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是高明的政治家
刘邦以一平民百姓,在秦末起义群雄中脱颖而出,夺得天下,开创几百年的王朝基业,这在此前的历史上,算是第一个人。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里,也多次强调他“起微,细”,还对他早年在沛县乡里颇有些无赖气的行径作了铺叙,如“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等,另一方面又“仁而爱人,喜施(舍),意豁如也。常有大度”。这些大抵是刘邦出身“微细”而又有不凡的意气抱负的“老粗”本色。
毛泽东读史,很注意人物的出身和生平遭际,对刘邦这样的起于草泽的开国皇帝,尤其如此。所以,毛泽东说刘邦能打败“贵族出身”的项羽,是因为他“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这个评论,显然与毛泽东一贯主张的卑贱者胜过高贵者的观点有关。
在古代社会,出身与文化程度时常一致,高贵者文化高,卑贱者文化低。由此,毛泽东谈到卑贱者胜过高贵者的时候,总是与他的另一个观点联系在一起的,即人们熟悉的文化低的人打败文化高的人。谈到中国的历史,谈到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毛泽东曾说过“老粗出人物”的话,也正是循着这个思路读史时发出的感慨。他不完全否定知识分子的作用,但对于干大事的老粗们胜过知识分子的地方,却特别感兴趣。
《史记》所载刘邦的情况正是这样。刘邦似乎并无一技之长,但他却有过人的胆魄和组织才能。后来,刘邦当了皇帝,也曾自我总结道:“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说的“用”,就是肯于纳谏,善于选择,这也是毛泽东特别称赞的地方,他说刘胜项败“不是偶然的”,指的就是这个情况。于是,毛泽东读《史记》很注意刘邦从谏如流的一些事例,如见郦食其,采纳他攻取陈留之计,此事载《郦生陆贾列传》。
1962年1月30日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向与会的人员讲述了这个故事,他讲道:
从前有个项羽,叫做西楚霸王,他就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他那里有个范增,给他出过些主意,可是项羽不听范增的话。另外一个人叫刘邦,就是汉高祖,他比较能够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有个知识分子名叫郦食其,去见刘邦。初一报,说是读书人,孔夫子这一派的。回答说,现在军事时期,不见儒生。这个郦食其就发了火,他向管门房的人说,你给我滚进去报告,老子是高阳酒徒,不是儒生。管门房的人进去照样报告了一遍。好,请。请了进去,刘邦正在洗脚,连忙起来欢迎。郦食其因为刘邦不见儒生的事,心中还有火,批评了刘邦一顿。他说,你究竟要不要取天下,你为什么轻视长者!这时候,郦食其已经六十多岁了,刘邦比他年轻,所以他自称长者。刘邦一听,向他道歉,立即采纳了郦食其夺取陈留县的意见。此事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
在1964年1月7日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还举了其他有关刘邦纳谏的几件事情:
一是听张良劝说,封举足轻重的韩信为齐王,此事详载《留侯世家》;二是楚汉划分鸿沟后,听张良、陈平之劝,乘胜追击引兵东向的项羽,此事详载《项羽本纪》;三是刘邦称帝后,欲建都洛阳,听齐人刘敬建议,入都关中长安,此事详载《刘敬列传》。有这么一大帮人为其出主意,且刘邦又善于采纳,所以这位老粗自然胜过刚愎自用的项羽了。
于是,毛泽东认为“老粗出人物”。但是,没有几个知识分子也不行。自古以来,能干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汉朝的刘邦是封建帝王里边最厉害的一个。接着,毛泽东又引申说,南北朝宋、齐、梁、陈,五代梁、唐、晋、汉、周,也有几个老粗,文的也有几个好的,如李世民。
毛泽东在此道出了一个历史上的事实,就是统率之才并非是读书人才行。有些读书不多,乃至不读书的老粗往往能成大业。但如果就此得出知识分子没用的结论,那就大错特错了。
历史上的老粗能成大事,很大一个原因在于他们善于利用读书人的才智,刘邦如此,刘备如此,李世民如此,朱元璋更是如此。老粗们在成大业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走向“儒化”。
实际上,这时老粗已然不是“老粗”,而是像毛泽东说刘邦的那样,他们在实践中成长为“高明的政治家”。
摘自 | 《领导文萃》2023年5月上
稿件来源 | 《书山有路——毛泽东的学用之道》
本文作者 | 陈晋
责任编辑 | 张风
微信编辑 | 又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