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仙之名闻天下

小能 0 2024-06-06

提到李白,我们立刻会想到“诗仙”,会想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确,李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历史人物了,他的诗歌,历来受到很高的评价,至今仍广为传诵。

少年时代的蜀中生活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卒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活了六十二岁。在这六十二年中,李白有四十余年(十三岁到五十五岁)生活在唐玄宗统治时期。我们知道,唐玄宗统治前期创造了“开元盛世”的局面,但随着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局势急转直下,玄宗也被迫退位。可以说,李白亲眼见证了唐朝由极盛走向衰落的过程。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和思想变化都有着很大影响。

李白出生在唐朝西域的碎叶城,但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五岁的李白就跟随家人到了四川,居住在绵州(今四川绵阳)所属的昌隆县(今四川彰明)青廉乡(一作青莲乡)。李白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四川度过的,因此他称自己是蜀中人:“家本紫云山。”紫云山在四川绵阳昌隆县南四十里。

李白的家庭是比较富裕的,这使少年李白有充分的条件可以读书、作诗赋、学剑术、游历名山,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学识、有才能的人。关于李白学习的逸闻,流传最广的就是“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说的是少年时的李白一次出去玩,不知不觉地走进一个山谷。忽然,他听到山谷里传来一阵“嚓,嚓,嚓”的声音,走近一看,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一块大石头上磨着一根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就问道:“老婆婆,您这是在做什么啊?”“磨一根针。”老婆婆答道。“什么!磨针?”李白大吃一惊,“这么粗的铁棒子,得磨到什么时候啊?”老婆婆不慌不忙地说:“只要下足了功夫,铁棒就一定能磨成针。也许十年,也许十五年,也许时间更长,但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读书做学问,也是这个道理。”这番话,像一把锤子敲在李白的心上。他回到家,在纸上写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十个字,并以“铁杵磨针”的精神激励自己,勤奋刻苦地学习,从而打下了“开口能文,挥翰霞散”的基础。

少年时的李白,还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他所作的诗歌也一再表露出自己“济苍生”的理想和愿望。

仗 剑 远 游

为了寻找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能,二十六岁的李白离开了故乡四川,开始在中国东部广阔的天地游历。

总体上看,李白的这次游历持续了十六年,直到他四十三岁入长安为止。游历的生活对于李白来说可不是游山玩水,而是为了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为此,他积极地采取了隐居、求仙访道、诗文会友、干谒公卿等方式结交各种人物。正如他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答辩来自孟少府的责难时,说自己的隐居是“养贤”而非遁世,是等待时机为国报效,并表明自己“兼济天下”的理想,表示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为国家做一番贡献,然后再安心地过隐居的生活。他以诗文干谒州郡长官,为的也是得到他们的推荐。

长期的游历生活,使李白不仅饱览了名山大川的壮丽,更接触到了很多社会问题。这对李白来说,是很可贵的。它使李白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而是深入到了现实的生活中。阅历的丰富,也使他的性格更加豪迈,艺术创作力更加旺盛,在诗文方面显示出了杰出的才华。像《乌栖曲》《苏台览古》《渡荆门送别》《客中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长 安 三 年

李白在诗歌方面所表现出的才华,使他誉满海内,名动京师,唐玄宗李隆基“闻而悦之”。天宝二年(743),四十三岁的李白被召入长安。听到这个消息,李白非常高兴,一腔的抱负,终于有了施展的机会,于是他说出了那句话:“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初到长安任职的李白,确实受到了优厚的待遇,起草过一些重要的公文诏书。但是,有些事是李白预料不到的。此前,他游历时,正逢“开元盛世”,皇帝积极进取,百姓富足,天下安定。然而,他到京城任职时,唐玄宗已经不再那么励精图治了,而是趋于享乐,他把重大事务都交给了奸相李林甫和宦官高力士等人,李林甫就是“口蜜腹剑”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更为重要的是,唐玄宗让李白入京为官,并不是想让他作“辅弼之臣”,听他的“兴亡之言”,只不过是爱惜他的诗才,希望让他作一个歌功颂德的御用文人罢了。

