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癖书生、酒徒、不讨上司欢心的父母官:诗解300年前旧板桥

小能 0 2024-03-30

曾经有个人,前半生穷困潦倒,后半生终于有机会翻盘,却遵从本心,两袖清风。

他年少时励精图治,苦读30余年,到50岁才靠推荐得了个七品县令。可即便官位来之不易,他还是不愿随波逐流。

他是画家,所画兰竹,摇曳多姿,名播中外;

又是书法家,自创 “六分半书”,熔真、草、隶、篆于一炉。

他的诗词、道情词也很出色,“老渔翁,一钩竿,靠山崖,傍水湾”。

他有“咬定青山”的志气,也有“难得糊涂”的豁达。

他就是郑板桥,“扬州八怪”之首。

看过郑板桥的一生你会发现,人这一辈子,平步青云是侥幸,厚积薄发才是人生。

《乳母诗》

平生所负恩,不独一乳母,

长恨富贵迟,遂令惭恧久。

黄泉路迁阁,白发人老丑。

食禄千万钟,不如饼在手。

郑板桥出生于今江苏省兴化县城,出生时,他家已从小地主降为“破落地主”。

板桥的童年不仅始终与贫穷相伴的,还缺爱。

板桥的母亲在他三岁时去世了,后来父亲娶了继室。好在这位继室对板桥不错,只可惜在他14岁时也去世了。

一直陪伴郑板桥的,是他的乳母费氏。

费氏可说是典型的善良、勤劳的传统中国女性,她与郑板桥一起生活了三十四年,一直照顾着板桥的生活起居,甚至在晚年,儿子想接她回家供养,费氏也拒绝了。就这样,她照顾雇主家的儿子直至去世。

去世后,板桥悲痛之中写下了这首《乳母诗》,“平生所负恩,不独一乳母”,足见板桥对乳母的恩情无以言表。

可以说,板桥的童年是不幸的,生离、死别、贫穷,纠缠交织,但也正是这样的经历,培养了他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或许万物皆有命,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吧。

《教馆诗》

教馆本来是下流,傍人门户渡春秋。

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因。

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子弟结冤仇。

而今幸得青云步,遮却当年一半羞。

谁的青春不迷茫?郑板桥也是如此。

20岁的郑板桥考中了秀才,在那时候考中秀才有多难呢?

考秀才称为“童试”,学童在参考之前,必须经过几年“头悬梁、锥刺股”的求学苦读。

考试是板桥改变命运的途径,但贫穷却是阻挡他成长的绊脚石。

为了维持生活,郑板桥考虑过卖画为生,但是因为那时他还是无名之辈,卖出的几幅画很难维持生活。

于是他选择去教馆以糊口。

那段时日对他来讲,无疑是痛苦的。

“教馆本来是下流,傍人门户渡春秋”。可见,不仅职业不体面,而且还寄人篱下,就像坐牢一样。“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子弟结冤仇”,课少了会遭到东家的埋怨,课多了学生们又抱怨。

看人脸色的日子并不好过。

更重要的是,板桥坚信“读书-科举-做官”才是一条人生的“光明大道”,所以,为了生活他忍受痛苦;为了理想,他坚持读书。

如果理想和现实不可兼顾,那总要有前有后。

《扬州》

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

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

雨过隋堤原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

词人久已伤头白,酒暖香温倍悄然。

(部分)

教馆生涯的那几年,郑板桥在经济上并没有多大改善,穷且一直穷。

最让他痛苦的是,即便心爱的儿子去世,也只能用稀饭祭儿。

再加上父亲去世,家里的生活更加困难,几乎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讨债的人也络绎不绝。

这种境地让板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既然在教馆煎熬地活着并未改善家里的状况,何不孤注一掷,另博一番天地。

于是,板桥决定远离家乡,去扬州卖画为生。或许他从没想过,很多看似不经意的选择,恰恰影响了整个人生。

在《郑板桥画传》中说,扬州代表着繁华,有着五颜六色的理想光环。

在扬州,郑板桥或许真的快乐过,毕竟那段时间他认识了不少朋友。他们对郑板桥的创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很大影响。朋友们一起切磋书画,一起饮酒游玩,甚至相互扶持。也正是这段生涯,为十几年后出现的扬州八怪打下了基础。

在扬州的日子虽然快乐,但是板桥依然过的艰辛,想要翻身谈何容易?

这首《扬州》就记录了他那时的心境。诗中写了扬州的畸形繁华,也展现了贫穷的郑板桥对世态炎凉的痛苦体验。

所以,扬州卖画的十年是郑板桥在思想上成长、成熟的重要时期。他没有被扬州的纸醉金迷所迷惑,甚至对反倒开始对曾经一心向往的仕途之路产生了厌倦。

或许,这是他第一次想要放弃吧。

可成年人的世界,大多不得不一边崩溃,一边自愈。很多时候,成功就是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再坚持一下。

《道情十首》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

扁舟来往无牵绊。

沙鸥点点轻波远,狄港萧萧白昼寒,

高歌一曲斜阳晚。

一霎时波摇金影,

蓦抬头月上东山。

老樵夫,自砍柴,捆青松,夹绿槐;

茫茫野草秋山外。

丰碑是处成荒家,华表千寻卧碧苔,

坟前石马磨刀坏。

倒不如闲钱沽酒,醉醺醺山径归来。

(部分)

37岁是一个很尴尬的年纪,对于现代人来说,如果在这个年纪没有功成名就,好像这辈子就该如此了。是躺平还是保持初心?

