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品》:王安石《泊船瓜洲》——故事背后的故事
王安石《泊船瓜洲》——故事背后的故事
文/秋刀鱼
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无疑是宋诗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可是,1958年出版之后,它旋即被视作“大毒草”,遭到激烈批判。不久,此书漂洋过海传到日本。日本汉学泰斗吉川幸次郎却对它推崇备至。而大陆对它的批判也随之结束。那理由听起来有些荒唐,据说是怕被日本人瞧不起,说中国人看不懂好作品。后来,胡适先生也看到了这部书。他除了对所选的诗有些不满意之外,高度评价了书中的序文和注释。对于那些满是人名与书名的注释,我没有什么兴趣,倒是对每位诗人的小传,常常爱不释手,甚至拿它们与金性尧先生《宋诗三百首》中的诗人小传对照来读,颇为有趣。
然而,钱先生给王安石那首著名的《泊船瓜洲》做的注释,却是一个例外。我喜欢得不得了。其诗曰: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诗是王安石的晚年作品。然而,具体写作年代却有争议。有一种说法是王安石第二次担任宰相的上任途中,渡过长江,泊船瓜洲时所作。黑格尔说:“一切重大的历史事件,都会出现两次。”马克思进而又补充道:“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闹剧出现。”这两句话用在王安石的两次担任宰相主持变法上,再合适不过。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历来被奉为文字锤炼的典范。据洪迈的《容斋续笔》记载,有个吴中的读书人家中珍藏着王安石这首诗的草稿。原诗为“春风又到江南”,王安石把“到”字圈出来,并在旁边注上“不好”二字,又改为“过”字,再改为“入”字、“满”字,一直改了十来次,最终才定为“绿”字。王安石是以博学多识与博闻强记闻名于世的。他自己就曾说过:“某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所以,他不可能不知道唐人早已用过这个“绿”字,比如丘为《题农父庐舍》“春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李白诗“春风已绿瀛洲草,紫段红楼觉春好”;还有唐彦谦的《春草》“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一般人感叹一番王安石的练字功夫之后,也就完了。可是,钱先生却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针对王安石不断改字这件事,他做出了既幽默又合理的推测:“于是发生了一连串的问题:王安石的反复修改是忘记了唐人的诗句而白费心力呢?还是明知道这些诗句而有心立异呢?他的选定‘绿’字是跟唐人暗合呢?是最后想起了唐人诗句而欣然沿用呢?还是自觉不能出奇制胜,终于向唐人认输呢?”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钱先生对这首诗的注释,也同样让我们感到他的“思之至深”,而且不但深,还有趣。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21),王安石生于江西临川。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他随父亲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这首诗就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江宁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人泊船的瓜洲(今属扬州市)在长江北岸,与南岸的京口(今镇江)隔江相对。而京口与钟山(今南京紫金山,王安石居住所在地)也只隔着几座山而已。总之,前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瓜洲离家并不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因一个“绿”字备受后人推崇。可是,“春风”与“明月”跟他对家乡的依依惜别之情又有什么关系呢?原来,他离开家乡时,正是春风又来到江南之时。一来一去,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诗人感叹说“春风又绿江南岸”。诗人日夜兼程,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离开江南,所以自然而然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疑问。诗人正是通过一暗(春风又绿江南岸)一明(明月何时照我还)地写“还家”,来表现对家乡的依依惜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