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皇帝”霍光的悲剧——中兴帝王的哀歌(续五)
霍光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从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逝,到公元前68年霍光自己病逝,他前后执政近20年,成了西汉王朝的“准皇帝”。不但辅佐一个皇帝,更能立一个皇帝并废一个皇帝,而自己以及自己的儿孙却又没有将皇位攫为己有者,这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社会中,可谓绝无仅有、空前绝后了。无疑,他为西汉王朝的稳固,为国家的安定,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民生的幸福,立下了赫赫功勋,也为“昭宣中兴”奠定了基础。在专制社会中,他成了“人臣”的典范,历来为后人歌颂,简直可以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媲美了。唐人骆宾王在著名的《讨武曌檄》中就感叹:“呜呼,霍之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霍光真可谓名传千古了。
然而,正因为他离皇权太近,而且几乎可以操控皇权,他又注定要成为一位悲剧人物。刚刚拥立刘病已为帝时,霍光也表示要“归政”于刘病已。刘病已谦让不受——他当然要谦让,朝中早已是大将军的天下,其巨大的势力盘根错节,初来乍到、两眼抹黑、没有一点根基的新皇帝,倘若贸然接受,大将军只消稍微使一个小动作,就够他喝一壶了,昌邑王刘贺不就是前车之鉴么?
《汉书》说霍光“长财(才)七尺三寸,白晰,疏眉目,美须髯”。汉代一尺折合今天多少,说法不一,然而从与霍光同处一《传》之中的金日磾“长八尺二寸”、《东方朔传》中说汉武帝时的大臣东方朔“长九尺三寸”来看,霍光确实是个矮子,大约只有一米六左右,虽然长了点胡子,却是个眉清目秀的小白脸,相貌与“威武”二字根本就沾不上边,倘若与高大魁梧两米以上的东方朔站在一起,简直有点“猥琐”,甚至成了侏儒。然而,当刚刚做了皇帝的刘病已按照规定到汉高祖刘邦的祭庙去谒见时,由霍光“骖乘”,即陪同乘车。虽然刘病已已经是至尊至贵的皇帝,由于打心底里害怕霍光,战战兢兢,局促不安,有如芒刺在背。后来由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霍光“骖乘”,刘病已就从容不迫、轻松自如了。那么,刘病已究竟怕什么呢?不消说,自然是“大将军”的赫赫威势了——前不久,当他还身在民间之时,对这位权倾朝野的大将军,不是要像天神一样地仰视么?
我们再来看看许皇后遇毒案。
女医淳于衍与霍家一向比较密切,她入宫前向霍显辞行,并希望能替担任“掖庭户卫”的丈夫谋个更好的职位。霍显怦然心动,遣开左右,对淳于衍说:“少夫,你托我的事没问题;不过我也想求你办件事,你肯答应么?”少夫是淳于衍的字,她万没想到堂堂大将军的夫人竟然对自己如此亲切,不禁受宠若惊地说:“夫人的吩咐,我怎敢不尽力?”于是霍显说:“大将军最喜爱小女儿霍成君,一心要使她大富大贵,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淳于衍大惊道:“我一个低贱之人,能帮得上什么忙?”霍显道:“女人生产犹如过鬼门关,九死一生。如今皇后就要分娩,只要乘势毒死她,霍成君就能当上皇后了。事情如果成功,我一定与少夫同享富贵。”淳于衍几乎吓晕过去,好一阵才喃喃地说:“皇后患病要由很多医生会诊,而且汤药都由别人先尝,怎能办得到?”霍显道:“办得到办不到,就在于少夫你肯不肯办啊。大将军统领天下,谁敢吱吱唔唔?如果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出面庇护。怕就怕少夫不愿意帮忙啊!”淳于衍不由暗暗叫苦:谋杀皇后,这还了得,答应吧,倘若事情败露,可是灭族之罪啊!不答应吧,只怕想活着走出大将军府也难,霍显借着大将军的威势随便找个什么借口杀掉自己,还不是犹如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假装答应再告发吧,谁会相信自己一个无权无势的女人而怀疑堂堂大将军的夫人?逃跑也不行,天下都在大将军掌控之中,能逃到哪儿去?沉吟了好一阵,终于拿定主意说:“愿意为夫人尽力。”
