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年前,杨广如何在4年时间内,修通2700多公里运河?
中国大运河的始末:为何历史上早期的运河,率先在南方开凿呢? 江南地区河湖众多,开挖运河有着天然的地理条件。其次,吴越两国经济发达,水工技术先进。再加上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都有发展壮大的抱负。运河的开凿就成为必然。
一千多年后,随着隋代中国政治大一统局面的逐渐形成,尤其是江南地区在全国经济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局部运河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沟通南北水道变得极为迫切。
在河南荥阳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附近,历史传说中著名的鸿沟就位于这里。两千多年前,一场长达四年的战争在这里激烈展开。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以鸿沟为界,中分了天下。当历史的硝烟散去,楚河汉界却永远定格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之上。
今天鸿沟的起点已经干涸,而在2000多年前,这里却与黄河相连。黄河水从这里奔涌出来,沿着一条人工运河向东流去,一直流到淮安。这条连接了淮河、黄河流域的人工运河,就是隋代大运河的通济渠。
公元604年,35岁的杨广登上帝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隋炀帝。隋炀帝深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就必须更好的控制江南地区,使江南地区丰富的物资,为中央政府所用。
登上帝位的第二年,隋炀帝就力排众议,着手两项重大工程,一是迁都洛阳,二是开凿从洛阳到淮安的通济渠,洛阳到涿郡的永济渠。把黄河长江流域连成一体。
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百万民工,只用了6个月便修成了全长650公里的通济渠。通济渠利用了原有的渠道和自然河道。但是因为要行船体巨大的龙舟,运河必须凿的很深。如此浩大而艰巨的工程,隋炀帝要求的时间却极短。从3月动工到8月就全部竣工了,创造了人类开凿运河的奇迹。
然而这种奇迹的创造付出了血的代价。在凿渠和造船过程中,一丁死者十四五,车载死丁,东至城皋,北至河阳,相望于道。
通济渠一直通航到元朝,共720年。
南宋时期,随着政治中心南移,通济渠的漕运地位逐步减弱。通济渠历史上著名的惠济桥(位于河南郑州)就被淤埋在泥沙之下。这是当地最古老的石拱桥。
被淤埋地下的时候,桥上面还一直承受着来往车辆的碾压。根据史书记载,惠济桥始建于隋唐时期后,经历代加固修复,现存于世的这座桥修建于明代。
在距离郑州市大约70公里的开封城内,一条按照汴河改建的河道内,还有仿照宋代样式的大船穿行而过,唱着古老的歌谣招徕游客,唤回人们对北宋王朝鼎盛时期的回忆。
现今的通济渠是几乎消失了的一段运河,但是历史上通济渠的漕运从江南运来的物资给沿线的洛阳、郑州、开封、商丘等中原城市带来了繁荣。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描写的就是北宋时期开封运河两岸的景象。
安徽淮北的柳孜镇位于通济渠上。1999年在这里发现8艘唐代沉船和宋代石砌建筑货运码头一座,顿时震惊考古界。在大运河内发现如此多的沉船尚属首次,其中一艘船为一整棵大树雕凿而成的独木舟更为难得,尤为珍贵的是发掘出大量唐宋以来的精美瓷器。
柳孜镇历史上因通济渠穿镇而过而逐渐繁荣起来,成为唐宋时期淮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重镇,运漕商旅往来不绝。因黄河泥沙泛滥,唐代每年疏通一次通济渠。
到北宋末期,政权衰败,运河的管理制度也逐渐废弃了。黄河数次大决口,导致通济渠高出地面5米之多。公元1194年,黄河夺淮入海。通济渠从此淤塞,柳孜镇也因此衰落下来。
开凿通济渠三年后,公元608年,隋炀帝又征发河北民工百万开凿永济渠。永济渠是利用原有的部分河道引水通航至天津。接着又开凿永定河,直通涿郡,也就是今天的北京通州。
永济渠与通济渠一样,也是一条又宽又深的运河,全长900多公里。公元611年,隋炀帝自江都乘龙舟沿运河北上,带着船队和大批人马抵达涿郡,全程仅用了50多天,足见其通航能力之大。
永济渠是隋朝调运黄河以北地区粮食的主要渠道,也是对北方用兵时输送人员与战备物资的运输线。历经两千多年,到了今天只留下几段残存的河道。
千年古县,河北馆陶县,因为处于永济渠旁,曾经兴盛一时。当年曾为各地生产的陶罐,沿着运河运往各地。现在这种技术仍然保留了下来。
离馆陶县300公里之外的沧州,是个武术之乡,同时他还是中国古代经典诗经的传承地。在战国乱世广为流传的《诗经》,在这块土地上保存了下来。
这里还有保存较好的一段永济渠。这座铸成于一千年前的铁狮子镇守着穿城而过的古运河永济渠,见证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的发展。
公元610年,隋炀帝继续重修镇江到杭州400公里长的江南运河,打通了镇江至杭州段。仅仅用了4年时间,隋炀帝修通了全长2000多公里的大运河,后人称之为隋代大运河。
隋代大运河的源头——洛阳,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促进了中原地区与西域的贸易,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断更替的历代中原王朝,也因为大运河更多的关注到了东南沿海地区,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打开更为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