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故事

小能 0 2024-03-31

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是什么造就了一代文学家呢?他的童年经历了哪些艰难与困苦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韩愈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博学多才,很有些名气,可惜在韩愈3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从此,他由哥哥嫂嫂抚养。他的哥哥韩会,写得一手好文章,在长安做官时很受敬重。韩会对弟弟很好,教他认真读书,好好做人。

韩愈一直只有一个小名。转眼到了韩愈入学的年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好听又别致的大名。郑氏翻开字书,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好久,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名字。

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给他起名发愁,就问:“嫂嫂,你给我起个什么名字呢?”郑氏说:你大哥的名字叫“会”,二哥的名字叫“介”,“会”、“介”都是人字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群之首。“会”的意思是聚集,“介”的意思的耿(gěng)直,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名字,也必须找个人字头,含义更要讲究的字才行。”

韩愈听后,立即说道:“嫂嫂,你不必再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什么意思呢?”韩愈说:“‘愈’的意思是超越。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yōng)之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

韩愈怎么会给自己起出一个这样好听又别致的名字呢?原来他从小就很聪明,又很努力。从三岁起,他就可以自己看书了,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百家的书。那超凡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这个“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怀的表露。

然而在韩愈十岁那年,他的哥哥韩会在朝廷遇到不幸,被赶出京城,降职到广东韶(sháo)关一带做官,他也跟随哥哥南迁到了广东。然而从京都长安到广东韶关,遥遥三千里。一家人跋(bá)山涉水,风餐露宿,途经潼(tóng)关、洛阳、长沙等大小城市,还要经过波涛壮阔的长江和一望无际的洞庭湖,越过层峦叠嶂(zhàng)的群山峻岭,他们奔波了数月才到达目的地。

而在沿途中,哥哥给他讲了许多古人勤奋学习、忠心报国,英勇杀敌的故事,希望他早日长大成才,重振家业。韩愈从这些故事中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如左丘明双眼失明后还写《左传》,屈原被流放照样著《离骚》,司马迁受宫刑时还写下了《史记》等等。哥哥嫂嫂的期望和古人在逆境中奋斗成才的事迹,深深感染着韩愈,激发了他的进取之心。

后来,终于到了韶关,韩愈刚刚安定下来,正要集中精力读书的时候,不料厄(è)运又降临了,哥哥韩会由于心情苦闷,再加上水土不服,不久就生病去世了。哥哥一死,嫂子成了寡(guǎ)妇,无人帮助,一家人的生活更加艰难了,嫂子只好带着韩愈返回故乡。这不幸的遭遇磨炼了他的意志,他把对哥哥的思念埋在心底,刻苦学习,发奋读书。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开始读书,无论吃饭、睡觉,手里都不离开书本。累了,把书本当枕头,吃饭没菜,就边看书边吃饭。他先后读了《论语》《孟子》《诗经》《礼记》和《春秋》等书,并且熟读了诸子百家的文章。

后来,韩愈在嫂嫂的鼓励下,来到洛阳求学。在那里,他租了两间茅屋居住,过着凄苦、清贫的生活。为了博览群书,他起早贪黑,常常读书到深更半夜。就是寒冷的冬天,他也舍不得生火取暖。砚台的墨汁结冰了,他就用嘴呵呵气,使冰融化了再写;手冻僵了,他搓(cuō)一搓发热后再写文章;读书读到口干舌燥,他就喝口清菜汤继续吟诵揣(chuǎi)摩(mó)。韩愈苦读、背诵、深思,不断地记笔记,提炼纲要,研究分析,把前人写的精彩文章都揣摩透了。

几年后,韩愈到京城求学。当时文坛上有一位很有影响的人,就是梁肃,韩愈非常敬仰他。梁肃反对骈(pián)体文,主张用先秦、两汉的散文形式写作。韩愈就登门求教,见面之后两人谈得很投机。在这位文坛大家的指点下,韩愈的古文水平很快得到了提高。

于是他怀着经世之志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名落孙山。第二年,韩愈又参加了进士考试,试题与上一年的试题一样,韩愈没有犹豫,一字不改地把去年的文章写在卷面上。主考官看后,觉得似曾相识,他反复看了几遍,拍案叫绝,说道:“好文章!完全是古文风格,没有一点骈体文的味道,如果不细看,差点埋没人才了。”就这样,韩愈考中了进士,并且名列榜首。

韩愈和白居易都是中唐大文豪,却为何相互看不上
滕王阁序 [唐代] 王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