上官桀等人不得不选择武装政变的非正规渠道来解决政敌。这次仓促的政变被告发,上官桀、桑弘羊等人惨遭灭族,盖长公主、燕王刘旦被逼自杀。在此之后,霍光与汉昭帝亲密合作,霍光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也获得了较好的成效,使得汉朝逐渐从汉武帝一朝频繁对外征战的巨大损耗中恢复了过来,与后来的汉宣帝朝一起被合称“昭宣中兴”。

汉昭帝与霍光的政治同盟颇为牢固,但汉昭帝本人却在二十一岁早逝,这给霍光带来了巨大的难题。霍光在武帝一朝最多不过是二千石官员,在武帝托孤时也只是四大辅政大臣之一。他既没有哥哥霍去病那样的赫赫战功,也不像曹操那样事实上是自己打了一遍天下,连司马氏那样三代人通过一次次实打实的内战、外战积累军功都没能做到。霍光在昭帝一朝后期能逐渐权倾朝野,一方面是汉武帝遗命授权给了合法性,另一方面是因为上官桀、桑弘羊等人与皇位最主要的觊觎者燕王联盟,对汉昭帝的皇权本身构成了威胁,汉昭帝为了对抗这一威胁不得不加强与霍光的联盟,授予他更多权力。而汉昭帝与霍光内外政策得当,也为霍光积累了新的政治声望。

汉昭帝无子,他英年早逝之后,谁来继承皇位一下成为新的问题。当时朝廷上大部分人都认为应该立广陵王刘胥,这是汉武帝最后一个还活着的儿子。但这对霍光来说很难接受:刘胥是霍光战胜后逼死的政敌燕王刘旦同母弟,一旦坐稳了皇位随时反攻倒算。另一方面,刘胥继承皇位等于是弟死兄继,这是对汉武帝遗诏与汉昭帝合法性的变相否定。刘胥继位意味着汉昭帝绝嗣,而如果能从汉武帝孙辈中过继一个给汉昭帝,霍光的外孙女上官皇后(也是他所杀政敌上官桀的孙女)就可以升格为皇太后,霍光也容易用上官太后的旗号更好控制住权力。因此,在自己党羽的支持下,霍光最终成功力排众议,选择了汉武帝的一个孙子、昌邑王刘贺,把他过继给汉昭帝为子并继承了皇位。

废立昌邑王削弱了霍光的政治基础

霍光匆忙迎立刘贺,是为了避免广陵王刘胥继位,也是为了自己能保留辅政大权。然而,刘贺却不如祖先汉文帝那样沉得住气,他带着两百多亲信浩浩荡荡进入长安,一副要用自己亲信给中枢全面换血的架势。这就让霍光异常尴尬:刘贺本来就是自己力排众议所立,可现在无论对自己还是对朝中旧臣的感受和利益都毫不在意。无奈之下,霍光只能再度出面,利用刘贺立足未稳的机会,把他直接废黜并将他带入京的亲信几乎全部处死。刘贺在位仅仅二十七日,就被废为海昏侯,退出了历史舞台。

纪录片中,志得意满的刘贺,处世相当不成熟,为自己招致祸患。来源/纪录片《海昏侯》截图

霍光废刘贺的举动虽然得到了大司农田延年、车骑将军张安世等人支持,实际操作中却可谓非常勉强。大部分朝臣完全一副看戏的态度:当初大家都要立刘胥,是你霍光一定要立刘贺,现在自然也得你去善后。而霍光一党几乎是逼着其他朝臣表态。当时的丞相杨敞是司马迁的女婿、未来大名鼎鼎的弘农杨氏祖先,《汉书·杨敞传》记载了他在废刘贺一事中的经历:

大将军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谋欲废王更立。议既定,使大司农田延年报敞。敞惊惧,不知所言,汗出洽背,徒唯唯而已。延年起至更衣,敞夫人遽从东箱谓敞曰:“此国大事,今大将军议已定,使九卿来报君侯。君侯不疾应,与大将军同心,犹与无决,先事诛矣。”延年从更衣还,敞、夫人与延年参语许诺,请奉大将军教令,遂共废昌邑王,立宣帝。