但李白毕竟是一个有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的人,他不愿充当侍臣,更不愿在日渐腐败的朝廷中“摧眉折腰”。这种藐视权贵的性格,自然受到当权者的谗毁,李白逐渐失去了唐玄宗的信任。李白认清了形势,更担心自己在小人的谗言中可能遭到更大的灾祸,于是主动提出离开朝廷。

从满怀壮志的来,到带着怨愤和失望的走,李白在长安仅仅待了三年。政治上的挫折,给李白以巨大打击,但也给了他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经验教训。他深刻认识到了当时的黑暗和腐败,他的诗歌也有了新的内容,创作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抨击权贵和奸佞的优秀诗篇,像《行路难》《梁甫吟》等。

凄凉的晚年

李白离开长安后,从天宝四载(745)到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前后十年,是他人生第二次游历时期。然而,这一次的游历和第一次有显著的不同:第一次游历时,李白信心满满,满怀抱负,希望得到建功立业的机会;第二次游历,是在他政治上遭受打击后不得已而为之的,其心情的苦闷可想而知,用漂泊流离来形容他这次的游历也未为不可。“万里无主人,一身独为客。”(《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一身竟无托,远与孤蓬征。”(《邺中赠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幽居》)都是他此时孤苦伶仃、漂泊无依的真实写照。

但此时的李白并非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漠不关心。他看到朝廷穷兵黩武、士卒伤亡惨重、贤良遭受残害、百姓民不聊生的局面,非常悲愤,便用诗歌对这些行为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更重要的是,李白预见到了安禄山势力的增强将会对中央造成危害,于是他北上幽燕,积极从事救国活动。但没有成功。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叛军一路向西,所到之地,烧杀抢掠,一片焦土。面对此景,李白异常愤怒,这进一步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感,他盼望加入抗敌的队伍,为国家贡献力量。次年,唐玄宗逃到成都,他的儿子李亨在灵武(在今宁夏)称帝,是为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此时,永王李璘以平叛为号召,在江陵起兵,并邀请李白到他的军中担任幕僚。出于爱国之心的李白,怀着救国的愿望,接受了这次邀请。然而,由于统治者内部的矛盾,肃宗以谋反为名讨伐永王,最终永王兵败被杀,李白因为是永王的幕僚而获罪,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幸而遇到大赦,他才得到释放。归来时的李白,已近六十岁了。怀着一颗报国心加入平叛队伍,却因受到牵连而被流放,李白晚年的命运太坎坷了。

经历了磨难的李白,晚景很是凄凉,不得不依靠亲友为生。唐代宗宝应元年(762),李白在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家去世,终年六十二岁。

李白诗歌的特色

介绍李白,就不能不说他的诗歌,正是因为他的诗,才让其有了“诗仙”的称号。李白的诗大多通过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表现出来,但其中又包含着现实主义成分。可以说他的诗是巧妙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反映社会的现实。

李白的诗歌,热情奔放,想象丰富,语言清丽,风格豪迈,个性鲜明,读后使人深受感染,回味无穷。运用夸张的手法和生动的比喻来抒发热情奔放的思想感情,是李白诗歌的一大特色。他喜欢用一飞冲天的大鹏来表现自己的抱负,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这是借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他用夸张的手法,或抒写自己内心的郁愤,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或呈现一种很高的境界,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黄河之水被夸张地说成是从天上来的,既体现了黄河无止境的长流,又描绘出了它奔放的姿态和恢宏的气势。另外,在一些写景、抒情的诗中,李白也往往使用这种手法,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诗人以三千丈的白发来形容自己得不到重用而引发的愁苦。还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一名句,用千尺潭水比喻感情至深。

李白还喜欢用丰富的想象、奇幻的神话传说和游仙诗的形式,来表现自己强烈的思想感情、对理想的追求,以及揭示社会现实。《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是最典型的例子。还有《远别离》,通过娥皇、女英及尧幽囚、舜野死的传说,以神奇的遐想、迷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统治者失权以及政治混乱的忧虑。

