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王安石传》:读完这本书,我终于不把王安石当罪人了
文/乔平
小时候,从历史课上知道了“王安石变法”,具体他为什么要变法,变法的内容是什么,最终为什么以失败而告终,不记得老师讲没讲,反正我没啥印象。但一直认为,既然王安石搞变法,朝廷官吏和黎民百姓都反对,肯定不是好事,没干好事的人,不就是历史上的罪人吗?
特别是前几年读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更是增添了对苏东坡的喜爱和对王安石的憎恶,那本书中,王安石被描述成一个外表邋遢、刚愎自用、颇有心计的奸吝小人。这也刚好验证了一直以来王安石在我心中的罪人形象。
然而,在梁启超《王安石传》这本书里,我才真正知道王安石为什么要变法,王安石变法因何遭到了上上下下的反对,以及王安石这个人除了变法,还有什么成就,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王安石变法,是时代所迫,使命所迫
看待一个古人,不仅要看这个人做了什么事情,还应该看他做这些事情时所处的时代。
宋朝刚开国时,有全天下的资产垫底,国库还算富余。可是,为了防止出现五代时那样的军阀割据,北宋实行了募兵制,招募了大量百姓入伍,军队人数从立国时的20万,到80年后的宋仁宗时代,已经增长到了120多万,财政渐渐支撑不住了,搜刮民脂民膏不可避免。
再看军队的布局,开封附近留了大部分,只有小部分军队守卫边疆,导致大量士兵不在边关,警惕性差,训练不到位,兵力严重下降,整体战斗力越来越弱,面对辽国和西夏的骚扰,与之作战都是败多胜少。
军费开支大,再加上官员的俸禄、宗室成员的赏赐、宫廷花费,以及送给辽国和西夏的岁币,导致北宋的财政入不敷出,此时的政府和国民,已到了濒临破产的境地。
国家内忧外患,朝廷上下对外俯首帖耳,对内粉饰太平。在这种形势下,王安石成了那个最早从自欺欺人梦境中醒来的人。仁宗嘉祐三年,王安石做江东刑狱时,写下了一篇流传千古的政论文章《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文中详细陈述了自己的政治革新主张。
在这本书中,梁启超先生说这篇文章的洞见力,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只可惜,这样一篇殷切沉痛的长文,却没有打动甘愿沉溺于美梦之中的宋仁宗和满朝儒生,王安石的政治抱负一度搁浅。所幸的是,几年后,王安石遇到了宋神宗。
梁启超先生对王安石变法的剖析与评价
公元1067年,年仅二十岁的宋神宗即位,他为北宋的积贫积弱,以及给辽国和西夏送岁币求和平的局面感到羞耻,他想要改革图强,富国强兵,但得不到朝中老臣们的支持,于是想到了曾经上过改革措施奏折的王安石。
当时王安石还在江宁做地方官,已经在自己做官的地方试行了青苗法、农田水利法等措施,效果良好。王安石进京后,君臣二人一拍即合,于是,在熙宁二年正式开始了变法。
在改革方案中,王安石梳理了包括给官员的俸禄、朝廷祭祀费用等必要的朝廷开支,把给宫廷的奢侈花费、给宗室的赏赐等他认为没有必要的支出都裁减了,朝廷每年的支出一下子减少了五分之二。还对军队进行了逐年裁撤,到变法结束时,军队数量在60万左右,大约是变法前的一半,节省了大量的军费开支。也正是因为此,王安石背负了与民争利,为国敛财的骂名。
另外,为了方便百姓发展生产,又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王安石实行了青苗法、市易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等措施,都是为了实现富国的目标。
在改革方案的执行过程中,有些方面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比如青苗法,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欺上瞒下,强行摊派,给老百姓加重了负担,引发了最底层对改革的不满,这是王安石没有预料到的。
作者梁启超认为,朝中那些骂王安石,反对变法的人,主要是因为他们多是豪富出身,变法措施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所以极力阻挠。老百姓对变法的不满,主要是地方官员对新政执行不力,没有完全按制度执行所致。
为了选拔人才,王安石还改革了科举制度。新法规定科举不再是单纯考诗词歌赋,而是增加了与时政有关的策论和对儒家经典经义的考核内容。对于儒家经典的阅读,王安石主张读书求学,不是为了寻章摘句,撰写文章,而是为了经世济民,治国安邦。王安石改革科举,背负了制造异端邪说、蛊惑人心的骂名。
作者梁启超认为,反对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的人,是为了标榜自家学说,认为自己才是孔子正统,对理学之外的学说,他们都加以排斥,其实是没有远见卓识的表现。
王安石的政事,受到了文武百官强烈的指责和非议,反对者将他的法令、生平经历进行添油加醋地抹黑后写入了正史。梁启超在《王安石传》这本书中说:我每次读《宋史》,都不得不抛开书本为王安石大哭!
