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一生,是真清醒还是假糊涂?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传世名言,据传是郑板桥在山东云莱借宿一山间茅屋,茅屋主人自称“糊涂老人”,出语不俗,郑板桥猜测老人是位隐退的官员,有感而发,因而题字“难得糊涂”。苏东坡回望自己一生,觉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有时候,聪明者只是庸俗的智慧,而愚痴者却有睿智。“难得糊涂”,是无可奈何,还是率真,我们且看郑板桥的一生来理解理解坎坷人生-难得糊涂,吃亏是福
1693年11月22日子时,郑板桥出生,其时家道已经中落,幼年生活艰苦。他四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他十九岁时中了秀才,二十三岁时结婚,为了生活,到扬州去卖字画,无人赏识,很不得意,有时逛逛青楼,却从不嫖娼,或借酒浇愁,显得消沉。他三十岁时,父亲去世,不久儿子也去世。三十九岁,妻子徐夫人也病殁,境遇至惨。他四十岁中了举人,四十四岁中了进士。再到扬州,因已有了名气,他的字画连同旧作,已都被当成墨宝,他慨于炎凉的世态,特地刻了一方印章盖在他的作品上,印文为“二十年前旧板桥”,多少也带点自嘲的意味。但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世态炎凉更是常态,不执着于无可奈何之事,难得糊涂,是为心安。仕途不顺-聪明难,糊涂更难
郑板桥五十岁时,即1742年春天,为范县令兼署小县朝城,清正廉明。1746年,乾隆十一年,郑板桥五十四岁,自范县调署潍县。是年山东大饥,人相食。郑板桥深入民间,洞悉民间的疾苦,终因救灾而得罪了巨室,冤枉被参。1753年,郑板桥六十一岁时,毅然辞官返里。他在惜别潍县绅民所画的一幅竹子上题了一首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又为惜别僚属,画了一幅菊花,也题上诗: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跼蹐不堪看;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其时郑板桥出淤泥而不染,不愿装糊涂随波逐流,说“难得糊涂”,是因为对于品性高洁的的,糊涂太的。辞官穷困-万事都做糊涂观郑板桥辞官回家,“一肩明月,两袖清风”,惟携黄狗一条,兰花一盆。一夜,天冷,月黑,风大,雨密,板桥辗转不眠,适有小偷光顾。他想:如高声呼喊,万一小偷动手,自己无力对付,佯装熟睡,任他拿取,又不甘心。略一思考,翻身朝里,低声吟道:“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此时,小偷已近床边,闻声暗惊。继又闻:“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心想:不偷也罢。转身出门,又听里面说:“出门休惊黄尾犬。”小偷想,既有恶犬,何不逾墙而出。正欲上墙,又闻:“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一看,墙头果有兰花一盆,乃细心避开,足方着地,屋里又传出:“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黑赶豪门。”此时的他,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万事都作糊涂观,无所谓失,无所谓得,是为豁达。
最后岁月-清醒于内,糊涂于外去官以后,郑板桥卖画为生,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与同道书画往来,诗酒唱和。1766年1月22日(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板桥卒,葬于兴化城东管阮庄,享年七十三岁。郑板桥写的“难得糊涂”字幅下,有他题的一行款跋:“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兴叹糊涂的人,又怎会真的糊涂呢?不过是太清醒的人,借糊涂之名,嬉笑怒骂抗争,以退为进求道,痛苦于内,淡然于外。其中滋味,只有各人各自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