田延年作为霍光心腹要求杨敞对废立表态,杨敞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应对,他老婆是司马迁的女儿,政治眼光自然不同凡响,她劝告杨敞说,现在霍光与他的心腹已经下定决心,如果杨敞不答应很可能会被霍光在废立前诛杀用来立威,还是答应为好,于是杨敞答应合作。随后,霍光、田延年、张安世等人召集杨敞以下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等在未央宫开会,霍光提出废刘贺之事,群臣的表现与杨敞最初的反应相近,“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此时田延年拔剑说了一大堆义正词严的话,大意是要对得起先帝、对得起汉家社稷就必须废掉刘贺,最后公开威胁“今日之议,不得旋踵。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随后“于是议者皆叩头,曰:‘万姓之命在于将军,唯大将军令。’”

海昏侯墓中,出土有大量高级器物。来源/纪录片《海昏侯》截图

霍光这次废立其实相当勉强,后世两晋南北朝权臣废君时,都是他们的党羽主动跳出来表示应该废黜昏君,而权臣则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我对不起先帝啊,没有教育好年轻的小皇帝啊,应该自杀以谢天下啊,然后在党羽们的劝说下忍痛禀报太后,将小皇帝废掉。而这次,霍光需要田延年这样的高官亲自上阵拔剑威胁,才能勉强废黜刘贺。

刘贺被废后,“巫蛊之乱”中被废黜的戾太子刘据之孙刘病已被过继给了汉昭帝,入继大统成为新一代君主汉宣帝。《汉书·霍光传》列出了废立时向太后上书大臣的名单:“丞相臣敞、大司马大将军臣光、车骑将军臣安世、度辽将军臣明友、前将军臣增、后将军臣充国、御史大夫臣谊、宜春侯臣谭、当涂侯臣圣、随桃侯臣昌乐、杜侯臣屠耆堂、太仆臣延年,太常臣昌、大司农臣延年、宗正臣德、少府臣乐成、廷尉臣光,执金吾臣延寿、大鸿胪臣贤、左冯翊臣广明、右扶风臣德、长信少府臣嘉、典属国臣武、京辅都尉臣广汉、司隶校尉臣辟兵、诸吏文学光禄大夫臣迁、臣畸、臣吉、臣赐、臣管、臣胜、臣梁、臣长幸、臣夏侯胜、太中大夫臣德、臣卬”。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并非霍光个人的私党,他们选择支持霍光废立,一方面因为昌邑王刘贺确实侵犯了自己的权力与利益,另一方面也是迫于霍光压力。但是汉宣帝刚登基,霍光的权威就遭到了公开挑战。

被废黜的刘贺正妻叫严罗紨,她的父亲、刘贺的岳父严延年并未遭到清洗,宣帝继位后在朝中担任侍御史。他在新继位的汉宣帝朝议上公开弹劾霍光“擅废立主,无人臣礼,不道”。奇怪的是,这个弹劾在朝堂引起的反应是“奏虽寝,然朝廷肃焉敬惮。”虽然弹劾不了了之,官员们却对这位严延年佩服有加,霍光则没有任何能力报复这位当众挑衅的政敌。严延年看到弹劾霍光没有回应,又上奏弹劾前不久在朝堂上仗剑威逼群臣的霍光心腹田延年手执武器冲撞了汉宣帝的侍从车。霍光终于开始反击,安排御史中丞反弹劾严延年:当时如果御史系统弹劾朝臣,必须马上通报相关部门禁止被弹劾者进宫,因为被弹劾的人理论上会对皇帝的人身安全有威胁。但严延年弹劾田延年之后没有履行这个手续,按法律规定,这是要处死刑的大罪。奇怪的是,严延年成功逃脱,随后很快赶上了汉宣帝登基后第一轮程序性的大赦天下。丞相、御史府在严延年获得赦免后,第一时间都向严延年发出了征召信函邀请他上班,严延年选择了后者。于是,这位几个月前连续弹劾霍光、田延年的刘贺岳父,犯了死罪能躲过一劫,获得大赦后从侍御史升职成了御史掾,继续活跃。