03 王安石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近代以前,王安石都是以大反派形象出现的,人们普遍认为王安石罪大恶极,变法搞得穷兵黩武民不聊生,甚至是他搞垮了大宋王朝。除了正史,民间还有不少丑化王安石的逸闻,诸如见皇上时胡须上爬着虱子、梦见儿子在地狱扛枷、和儿媳有暧昧之类,有些还被元明清的戏曲用来反复演绎。
那么,王安石除了变法还有什么成就呢?书中说:王安石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即使是在这八大家之中,王安石也是尤其突出的。
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具有令人难以企及的知识面,他既精通经术,又懂治理国家,对于九流百家的学问了解得很透。因此,他的文章之恢弘万象的气势,与博大深远的文理,是常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仅就文学而言,王安石已经在中国数千年文学史上占据筛查最高的地位。
虽然人们都很推崇王安石的议论文,可是他的记叙文,更是篇篇上乘。他平生所著的碑帖、志文足足两百来篇,其行文结构,竟然没有一篇是相同的。有的气势磅礴如大河奔流,有的隐隐绰绰如层峦叠嶂,有时见微知著,从一粒沙里看世界,有时又能将浩大的东海笼在袖之中。梁启超说:没有他不擅长的文体,没有他不尝试的风格,八大家中除了韩愈,只有他一个人能达到这一点。
世人对王安石的诗的评价不如他的文章,但是,王安石的诗词,开了西江派的先河,这一成就就很伟大。苏轼词有挺拔风骨,黄庭坚文辞深奥,气概昂扬,而这一文体形式,是从王安石开始的。另外,王安石特别提倡学习杜甫,是他引领了历史上人们对杜甫的尊崇。
由此可见,王安石惊才绝绝的文学成就是得到后人肯定和尊重的,就从这一点,他也不应该被当作千古罪人。
梁启超完成这本《王安石传》,参阅了不下百种历史书籍,旁征博引,客观地还原了王安石及其所处时代的状况,透彻地分析了王安石变革的成败得失,针对王安石在历史上承担的诸多骂名,一一做了分析和驳斥,最后对王安石的文学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这本书为我们勾勒出一个真实的王安石画像:他生性淡泊,不贪图钱财富贵,生活简朴;他是一位政治家,有强大的家国责任感,有非凡的治国理政才能,有不畏艰难的勇气和魄力,变法为国,内心的孤独和委屈不为人知;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一位学问深厚的学者,见识不凡,文风多样,与其他七位有所不同。
暂且不论书中梁启超对王安石的评述是否夹带了私心,单就澄清《宋史》里关于污蔑诋毁王安石的那些内容,引述的资料都是有理有据有出处的。
也正因为如此,《王安石传》这本书,让我彻底改变了王安石的罪人形象。也许,这“暗香”来得有点迟,但我终于明白王安石是个怎样的人了。
最后,我们以王安石晚年的那首《梅花》来结尾: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暗香来自傲骨之梅,也来自雄才孤傲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