于是淳于衍将一种有毒植物“附子”捣碎后带在身上,进入皇宫。许皇后生产后,淳于衍便将附子掺到御医合成的药丸里,给许皇后服下。过了一会儿,许皇后呻吟着说:“我头皮发麻,胀痛得厉害,药丸里有没有毒?”淳于衍道:“没有。皇宫中怎么可能有毒呢?”又过了一阵,皇后许平君就死于长定宫中。淳于衍出宫后又来见霍显,两人互相祝贺,亲热异常。由于怕引起注意,霍显一时也不敢重谢淳于衍。
过了几天,有人上书控告御医们没有对皇后尽力侍奉诊治,于是刘病已下令将所有的御医都关进狱中严加审问,淳于衍自然也在其中。霍显吓坏了,只好将经过情形都告诉了霍光,并说:“我确实欠考虑,不该这么做。可是既然事已至此,唯一的办法就是别让狱吏拷问、逼迫淳于衍,千万不能让淳于衍供出实情。”霍光万万没想到妻子会做出这种事情,打算亲自检举霍显,却又不大忍心,就在这犹犹豫豫的当口,狱官的奏章先拿来请霍光过目,霍光便在奏章上注出淳于衍没有责任。此时汉宣帝并不知道皇后是被毒死的,只想追究御医们不尽心的责任,因此见大将军这么一注,立马就释放了淳于衍。
眼看着没事了,霍显大喜,忙着替小女儿准备入宫的器具,并劝霍光出点力。既然是自己最喜爱的小女儿,老婆又这么一劝,霍光怎好推辞?既然霍光出了力,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办到?于是没过多久,霍成君就被选入宫中,立为皇后。
三年后霍光病重,汉宣帝亲自登门探望,并拜霍光的儿子霍禹为右将军。霍光之所以能够进入皇宫,全靠了他同父异母的哥哥霍去病。冠军侯霍去病英年早逝,其子霍嬗亦逝。霍光不敢忘本,愿将自己的采邑分出3000户给霍去病之孙霍山。汉宣帝自然依允,并封霍山为乐成侯;霍山的弟弟霍云也被封为冠阳侯。霍光逝世时,葬礼相当隆重:皇帝与太皇太后上官氏亲自来祭吊;太中大夫任宣与5个侍御史手持符节,表示代表皇帝护送丧车;赏赐的棺木葬器等,跟皇帝用的御棺御器一样,并征调京畿一带的士卒替霍光筑高冢,建坟茔。真可谓生荣死哀了。
然而,“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这隆重的葬礼已经是霍家最后的辉煌了。霍光一死,汉宣帝才开始“躬亲朝政”。然而他要真正掌握实权,势必铲除庞大的、权势煊赫的霍氏家族。霍光的儿子似乎只有霍禹一个,女儿却不少,除皇帝以外的那些女婿们,还有霍光的姐夫、孙女婿,包括侄孙霍山、霍云等,个个身居要职,什么度辽将军兼卫央卫尉啦,中郎将兼羽林监啦,给事中兼光禄大夫啦,长乐卫尉啦,人人都有实权。汉宣帝将他们有的调出京都,有的明升实降,有的换之以闲职,都剥夺了实权。比如霍禹被提拔为大司马,名义上是全国武装部队的最高指挥官,表面上与乃父霍光在世时差不多了,却又不给他调动军队所必需的印信,也就等于没有军权。于是过不了多久,那些重要的职位都被汉宣帝的亲信——许、史两家的子弟取代了。在这个过程中,汉宣帝又隐隐约约地听人说起,许皇后是被霍家毒死的,这更使他下定了决心,加快了步伐。
霍禹眼看着权势日益侵削,已经惴惴不安,又从母亲那儿证实了许皇后被霍家毒死的传闻,更是大惊失色。全家人一商议,决定请太皇太后上官氏出面,宴请汉宣帝的外祖母王媪,请丞相魏相、平恩侯许广汉等作陪,就在酒席上将他们都杀了,乘势废黜汉宣帝,拥立霍禹当皇帝。
这简直是儿戏!在大权已失的情况下,妄图依靠一个20岁出头的“太皇太后”夺回政权,不是白日做梦么?当年霍光借用皇太后名义取得废立的合法性,是有强大的实力作后盾啊。你霍禹即使侥幸成功地杀掉了汉宣帝,满朝文武谁会服你?你霍氏家族同样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事实是,这个阴谋很快就被揭穿,霍山、霍云自杀,霍显、霍禹被杀。霍家的那些女儿、女婿、孙子、孙女、孙婿等全被处死,不但霍家被灭了族,因为与霍家有牵连而被诛灭的,《资治通鉴》说是“数十家”,《汉书》则说有“数千家”!两位史学大家班固与司马光写到这儿,都有一段精彩的评论。
班固说:
霍光十几岁时就进入宫廷,长期在皇帝身边担任官职,其坚定的忠贞之志,自然会被皇帝发现。当他接受武帝托孤的重大责任之后,汉室的安危兴亡也就掌握在他手中了。他高居庙堂之上,铲除燕王、上官桀集团,因权而制敌,成就其忠贞之志,匡扶国家,安定社稷,维护昭帝,拥立宣帝,即令是周王朝的元勋周公姬旦、商王朝的元勋摄政伊尹,也不过如此啊!然而霍光不学无术,在大道理上暗昧不明,庇护妻子的邪谋,立女儿为皇后,沉溺于日益满盈的无穷欲壑之中,反而加速了覆亡之祸,死后还不到三年,就被灭了族,真可悲啊!其实民间也有这种说法:威势震动皇上者留不下后代,霍氏宗族的祸根,早在霍光骖乘之时就种下了。
虽然“东”“西”有别,毕竟同属汉朝,班固终究不敢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本朝的最高统治者——皇帝。而宋朝的司马光毕竟少了这层顾忌,其评论也就尖锐、深刻多了。