从严延年的事迹便可以看出,丞相府和御史系统虽然在废昌邑王时成为霍光暂时的政治盟友,但他们并非霍光的私党,在严延年事件中更是明显站在了霍光的对立面,霍光远远达不到只手遮天的程度。在汉宣帝继位后,他们自然会在君主汉宣帝与权臣霍光之间小心翼翼的走钢丝绳,通过各种手段制约霍光权力的再扩大。从汉昭帝英年早逝到昌邑王的迅速废立,对霍光的权力基础毫无疑问造成了不小的削弱。不久之后,霍光的铁杆心腹田延年贪污事发,遭到了新任丞相(杨敞已经病死)的弹劾,霍光也无法帮助他躲过这一劫,只能表态田延年在废立昌邑王一事上贡献巨大,但是他贪污的事情我也感到很痛苦,于是田延年最终被迫自杀。

汉宣帝与霍光:小心翼翼的平衡之道

汉宣帝从辈分上看已经是汉武帝的曾孙,而且他的爷爷戾太子刘据在巫蛊之乱中虽然其情可悯,却实实在在于长安城内发起了武装叛乱,在数万人战死后自己兵败身亡。虽然汉武帝晚年对父子反目之事颇为后悔,但刘据这一系作为嫡长子后代的继承权从法理上是彻底消解了。汉宣帝能继位,一方面离不开霍光与广陵王刘胥之间的相互芥蒂,另一方面也与昌邑王安插亲信过急得罪了满朝文武相关,在法统上则来源于把自己过继给汉昭帝为嗣。也就是说,汉宣帝是以汉昭帝继子、汉武帝孙子的身份继位,而不是以戾太子孙子、汉武帝曾孙的实际身份继位。因此,汉宣帝继位合法性的每一个环节都与霍光密切相关,即使到霍光病死、霍光家人已经全部被诛灭十几年后,汉宣帝仍然对霍光非常尊崇,将他列为自己这一朝功臣第一名,因为霍光与自己帝位的合法性关联实在太密切了。

汉宣帝画像。来源/网络

出身不久就沦落民间的汉宣帝,在朝中可谓没有任何根基,又有昌邑王被废的例子在先,对现有的权力格局自然非常尊重。另一方面,霍光虽然权倾朝野,却达不到后世权臣那种只手遮天的程度。废昌邑王、立汉宣帝时上书太后的那些朝臣,虽然不会去主动挑战霍光的权力,却只有他女婿韩明友等寥寥几人算得上他的嫡系,其他人不过是他政治盟友罢了。这从汉宣帝继位前后严延年公开弹劾霍光与田延年不但逃过死罪、反而得到升迁就可以看出一二。

汉宣帝在突然被皇位砸中之前,已经与自己在掖庭时认识的故人许广汉之女许平君结婚,且感情颇佳。在立皇后的问题上,汉宣帝希望立许平君为后,而霍光则希望把自己的小女儿霍成君嫁给汉宣帝做皇后。朝臣们在这个问题上都选择支持汉宣帝,原因也很简单:霍光之女如果能成为皇后,霍光就叠加了一层外戚的身份,权力将更上一层楼。而如果汉宣帝立自己亲近的许平君为皇后,新的许氏外戚能有效限制霍光的权力。最终许平君被立为皇后。

随后便发生了许皇后被毒杀的事件。当时许皇后刚生产完,女医官在霍光之妻霍显的授意之下毒死了许皇后,并将此事伪装成死于产后病症。按照官方口径,这是霍显瞒着霍光私下搞的,霍光听说后大为惊骇,但木已成舟不得不为妻子掩盖罪行。但是前面已经分析了霍光与汉宣帝政治合法性的密切相关性,因此我们并不能排除这件事出自霍光本人的授意,汉宣帝就算觉得是霍光本人主谋也只能将罪责推到其家属身上。而且霍光在知道妻子毒杀皇后的情况下,不久之后把小女儿霍成君嫁给了汉宣帝,霍成君终于当上了皇后,这里霍光的责任是无法推脱的。不过许皇后死亡事件的责任此刻被推到了医官头上,成了一次医疗事故。

霍光此时的位置相当尴尬。虽然他是大权在握的权臣,但更像一个职业经理人。他不是哥哥霍去病那样的天才,本人既没有掌握自己的武装力量,也未能像曹操、司马懿那样建立辉煌军功。因此,霍光虽然在军队里安插了许多亲属,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当年吕氏不但在军队里同样安插大量亲属,还封了几个族人当诸侯王,然而吕氏家族的覆灭证明,关键时刻需要站队时,这种安插进去的亲属基本是控制不动军队的。

