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曹操
三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家,最先推行卫戍制,稳固国家政权基础的杰出政治家,中国诗歌史上五言诗的创始者, 才华横溢的诗人。
姓名:曹操
生卒年:155~220 出生地:培国镇县(今安徽毫州)
身 份:三国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时间背景
东汉末年,统治阶级内戚宦官相互厮杀,朝政腐败,各种矛盾尖锐突出。 面对贫困、饥饿和腐朽的统治,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于灵帝中平元年爆发。 各地起义军纷纷响应,农民起义如火如荼。 与此同时,强大的地主势力迅速崛起,为地盘而战; 州县牧民各有门派,相互勾心斗角,使黄河流域阴云密布,士卒不断。 2世纪的最后一两年,国内逐渐形成许多独立的地区,整个社会都处于动荡之中。 百姓为躲避战乱四处逃亡,数以百万计的人无家可归。 这种混乱局面给社会生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乱世。 曹操是最杰出的成就之一。 在此期间,他从政。 军事和文艺人才得到充分发挥。
生平事迹
曹操,字孟德,字阿蛮,沛国县人。 父亲曹嵩是大太监应腾的养子。 曹嵩是靠着养父的身份做官的。 汉灵帝时,升为太尉。 因此,曹操出生在一个以宦官起家的官僚家庭。
曹操20岁时,初入仕途。 任洛阳北都尉,负责京城治安。 曹操上任后,立下了不凡的作为。 他让人做了十多根五彩棍,挂在衙门周围。 打死。 有一次,大太监赛朔的叔叔仗着侄子的威信,故意犯夜禁,被曹操捉拿。 曹操不惧权责,依法用木棍将其打死。 这件事轰动了京城,权贵们都收敛了自己,不敢轻易犯法。 他被以“推荐”的名义排挤出京城。 很快。 曹操又被征为议郎,变成了一个丞相一样的闲官。 在此期间,曹操上书为汉灵帝初年被杀的臣子窦武和陈蕃辩护。 他将矛头指向专横跋扈的太监,痛批腐败的政府。 后来,他上书揭露三皇子官员在朝中贿赂和乱政,但皇上对此要么漠不关心,要么虽出面干预,却不予处理。 朝政越来越差,这让曹操很是失望,觉得自己无能为力。 从此,他不再做出写信等危险而无效的动作。
曹操真正的发迹,是从镇压黄巾起义开始的。 黄巾起义爆发后,东汉急忙调集大军镇压。 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曹操积极投身其中,被任命为骑兵都尉。 他在颍川抗击叛军。 后来,汉灵帝设置了西苑八校尉,曹操成为了八校尉之一,殿军校尉,成为了皇帝的核心武装将领之一。
189年,汉灵帝去世,14岁的少帝刘辩即位,何太后亲临朝政听政。 东汉长期以来宦官与外戚的纷争在此时更加尖锐,政局更加混乱。 这时,统治凉州的军阀董卓乘乱带兵进京,强行废黜了年轻的皇帝,立9岁的太子刘协为皇帝。 即汉献帝。 他还自封为丞相,将权臣袁绍逼出洛阳独掌朝政,任由官兵劫掠洛阳。 曹操对此事十分不满,亲眼目睹了董卓的害处。 他拒绝了董卓做官的诱惑,改名逃出洛阳,东渡陈留,散家财,招兵买马,积极参加了当时关东地区军阀联合反董斗争。 .
190年,曹操独自带兵在孟阳与东军作战。 董卓因孤军奋战,兵败受伤,不久便自行撤出洛阳,率领汉献帝退守长安。 董联军也解散,各奔东西,夺取地盘。
191年,曹操因镇压河北农民起义军有功,被袁绍选为东郡太守,获得了一块地盘。 二年,青州黄巾军攻入耀州,刺史刘岱战败被杀。 崇州官员急忙迎曹操为崇州刺史。选拔强者组成“青州兵”。 从此,曹操不仅占据了崇州,而且拥有了可观的军事装备,便使出智谋,与群雄争锋。
曹操非常讲究谋略。 起初,他拉拢北方最大的军阀袁绍,避免过早地与他对抗,先攻击其他弱小的势力。 这个计策成功了,曹操的势力一天比一天强大。 196年,汉献帝逃往洛阳。 曹操接受了谋士的建议,还在权衡自己在其他军事强国的利益。 犹豫观望之际,先迎献帝到徐禄[今河南徐禄],定都于此。 曹操被封为大将军,掌握朝政,开始“以天子以令诸侯”。 不久,曹操生怕袁绍因迎接汉献帝而触怒,便将大将军之位让给了表绍,并贬为司空。 他对袁绍依旧低调。 让世界平静下来。 197年,曹操攻打盘踞南阳的张绣,次年投降。 与此同时,袁术在寿春称帝,曹操先是与占据徐州的吕布暂时和解。 挑拨吕布和袁术自相残杀,削弱双方实力。 吕布上当了。 198年被曹操消灭,随后曹操转而对付袁绍。
200年,曹、袁在官渡对峙。 曹操以少胜多,给了袁绍致命一击。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曹操运用了他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 打败了强敌,为统一北方扫清了障碍。
袁绍战败回河北。 202年病逝。 206年,曹操全歼袁绍残部,占领冀。 清、并、幽四州基本统一了北方的广大地区。 207年,曹操亲自率部讨伐东北乌桓,平关中入陇右,彻底统一了北方。
平定北方是曹操事业发展的巅峰之作,但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 他的志向是乘胜南下,统一全中国。 208年,曹操率领数十万大军南下。 直指荆州。 当时,荆州牧刘表病逝,继任的次子刘琼投降。 曹操替刘表镇守北方,刘备也被曹军打败。
