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奸雄?看伟人毛主席是如何评价曹操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史上说曹操是奸雄,不要相信那些演义,当时曹操是代表进步一方的……”
1957年11月2日,夜,身在莫斯科,结束了一天访问的毛主席,回到了下榻的宾馆,休息之余,邀请胡乔木与郭沫若共进晚餐,坐而论道。
席间,郭沫若便提到了文章开头的这段话,那是半年前毛主席与《人民日报》负责人讨论文史专栏时提出的,毛主席于是半开玩笑地主动提出了一个三国迷都争论过的问题——诸葛亮和曹操到底谁更厉害?
一时间,不论是郭沫若还是胡乔木,大家都愣住了,年代久远,历史模糊,是非曲直本就难以论说,普通人聊聊三国,面红耳赤的争个谁更厉害实属正常,可毛主席……
见大家都不答话,毛主席半是玩笑半是感慨地表示,他并不是真的要让两人分个高下,只是觉得曹操这样厉害的人,在大众眼中只是个白面的奸臣,太片面,太可惜啦……
在毛主席的心中,曹操始终是三国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诗人……
建安风骨
众所周知,毛主席本人便是一位文采斐然的诗人,其诗词气魄雄浑,情感奔放,风格宏大,善写景抒情,意境豪迈。
无论是早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激昂热血还是“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岁月沧桑都透着他那非凡的胸襟气魄。
可能是因为彼此的诗中都有着这样一股英雄气,毛主席与曹操,甚至可以说是相隔千年,于诗词上知己相望。
1954年六月,毛主席忙里偷闲,前往北戴河,忙里偷闲地度了个假,同时也在静静地思索着,中华民族的未来与挑战。
那一天,雨幕连江,江水丰盈,天上乌云舒卷,狂风呼啸,似水墨点滴,引天入画:河中水波荡漾,雷影闪烁,如白日焰火,拘光入镜。
主席坐在窗边,望着窗外这幅活生生的山水绘卷,感慨着大好河山引人入胜,不禁吟诵起了那首《观沧海》。
那是他最爱的一首曹操的诗。
兴致使然,毛主席突然生出了挑战的念头,主席一生酷爱游泳,既然长江黄河都挑战过,那又何况狂风暴雨中的北戴河?
那一天他游得很尽兴,上岸时他还依依不舍地望着河水,开怀大笑:“我算找到了一个好对手!”
凭着这份胸中的豪情,主席当晚便挥毫泼墨,跨越千年与曹操对词一首: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当年曹操亲征乌桓,得胜而归,东临碣石,有感而发,自己平外族,安一方,意气风发,感怀至此,因而“歌以咏志。”
如今大浪淘沙,毛主席带领着中华民族历尽劫难,终是赶走所有列强,扫清黑暗,成功“收拾旧山河”,看着眼前千年未变的山河旧景,感慨“换了人间”。
不久后,毛主席还特地去信给自己的女儿,与她们诉说曹操的故事,讲述他转战南北,外攘夷狄,留下一篇何其精彩豪迈的碣石遗篇,让她们多多品读曹操的作品意境,可见主席确实爱极了这首《观沧海》。
除了《观沧海》,《龟虽寿》与《短歌行》也颇受主席赞誉,如“沉雄峻爽,略露霸气”、“子桓以下,纯乎魏响”都是主席评价曹操诗词时给出的高度评价。
引用曹操诗词勉励同志也是常有之事,如邓小平同志就曾收到毛主席推荐的《三国志》,扉页上嘱咐他细看《魏书》部分。
甚至早年间,毛主席还非常直接地多次称赞过曹操的诗词,称其颇具男子豪迈,大气魄,大胸怀,这是主席一生无数文评中,少有的大力称赞。
魏武其名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段历史,三国在大众的印象中是精彩的,跌宕起伏的,同时也是黑白分明的,自古曹操就被坐实了一个奸臣的形象。
实际上真的如此吗?
在东汉末年那样一个割据并起的时代,只靠所谓的奸猾手段是无法立足的,若是没有真本事,曹操又怎能几落几起,在与袁绍的斗争中后发直追,最终一统北方呢?