霍光临终前大约已经预见了自己家族有被诛灭的风险。他临终前上书汉宣帝,希望把自己的封邑分三千户给霍去病的孙子(一说是过继给霍去病为孙的侄孙)霍山,为霍去病奉祀。霍光此举大约是在乞求汉宣帝,如果最终霍家难逃一劫,是否能够放过霍去病这一脉。汉宣帝的做法是,一边答应霍光对霍山的安排,一边把霍光的嫡子霍禹升官为右将军安抚其心。汉宣帝深知,霍光都是快死的人了,实在没必要和他翻脸,等他死了之后还不是自己说了算。霍光于是就在不安中病死了。

精明可怕、刻薄寡恩的汉宣帝

在诛灭霍家一案中有意扩大化

班固在《汉书》中记述了汉宣帝初立时拜谒高帝刘邦宗庙的事情,当时霍光陪坐在汉宣帝右边,也就是所谓的“骖乘”。汉宣帝非常害怕,如芒刺在背。后来霍光病死、车骑将军张安世成为新的骖乘,汉宣帝就非常安心自在。班固因此评论说,“霍氏之祸,萌于骖乘”,可谓看透了霍氏覆灭的本质。

霍光去世后,汉宣帝把他的嫡子霍禹从右将军升迁为大司马。然而离谱的是,这个大司马之位既没有印绶也没有兵权。宣帝还把霍家的兄弟、亲党逐渐外放。面对汉宣帝,霍禹只能同霍山、霍云等人在一起抱头痛哭,几乎是坐以待毙。到最后,他们终于决定铤而走险、殊死一搏,开始阴谋反叛,然而这恰恰是汉宣帝一直期待、甚至求之不得的。

早有准备的汉宣帝举起了他的屠刀。霍云、霍山等人自杀,霍禹被腰斩,霍氏全族全部被杀光。如果说霍光一脉被杀尽是当时政治斗争常态的话,霍去病一脉都被彻底杀绝,使得霍去病从此彻底断了后人祭祀,就让汉宣帝的刻薄寡恩暴露无遗了。霍皇后则被废黜到冷宫,许多年后终于不堪精神折磨选择了自杀。这次屠杀是如此的彻底,到东汉初年时,汉章帝准备追录西汉年间功臣后裔,选择寻找萧何与霍光后裔,但汉宣帝这次杀戮实在过于彻底,汉章帝终究没能找到霍光后裔,甚至可以过继到霍光名下的亲属后代都没找到,于是只能封了萧何后人萧熊一个人,给了他萧何当年的“酂侯”封爵。

不过比起后来的大屠杀,霍光、霍去病两脉被杀绝的事情就显得没那么严重了。史书记载当时“与霍氏相连坐诛灭者数千家”,能达到这个级别的,至少是长安城内中产以上的人家,此时被灭门了数千户,至少有数万人,这实在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这次大屠杀夸张到什么程度?汉宣帝在屠杀三年后的元康四年下了一条“诏复家”的诏令。让吕后、文帝、景帝、武帝时代失去列侯地位的功臣贵族后代重新恢复了先祖的身份。显然,这次屠杀的无限扩大化,让汉帝国统治阶层为之一空,以至于汉宣帝不得不从前几朝被废掉贵族身份的开国功臣后裔中找人填补这一空缺了。

霍光没有哥哥霍去病那样耀眼的军事天才,他更像一个职业文官,靠着霍去病的政治遗产和自己的行政素质成为托孤重臣,又在对抗政敌上官桀、桑弘羊等人及其背后的燕王等宗室的斗争中捍卫了汉昭帝的皇权,一跃成为头号权臣。霍光的权力基础来源始终只有一个:汉武帝遗命的授权。他本人没有曹操、司马懿这样的军事功业,也没有王莽那样的广泛人望,因此不存在改朝换代的可能。对霍光本人来说,他只有扮演好忠臣的角色,才能够持续掌握权力。霍光在许皇后的问题上严重得罪了汉宣帝,自己晚年又不能及时为身后事做好准备,最终自己那些又蠢又笨的晚辈们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影视剧中的汉宣帝。来源/电视剧《昭君出塞》截图

END

作者 | 张胖达

“准皇帝”霍光的悲剧——中兴帝王的哀歌(续五)
真正的“权谋”往往是简单粗暴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