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圣张衡的故事
科圣者张衡也。
前一段时间关于教科书中将张衡发明地动仪的内容进行了删除,颇引起了大众的争议,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位被誉为“科圣”的张衡和他的发明。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人,东汉时期著名天文学家、文学家。他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誉为“科圣”(也有叫“木圣”的)。
张衡祖上是当过官的,而且是清官,人家赚得盆满钵满,他的爷爷张堪当了一阵子蜀郡太守,离任事赶了辆破车,携带的只有一卷布被囊而已。
也许当这样的官想想就怕,所以张衡拒绝了好几次征召,后来勉强当了几年官,便早早地辞官归里了。
张衡擅长机械,特别用心于天文、阴阳、历算。终于在公元111年,张衡被朝廷公车特征进京,被拜为郎中,再升任太史令。这个职位对他来说真是太合适了,因为这个官就是研究阴阳,精通天文历法的。正是在任此职位的14年里,他完成几乎所有重大的科学研究工作。
先说关于历法的事情。张衡曾上书建议改变现行的历法,改用他提倡的《九道法》。据说这种历法是最符合天体客观运行规律的,因为《九道法》是基于月亮运行速度不均匀的实际情况的,而当时运行的其他历法就是假设月亮是均匀运行的,所以很明显《九道法》是最科学的。但是科学往往需要与传统做斗争,同样《九道法》也需要与传统势力做抗争,最后还是保守势力占了上峰,《九道法》被压了下来。
再来说所浑天仪。浑天仪是用来观测天象的,涵盖了二十八宿、中外星官以及黄赤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恒显圈、恒隐圈等,成一浑象,再用一套转动机械,以漏壶流水控制浑象,使它与天球同步转动,以显示星空的周日视运动。这在当时和后来数千年里都属于绝对高精尖的科研产品。
下面说说众说纷纭的地动仪。传说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中心有个都柱,四面八方各有个小球,一旦探到有地震发生,代表那个方位的小球就会落下,正好落在地动仪下方蛤蟆的嘴里。史书说,有一次代表西北的小球落下,不几日就有八百里加急探马来报:“甘陇地震”。这装置比欧洲同款要早上千年。
但是可惜这样装置并没有留下实际的模型,虽然当代有人按图索骥仿制出地动仪,但是实用性,准确性仍然有所偏差,仅凭史书中留下了寥寥数语文字,在不能完全确信的前提下,相关内容被整个从教科书中删除,不知是科学的严谨还是历史的不自信,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
最后,张衡还是一位文学家,《二京赋》、《思玄赋》和《归田赋》都是他的代表作。
其中《二京赋》类似班固的《两都赋》,描绘了洛阳和长安的繁华;
《思玄赋》则以楚辞的笔法抨击了宦官专政,朝廷黑暗,作文抒志,以寻求作者在精神上的寄托;
《归田赋》则描绘了田园山林的和谐欢快、神和气清的景色,反映了作者畅游山林,悠闲自得的心情,又颇含自戒之意。文句平淡清丽、结构短小灵活,开了骈赋的先河,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篇章。
所以,能称得上圣的总有他的独到之处,张衡的地动仪虽然被移出了教科书,但是此人此事终究留在了历史长河中,留在了中华文明中。
至此古代14圣连载完成,如有兴趣可以关注“云间大彭”公众号阅读全系列。
文 | 阿宝嘎历史
欢迎点击关注,点赞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