司马光说:
霍光之辅佐汉室,真可谓忠心耿耿了,然而最终竟不能庇护自己的宗族,原因何在?关键在于他不知道,威望与权柄,只有君王才能享有;而身为一个臣僚,既然享受着威望、掌握着权柄,却久久不归还君王,很少能逃脱噩运的。况且以汉昭帝之聪明,十四岁就能洞察上官桀的诈谋,完全可以亲政了;汉宣帝十九岁即位,聪明刚毅,又深知民间疾苦。霍光却一直把持着大权,不但不知退避,还极力培植私人党羽,使之布满朝廷,使君主蓄积愤怒于上,吏民蓄积怨气于下,他们都咬牙切齿,侧目而视,等待、创造反击的时机。在这种情况下,霍光活着时灾祸没有爆发,也是天大的侥幸了;何况他的子孙们骄奢淫逸,加速了灾祸的来临呢!虽然如此,倘若汉宣帝在收回实权后,用提高官阶和增加俸禄的方法,使霍家子孙都能富有,封赏他们以充足的采邑,仅让他们定期参加朝廷的一些会议,也就足够报答霍光的大恩大德了。却仍然让他们执政,继续让他们掌握兵权,及至发现事态严重,才去剥夺,致使他们因恐惧而产生奸谋,这难道仅仅是霍氏家族自己找死么?也是汉宣帝鼓励、培养的结果啊!春秋时楚国著名的宰相令尹子文死后,其侄斗椒因发动叛乱而被灭族,楚庄王却赦免了子文的孙子斗克黄,并说:“假如让子文这样的贤相绝了后代,还如何劝人为善呢?”以霍显、霍禹、霍云、霍山的罪行,固然该杀;可是以霍光之忠诚及功勋,总该有后世子孙主持其祭祀啊;而竟全部屠杀,不留一线苗裔。汉宣帝也够刻薄寡恩了!
咳,家族的悲剧,“不学无术”的霍光固然没有料到;其实,他是应该料到的。因为这并不需要多少“学”、多少“术”,殷鉴不远,只要稍微了解一下“本朝”的历史,就应该清楚:那功勋赫赫的韩信、彭越,何曾当真谋反,不都被灭了族!那开国宰相萧何、灭吕安刘的绛侯周勃不都被关进狱中,不得不低头仰视狱吏之尊贵!那在鸿门宴上拼死救过刘邦性命的樊哙,若干年后不就差一点被刘邦砍掉了脑袋!那平定七国之乱的条侯周亚夫,不就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而在狱中悲愤自杀了!这些刚刚过去不久的事情儿,你难道一点也不知道?一点也不明白“伴君如伴虎”的至理名言?司马光拿楚庄王的例子作对比,却不知时势已经大不相同:楚庄王虽然是春秋五霸之一,毕竟还只是众多诸侯国中的一国之君,在他的上面,毕竟还有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周天子;在他的周围,还有秦、晋、齐、宋等众多强劲的竞争对手;他虽然有问鼎中原,取周室而代之的意向,毕竟还不具备取周室而代之的条件。他怎能不施仁政、揽人心以求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呢?而汉宣帝就不同了,俺祖父的祖父的祖父,即高祖皇帝刘邦,早已消灭了所有的竞争对手,连吕太后那样的威势,也没能使吕家兴旺几年就灰飞烟灭了,海内早已归一,天下早已一家——即俺们刘家,再也没有了公开存在的竞争对手,你霍光算什么东西?竟然久久地霸着占着我刘家的天下,不肯“国归原主”、不肯“权归原主”?虽说在我即位之初你也假惺惺地说要“归政”于我,而我稍一谦让,你竟然就心安理得地霸着不放了么?你能立一个皇帝倒也罢了,竟然还能废一个皇帝,竟然将至高无上的“神器”玩弄于股掌之中,是可忍,孰不可忍!别说有毒死皇后的罪证,即使没有,至多让你的那些儿孙们再多蹦跶几年,早晚还得“一锅灼”!之所以将你霍家斩尽杀绝,就是为了再给无知世人一个深刻的教训:天下姓刘,而且只可能姓刘,而且从今往后,只属于我刘询刘病已这一支这一系,即使同为皇室的其他刘姓也休想染指,更别提外氏外姓了!别说公开的竞争对手,暗藏的也不能放过!别说灭掉你霍氏一族,就是灭了你三族、灭了你九族又怎的?谁敢吱吱唔唔!我多年的芒刺在背,更有凄凄惨惨的身世、再加上即位前忍受的种种鸟气,正苦于找不到一个发泄口哪!
如此看来,霍光的悲剧其实早已注定了。还有几句题外话:在国人眼中,霍光的哥哥霍去病比其弟更有知名度,他抗击匈奴的巨大功勋与英勇事迹、他“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名言,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位仅活了24岁的青年将领早在霍光死前半个世纪(公元前117年)就不幸病逝。可是有谁知道,青年名将霍去病也因弟弟的20年执政而遭受池鱼之殃,没能留下一点血脉?汉宣帝岂但对霍光一家刻薄寡恩,对先朝勋臣霍去病、对青年英雄霍去病不也同样刻薄寡恩么!
(《高处不胜寒——皇帝与他的后妃儿女们》系列之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