对于古代帝皇的军事功绩,毛主席曾做出过不少评价,其中秦始皇,李世民,朱元璋等都着力称赞了他们的战略与战术,唯独曹操,毛主席所高度评价的是他的养兵之策。
1952年11月1日,毛主席在视察河南安阳时,曾对随行人员说:
“漳河,就是曹操练水兵的地方。曹操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还在这一带实行屯田制,使百姓丰衣足食积蓄力量,逐渐统一北方……”
曹操实行屯田制的时候是公元196年,他收招流民,散开军屯,在各州郡实行屯田耕种,一举改变了当时北方糜烂的粮食情况奠定了重要的后勤基础。
彼时吕布抱头鼠窜投奔张扬,袁绍在中山挖河充军粮,淮南的袁术满员吃饭都成问题,曹操在青州称得上是安居乐业生活富足,也难怪他最终能统一北方。
战争自古至今打的就是一个后勤,人民解放军虽然一直以能承受艰苦作战的钢铁意志而闻名,但在后勤补给上吃的亏也不在少数,毛主席因此将这部分的内容一直视为解放战争后部队建设的工作重心。
毛主席也十分推崇屯田的思路,在1954与1955年曾两度提及通过组织屯垦戍边,以开荒的形式帮助退伍军人实现置业就业,同时巩固边防,促进生产。
这也算得上是跨越千年的英雄所见略同了。
除此之外,毛主席最欣赏的可能就是曹操的强硬态度。
在长征早期,毛主席以其独具慧眼的战术思路所提出的指导构想,常常被其他指挥官所不理解,每每这种时候,主席都会以强硬的姿态站出来,明确地表示,“我是对的!按这个来。”
而曹操在历史上也确实多次有着这种雷厉风行,态度强硬指挥的记录,这就不难理解为何万年主席在读《三国志·魏书》时,总会对曹操的一些决策做着重批注了。
至于对曹操“唯才是举”的人才选拔策略,和一系列提倡节俭,发展生产,推行法制的民生建设的称赞,那更是数都数不过来了。
古都立志
毛主席一生手不释卷,光是有记录有批注的书籍就有上万本,事实上,早年间还在读书时,酷爱古代文学的他便十分推崇曹操。
1918年,青年毛泽东与友人一同前往许昌郊外的魏国故都旧墟,见古怀人,抚摸着昔日盛极一时如今草木荒芜的遗迹,他与朋友开始吟诵《短歌行》与《述志令》。
《述志令》在曹操的众多诗文中尤为特殊,它全名《让县自明本志令》,是赤壁之战后第二年,朝中人心不稳,曹操外出平叛归来后,针对甚嚣尘上的“篡汉”谣言进行的自我辩白。
此文一改曹操往日行文优雅的习惯,并无多少辞藻韵味,反而像是大白话。
在文中,曹操以质朴的口吻叙述了自己的崛起之路与志向,从青年时代对“汉左将军”的憧憬到中年时期力战袁绍、刘表等大敌的赫赫战功。
他将那些谣言中的攻讦一一反驳,如同一个疲惫的中年人一般,回顾半生,娓娓道出他朴实的希望百姓安居天下太平的梦想。
无论是青年时期还是之后,毛主席对《述志令》中曹操的自白都颇为赞赏与认同,这一点或许源于那份古今共通的,对统一与和平的向往。
后来在读到知名学者卢弼在《三国志解集》中对《述志令》那“至骄自盈,言大而夸”的批评时,毛主席还为曹操鸣过不平,抱怨说卢弼未免有些欲加之罪了。
可以看出,毛主席对待曹操,或者说对待任何历史人物,都保持着超越时代局限和人文叙述视角的唯物史观,客观而辩证的去看待历史人物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功与过。
在毛主席眼中,曹操不是一个孤立的形象,是剥离了片面的“好与坏”“善与恶”,从无数视角出发最终形成的一个认知集合。
这也是我们在读史学史时所应当学习与尝试的。
不止赞扬
既然毛主席始终用辩证地眼光看待曹操,那就意味着他对曹操的评价不可能只有赞扬。
大方向上,毛主席对曹操的文学成就,军事思路和思想观念等都持正面态度,甚至在晚年,偶尔谈到三国时期的历史,往往会将曹操摆在那个时代最重要,最进步的位置上。
但在细节方面,毛主席并不会因为欣赏曹操,而忽略曹操的错误和负面的部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老生常谈的屠城问题和对待政敌的激进态度外,毛主席更倾向于用曹操那些军事战略上“错误”来自勉或勉励他人。
1966年,在一次例会上,毛主席曾以曹操在汉中之战上的错误为例,以批判曹操过于专断的个性。
刚平定张鲁夺下汉中时,曹操志得意满,对着建议他继续攻进益州的谋士们反用当年汉光武帝“得陇望蜀”的典故,来反驳他们的建议。
沾沾自喜了没几天后,曹操又开始心神不宁,有了入蜀的想法,最后自己推翻了自己,又不顾司马懿等人的劝阻,患得患失地命令大军向前,与刘备对峙,不仅失去了先机,也将自己置于不利的战略地位。
最后不仅损兵折将颗粒未收,还损失了大将夏侯渊,打下来的汉中更是拱手相让,尽数为刘备所得。
这段历史确实很好地反映了曹操晚年的多疑和刚愎自用,也暗含了毛主席对自己的一部分自勉——没有人可以永远正确,必须保持听取意见的习惯。
在另一次座谈会上,毛主席则主动提起了《三国志·武帝纪》中的赤壁之战前后的记载。指出曹操在面对重大错误时,十分缺乏自省的精神,在对诸将一一下达责令处罚后,没有对真正导致失败的统领,也就是他自己进行惩罚。
基于这个例子,毛主席着重强调了这种“宽于律己,严以待人,于事不正,于人不公”的心态绝对不能有。
共产党是善于总结错误,善于吸取错误,善于自我改正,善于推动进步的革命政党,一百年来,批评与自我批评一直是党员干部群体保证活力的神兵利器。
回顾当初,可能主席在说出那番话语时,心中包含着对于“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寄托。
往事越千年
诗人,军事家,政治家……细数毛主席一生中所评价的无数古代帝王,可以说唯有曹操得到了他如此全面的评价。
纵观曹操一生,离开书生意气的青年时代,经历动荡分裂的社会环境,踏破强敌环伺的统一战场,始终不忘那份英雄气概的诗情,乍一看,与毛主席所走过的岁月何其相似。
那时,中国正处于一个内有军阀割据,外有列强觊觎的腐朽时代。他学习奔走,领导起义,挥斥方遒,几经波折,渡尽劫波最终走出一条通天大道,长征、抗日、解放,贯穿岁月的一样是那份英雄气概的诗情。
或许正是这份人生经历和诗词文风上的相似,才让毛主席对千年前的曹操,产生了跨越时空的知音之感,也为这位不可能相见的朋友平了反,作了诗。
因此每当我们再读《浪淘沙·北戴河》时,总能从中品味出一点,隔空相望的相惜之情。
秋风萧瑟,今又是,换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