善于运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古喻今、因事寄意的手法,是李白诗歌的又一大特色。《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这首诗就是一个例证。此诗是李白的一首自传体长诗,也是其诗集中最长的一首,它详细叙述了诗人的人生经历,抒发了自己的感慨。诗的开头部分,抒写了诗人的才能、志向以及怀才不遇的感叹:“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这是借楚霸王项羽少时学书学剑不成的事以自比,自谦自己的文武才能没有学好;又借东汉梁鸿看到统治者生活奢侈而作《五噫歌》一事以自喻,表现了自己因与统治者不合而离京的经历。以古喻今、因事寄意的写作手法由此可见。

另有一篇最能代表李白浪漫主义特色的名篇,就是《蜀道难》。此诗用夸张的语言、丰富的想象,以景寓情,借物寓意,写出了山河的壮美,歌颂了中华祖先开国的艰难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性,更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局的隐忧。唐代就有学者评价说:“《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

应该说,李白这种诗歌风格的形成,与他豪迈爽朗的性格、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对封建权贵的蔑视是分不开的。他的诗歌能有如此高的艺术成就,是因为他善于继承并发展汉魏六朝诗歌的优秀传统。李白才华横溢,却也是一位刻苦向前人学习的诗人。他赞美建安文学,重视吸收鲍照、庾信等文学家的长处,并模拟前人的艺术手法创作了许多诗赋;他还吸收古代乐府民歌健爽、真挚、明朗的特色,又融合自己的性格,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

李白及其诗歌的进步性

前面已经提到,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但他的诗也并非完全地“放飞自我”“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因为李白本人也是关注现实的,他有着“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理想,只是这个理想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打击和限制而不能实现,特别是李白见到了唐玄宗在统治后期逐渐荒淫奢侈、宠信奸佞,朝中大臣趋炎附势、庸庸碌碌,却对百姓飞扬跋扈、置其安危于不顾的情景,对此他用诗歌进行了揭露和抨击。

《古风》其二十四中,他说:“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一针见血地批评了当时奸佞宦官的骄横无礼。《古风》其四十六中,他又对唐玄宗“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这种宠信奸佞、一味追求荒淫奢侈生活的行为,进行了揭露。他甚至预感到“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的强盛唐朝,将断送在这些祸国者的手中。从后面的历史事实上看,应该说李白还是很有预见性的,安史之乱的爆发,虽然没有让唐朝灭亡,却让这个昔日强大的帝国元气大伤。

李白受到谗言和毁谤时,写了著名的《雪谗诗赠友人》,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不幸遭遇的控诉,更是对当时奸臣当道、政治腐败的揭露。“白璧何辜,青蝇屡前。”诗的开头就用青蝇比喻谗人,诉说自己遭到了奸佞小人的毁谤,并对杨国忠、杨贵妃等一批奸佞之人的邪恶行为进行了愤怒的声讨,甚至把矛头直接指向玄宗本人的腐败和丧失君道,应该说这在当时看来还是很有勇气的。

李白在长安时,还作了一篇《大猎赋》,其中有“猎贤俊以御极”一句,意思是要任人唯贤。可是,到了天宝年间,唐玄宗在用人上根本不是“用人唯贤”,而是“亲小人,远贤臣”,李白对此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他说以玄宗为首的统治者“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其十五)。特别是当他得知直谏之臣张九龄、周子谅等遭贬致死的消息后,更是悲愤万状,于是他专门作了《古风》其五十一:“殷后乱天纪,楚怀亦已昏。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比干谏而死,屈平窜湘源。虎口何婉娈,女媭空婵娟。彭咸久沦没,此意与谁论。”诗中,李白用纣王、楚怀王来影射唐玄宗的昏庸无道和残暴,是一首非常大胆地抨击当时黑暗统治的优秀诗篇。

李白还反对穷兵黩武,强调战争的正义性。他在《战城南》一诗中有这样的句子:“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应该说,李白不是泛泛地反对战争,他认为抵御外辱的战争和措施是必要的,但是穷兵黩武式的长期的不义之战,却是应该极力反对的。“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这一句,不仅是先秦孙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且对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注脚。