37岁的板桥,正处于痛苦中。

在扬州卖画不景气,家庭依然处在困境中,除了穷,还是穷,于是他写了这首《道情十首》。诉说心中郁闷。

在《郑板桥画传》中说,《道情十首》在当时很是流行,和尚乞丐唱,江湖道士唱,诗人墨客唱,王侯将相也唱。甚至鲁迅都对《道情十首》给予了好评。

不可不说,《道情十首》是郑板桥多年人生磨难中不断琢磨与蓄积的能量结晶。

这首诗不仅写了对封建社会的讽刺,也反应出郑板桥想要出世的本心。至于他想要出世的原因,或许已经从最初的理想降到了能够维持生活的层面。

既然不能照自己的理想去立功天地,字养生民,那么退而期与渔夫、农夫也可。

只是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什么滋味。对于板桥来讲,或许也是经历太苦,所以这次命运想要送给他一块微甜的巧克力。

《得南闱捷音》

忽漫泥金入破篱,举家欢乐又增悲。

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載征途发达迟。

何处宁亲唯哭基,无人对镜懒窥帷。

他年纵有毛公橄,捧入华堂却慰谁?

这一年,郑板桥39岁。

他经历了一次大悲和大喜。

悲的是,与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去世,这让他痛苦万分。可同时,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摆在眼前。

那就是乡试。

刚为妻子办完丧事的板桥已无多余银两去考试,无奈之下只能拟诗一首向担任兴华县令的汪芳藻求助。

《除夕前一日上中尊汪夫子》

琐事贫家日万端,破裘虽补不禁寒。

瓶中白水供先祀,窗外梅花当早餐。

结网纵勤河又冱,卖书无主岁偏阑。

明年又值抡才会,愿向秋风借羽翰。

好在汪芳藻慧眼识英才,他赠予了板桥足够的银两。

这次乡试,板桥的努力终于得到一丝回报,他取得了举人资格。

于是他写了《得南闱捷音》这首诗记录当时悲喜交集的心情。

此后他开始继续努力读书,在下一次的朝廷会试中取得了进士,那时,他已44岁。

从康熙年间的秀才,到雍正年间的举人,再到乾隆年间的进士,板桥经历了二十多年,经历生离死别,经历诸多苦难。

当他终于对理想又恢复一丝期望的时候,却蓦然发现,孤身的他想要在京城谋取一官半职简直难如上青天。

或许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寒窗苦读数十年,最终让自己谋得一官半职的,竟还是人脉。

因为慎郡王允禧仰慕郑板桥的才气,两人因书画多有来往,也正是因为允禧的斡旋,为他谋得了一个七品县令的官位。

从此,郑板桥又开启了另一段传奇的人生。

《难得糊涂》

聪明难,糊涂难,

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

非图后来福报也。

50岁的郑板桥,总算实现了20岁时的梦想。

从此,身为七品县令的郑板桥,躬身民间,竭力改善百姓疾苦,处处但求无愧于心。

后来,他又调至潍县,依然恪尽职守,勇于担当。

他爱民如子,为保护百姓利益甚至不惜抗旨;他还推行一系列措施,改革弊政,推行文教,资助有才之士。

在潍县的七年,无论是吏治还是诗文书画,板桥都达到了新的高峰。

更难得的是,即便潍县在当时比较富庶,但他依旧是难得一见的清官县太爷,收入依然多靠卖画。

命运的安排,或许总有它的道理。

如果让20岁的板桥去做县令,或许他没有抗旨的气魄,也没有对百姓疾苦的感同身受,更加不会一直保持住一身傲骨。

每一段人生经历,都是对生命的一场历练。

可惜,无论多受百姓爱戴,与官场格格不入的郑板桥最终还是遭遇被解职的命运。

于是他写出了“难得糊涂”的千古名句,寥寥四字,是洒脱亦是无奈。

理想和现实,终归需要一些妥协。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就这样,他掷去乌纱,两袖清风,潇洒离开。

临行时,百姓自发相送,而他则向新任县令和群众深深一揖。

这一揖,是告别他的子民,亦是在告别过去的自己和过去的理想。那个想要经世治国的郑板桥一去不返了。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纵观郑板桥的一生,贫困潦倒,苦闷仿徨,始终未得志,却毕生“咬定青山不放松”,清傲倨狂,有“气”有“节”,那股不认命、不服输的劲头,令人慨叹,令人感动,令人不由浮想联翩,反观自身。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极度喜欢读人物传记的原因。因为别人都是我们的镜子,从他人的真实经历中,往往能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答案。

正如板桥的一生,一身的傲骨,万般的无奈,毫无运气可言,却依然活出了无尽的诗意和光彩。

他用一生告诉我们,人这一辈子,平步青云是侥幸,厚积薄发才是人生。

急什么?只要努力,好运总在后面!

推荐阅读

《郑板桥画传:三百年前旧板桥》

陈书良 著

高高国际 出品

天地出版社 出版

内容简介:

提到郑燮这个人,也许你会觉得陌生,但提到郑板桥,你一定会想到“竹”,想到“难得糊涂”。本书由国学大家陈书良教授花费三十多年时间研究、创作,书中将对郑板桥一生行踪的考证探讨和对诗、书、画的分析研究结合起来,从其生平活动中探索其作品寓意,以诗读人,以画看人,向世人全方位呈现了一个“三百年前旧板桥”。

再读22岁前嬴政的人生,他也只是从朝不保夕到主宰人生的少年郎
徐渭|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