曹操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荆州。 一种轻敌的感觉油然而生。 他写信给孙权,扬言要率领八十万大军与他一起打江东。 此时的曹操根本没有把刘备放在眼里,大大低估了孙权的实力。 结果,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被孙、刘联军击败,元气大伤。
赤壁之战后,刘备占领荆州大部,发展到益州。 孙权进一步巩固了对江东的统治,而曹操无力南下,形成三国局面。 然而,由于南方局势的变化,刘备的崛起以及孙刘联盟的存在,曹操统一中国的希望化为泡影。
晚年,曹操做了丞相,自己做了魏公,做了魏王。 他的地位极其尊贵,几乎和皇帝一样。 有文武百官劝他即位,孙权也写信假意劝进。 曹操说,如果天命真的与我同在。 我只会做周文王,说永远不称帝。 他是魏王,总为臣,不洁皇位。 三界之中,唯有他能做到这一点。 220年正月,曹操回到洛阳,积劳成疾,不久病逝。 66岁。 这一年,其子曹布废了汉献帝。 自即位后,国号为魏,曹操被尊为武帝,史称魏武帝。
生活剪影
中国有句名言:“说曹操,曹操到”。 曹操是我国著名的历史人物,很少有人能与他相提并论。 《三国志》,几千年的舞台上,曹操一直是阴险狡诈的反派。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作过这样的记载:大街小巷,人人爱听书。 听说曹操被打败,孩子们欢欣鼓舞; 听说刘备战败,孩子们都很沮丧。 所以说,曹操一直是连小孩子都不喜欢的奸臣,但是曹操的政绩和军事功绩却是有目共睹的.这样一个争议颇多的人物,关于他的故事自然也很多了。
典故-望梅止渴
曹操足智多谋,善于解决用兵中的各种复杂问题。 一年夏天,曹操带兵讨伐张绣。 他率领大军经过一片无水之地,士兵们又热又饱,行军速度缓慢。 曹操十分着急,派人四处寻找水源。 不一会儿,这些人都提着空桶回来了,一点水也没有。 曹操心想,将士若是在这里久留,恐怕一时半会儿也坚持不住了。 忽然灵机一动,大声说道:“有办法! 将士们一个个从地上站起来,狐疑地问:“什么办法? 路过夜,前方没有路。 远处是一大片梅林。 那里的李子又大又多,酸酸可口。 我们快点过去吧。 ”将士们一听李子,立刻想到了李子的酸味,口水不自觉地流了出来,也没有那么饱的感觉了。曹操见士兵们开始欢呼起来,立即指挥 队伍继续前进。过了一会儿,队伍终于找到了水源。
政治韬略
曹操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政治家。 他的军事胜利与他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得当是分不开的。 曹操在治理国家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大兴屯田。 这是曹操的基本经济措施。 东汉末年长期战乱,农业生产严重受损,百姓逃亡未亡,粮食严重短缺。 军粮困难,许多割据势力缺粮不战。 曹操的士兵甚至吃人肉肉以求生存。 曹操总结秦汉以来的历史经验,认为只有学汉武帝耕种田地,才能解决粮草问题。 当时北方大片荒地,曹操从黄巾军那里得到了数以百万计的劳动人民和大量的牲畜和农具。 这使他有条件地富裕起来。 就这样,在迎接汉献帝建都许禄之后,曹操接受了韩浩等人的建议,先是招兵买马到许禄耕种。 《德谷万石斛》。 后来,他又在田里招揽大批官吏,把田地扩大到州县边境,让更多的士兵和逃难的百姓回到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 此举不仅解决了军粮问题,也稳定了社会。
二是提拔人才。 曹操非常注重招贤纳士,不拘一格。 他的许多将军都是从士兵和俘虏中招募的。 这些人善战,忠于曹操。 对于文人谋士,曹操也能以礼相待,量力而用。 他的重要顾问荀彧荀攸。 郭嘉等人都是点名而来。 尤其是郭嘉。 年少出身贫寒的曹操发现他才华横溢,便委以重任,让他成为身边的大谋士。 到了后期,曹操越发求贤若渴,下令三度求贤若渴,说只要有“治国用兵之道”,即使有严重短板的人也可以 得到推广和重用。 曹操、刘备、孙权都非常重视人才,但唯独曹操能明确提出“唯才是举”的方针,才能得到最多的人才。 权贵地主特别透露,张草操当时“强调权贵兼并之法”。 给了一记重拳,结果却是“万民皆欢喜”,从而巩固了他在新统治区的地位。
影响评述
曹操一生南征北战,实现了北方地区的统一,为中国的进一步统一奠定了基础。 同时,他大力耕种土地,兴修水利,减租减税,伐霸,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任人唯贤,赏罚分明,官吏分明, 并巩固自己的统治。 曹操在文学方面也有深厚的造诣。 其文章古朴刚劲,凝练明快,诗词抒发政治抱负,如千古流传的诗句,“志存高远,烈士暮年。志存高远”等。 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
曹操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历史人物。 他虽然镇压了农民起义,但统一了北方,对我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曾说:天下英雄曹刘谁敌。 这个“曹”指的就是曹操。 曹操虽然有缺点,罪行也不少,但毕竟还是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