应该看到,李白对于当时唐王朝腐朽统治的抨击是非常直接和大胆的:讽刺其荒淫,鞭笞其腐朽,揭露其黑暗,这是一种政治上的进步倾向。此外,李白关心国事、热爱祖国、反对叛乱。当外族对唐朝边地进行侵扰,并威胁到国家和百姓安全时,具有爱国思想的李白就挺身而出,用诗歌来激励人们以坚强的斗志去抵御外辱,比如他写下了“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六首》其一);“横行负勇气,一战静妖氛”(《塞下曲六首》其六)。诗句慷慨激昂,鼓舞人心,充满了壮志和爱国之情。

他的爱国思想,在安史之乱前后表现得尤为突出。唐玄宗时期,广设节度使,每个节度使都有很大的权力,逐渐不受朝廷控制,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其中尤以安禄山所领导的藩镇势力最大。安史之乱发生前,李白就对安禄山在幽州一带招兵买马、图谋叛乱的情况有所耳闻,他深知叛乱意味着国家会走向分裂,更意味着国家政权可能被颠覆。在这形势危急的时刻,李白毅然决定北上幽燕,打算从事救国行动。

天宝十一载(752),李白开始北上。当时他说:“日落把烛归,凌晨向燕京。方陈五饵策,一使胡尘清。”(《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这些诗句都表明了李白北上幽燕、从事救国的心志。然而,当他到了幽州一带才知道大势已不可挽回,他在《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这首诗中说安禄山反叛的气焰已经嚣张到极点,而唐玄宗养虎为患、昏庸糊涂也到了极点。李白深知,此时玄宗宠信安禄山,他上书给皇帝反而会“触犯龙鳞”,于是他选择了避难。这也显示了作为爱国者的李白报国无门的无奈。

避难之时,李白看到祖国山河被叛军攻陷,百姓流离失所,感到十分痛心,于是他写道:“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扶风豪士歌》)“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奔亡道中五首》其四)诗句中的“胡”指的就是安禄山的叛军。李白的悲愤之情,由此可见。

此外,虽然在避难,但面对安禄山的反叛,李白主张采取积极的抵抗政策,尽全力消灭叛军。正是这种高度热忱的爱国思想,促使李白想办法参加平叛工作,于是他加入了永王李璘的军队。在《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这首诗中,李白写道:“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愿与四座公,静谈金匮篇。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不但写出了自己要直捣安禄山的巢穴、为平叛做出一份贡献的决心,而且还激励同僚一同努力。“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十一)写出了李白在获得报国机会时,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应该说,李白在政治上属于不得志者,但是这丝毫不能减退他的爱国热情,李白的爱国心,老而弥坚,直到去世前,他还发出了壮志未酬之叹:“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临路歌》)李白的突出优点,还体现在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歌颂上。李白一生遍历名山大川,足迹几遍全国。他的风景诗,以清新、俊逸的风格描绘出一幅幅优美恬静、明媚秀丽的现实风景画。比如:“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登锦城散花楼》)“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登金陵凤凰台》)还有我们很熟悉的那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然而,在李白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中,最多也最具代表性的,是以豪放壮阔的风格,表现祖国山河的雄伟壮阔和气势磅礴。比如他把黄河写得惊心动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黄河作为母亲河,其奔腾咆哮、声震山谷的雄伟形象,如在眼前。又如他写庐山雄奇的风貌:“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庐山谣 寄卢侍御虚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 瀑布》)

李白对风景以及名山大川的描写和歌颂,都是他游历之后的真实感受。李白在描写时,往往把自己的爱国情感和豪迈不羁、追求自由的性格相结合。所以,他的这些诗篇在动人之余又引人联想。它们不仅仅使祖国的山河增色,也使我们的精神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激发出自己的那份爱国之情。这就是李白,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又关心时局、具有现实情感的“诗仙”。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杜甫:从官二代到流浪汉
历史上那些璀璨的天之骄子——李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