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惨的事,就是陪王安石吃饭

小能 0 2024-06-16

點上方藍字免費訂閱

東方生活美學

历史是最最严肃的,历史也最最好玩,因为真(有据可查),所以让人喷饭的效果加倍。

今天就来聊聊有趣的历史,说一则名人八卦,主角,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

印象中的王安石,总是一副历史教科书中的呆板严肃样,擅长政治斗争、擅长机构改革、擅长诗书礼乐、擅长治国齐家……貌似从头到脚,都是一派无漏洞无私生活的老学究样。

然而,这就是历史的魅力了,接下来,请大家自备纸巾,我们要开扒王安石不为人知的惊人私生活。

王安石脸黑,但手下发现,他的黑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黑,而是越来越黑。因为担心,下属们便去问医生,咱们老板是不是得了什么病啊?一众大夫会诊后,得出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病因——不洗脸。

老王不爱洗脸这事也不是个秘密了,《宋史》里就记载过一句话,说他

“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

看到这,你是不是会忍不住想,咱们包大人那黑黝黝的脸,是不是……和王大人一样的原因造成的啊?

一个不爱洗脸的人,自然在其他个人形象打理方面也不会太在意。历史记载中,王安石就是一个不修边幅,长时间不换洗衣服,好几天不洗澡,身上散发出一阵阵难闻的怪味的人。据传,宋仁宗还在他的领口上看到了虱子;一位和他一起共进工作餐的同僚,在吃饭吃得最香的时候,发现他的胡须上也爬有虱子一只。

清初李宗孔所撰《宋稗类钞》卷四记载,说王安石

“不事修饰奉养,衣服垢污,饮食粗恶,一无所择”。

宋人朱弁写的《曲洧旧闻》也有详细记载,说王安石与吕公弼、韩绛兄弟等几个朋友一起上庙里的澡堂洗澡。在王安石洗澡的时候,大家偷偷用一件干净的衣袍将他的那件脏袍子换走,想看他的反应。谁知,等王安石洗澡出来的时候,穿着不是自己的新袍就走出了浴室,浑然不知的表情。

遍览史书,王安石这人除了个人卫生一塌糊涂外,在吃的方面同样不拘小节,很有“王氏特色”

某天,宋仁宗皇帝心情不错,一高兴决定开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庭派对——“赏花钓鱼宴”,把够级别的京官都请到御苑,领略一番原汁原味的皇家情调。

当时王安石的职务是“知制诰”,就是皇帝办公室秘书处负责草拟诏书的官员,管机要的重臣,自然也在被邀之列。“赏花钓鱼宴”,顾名思义就是宴会的娱乐项目有赏花和钓鱼两项,聚餐前来宾可以依自己的喜好随意选择,以尽雅兴。

王安石对花兴趣不大,他选的项目是钓鱼。早有内侍将备好的鱼饵盛在金盘中置于茶几上。皇家钓鱼自然与众不同,鱼饵的配制不消说是花了工夫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香精香料掺了不少,不要说鱼,就是人也会抵挡不住诱惑。

这不,王大人鱼还没钓,不知是因为闻到香气还是别的什么,竟鬼使神差地抓起一粒鱼饵放进嘴里细嚼慢咽起来。这一尝不打紧,居然对上了胃口,遂一发不可收,几个回合下来,竟将一盘鱼饵吃了个精光!

这事很快传到仁宗皇帝耳中。第二天,仁宗很是纳闷地对宰辅讲了这件事,并说:

“王安石这人怪啊,误食鱼饵一粒也就罢了,可他生生吃下一整盘,他……”

南宋朱弁《曲洧旧闻》里也有记载说:

“王荆公(安石)为执政,或言其喜食獐脯者,其夫人闻而疑之曰:‘公平日于食肴未尝有所择,何独嗜此?’因令问左右执事者曰:‘何以知公嗜獐脯也?’曰:‘每食不顾他物而獐脯独尽,是以知之。’复问其食时置獐脯于何所,曰:‘在近匕箸处。’夫人曰:‘明日姑易他物近匕箸。’既而果食他物尽,而獐脯固在。然后知其特以近故食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王安石当宰相时,有人说他喜欢獐肉干,他老婆说,咱家那位从不择食,怎么会独好獐肉?又问左右工作人员,怎么知道他只吃獐肉?左右说,领导每次不顾其他,只有獐肉吃得干干净净。夫人问,獐肉置何处?左右说,放在离他筷子最近的地方。夫人说,你们明天换另外的菜在他筷子近处。第二天,左右将另一种菜放在王安石眼前,獐肉则放得稍远,王安石果然只吃眼前这盘菜,而无视獐肉的存在。

这个记载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解读:一方面,王安石是个工作狂,只知道疯狂工作,专心学问,对于吃喝等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多不挂心,是一个为国为民操劳拼命的人;另一方面,他是一个古怪的人,吃东西只吃眼前菜,呆板,固执、不懂变通,是一个不懂人情、只知依自己性格办事。

看完了以上历史中记载的王安石,不知你做何感想。

两宋之间,确实有很多人在野史笔记中,把王安石描写得十分不堪。至少在小编看来,上下五千年,这样的怪人是有可能有,但一定不多。众口一词极力渲染,就有一种现代社会网络水军的意味了。

“虎头牛耳”,“目不停转,视物如射”,“脸孔黧黑,肤理如蛇皮”……这些记载,细细品读之后,总觉得有点故意“黑”他的意思。无论是多位高权重,受皇帝青睐的权臣,即便外人不敢在他耳边随便嚼耳根子,但在朝堂之上、众目睽睽之下受万人监督,私生活混乱成这样,你觉得可信吗?

有句话叫做“尽信书不如无书”,联系宋朝历史,便可以猜想得到文人铺天盖地把王安石搞臭的大致缘由:无非是王安石在改革中触动了他们的利益,文人喜欢渲染,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常常言过其实。

这许多文字一看就像是文人杜撰的“段子”,王安石在官场摸爬滚打数十年,但他谙王道而不通权变,知国弊而不懂“官箴”。变法是一种利益的调整,必然伤筋动骨,他急于事功而又不能因势利导,结果犯了众怒。

士大夫不乏对祖宗的孝顺和对国家的忠诚,但侵犯了谁都会反戈一击,编段子、传谣言不过是他们千万手段中的一个,王安石因此被涂抹得不堪。

在这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长按识别二维码 即可关注观观雅集

雅物 | 美文 | 生活 | 品味

東方的。生活的。

☟喜欢就点好看哦~

《王安石传》,还原真实的“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的王安石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故事,你都了解多少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