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后首都在北京?先别急,明朝自己都纠结了五代人
现在如果问你大明王朝的首都在哪里,一般人肯定会回答,那一定是北京!如果让你再仔细想想,可能你会说朱棣“靖难之役”后营建如今的故宫,最后定都北京。而在朱棣之前,就是朱元璋定的首都南京。是的,这一切看似没有错,但这个问题又相当复杂。关于首都问题,明朝人自己相当纠结,从朱元璋一直纠结到朱瞻基。直到明英宗朱祁镇才正式把明朝的首都定在了北京。
说到大明王朝的建立,自然就得说说太祖朱元璋。朱元璋一直奉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针,终于在元末从一个小小的军阀变成了大明王朝的缔造者。朱元璋在打江山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事件就是打下了元朝的集庆路,也就是如今的南京。朱元璋从这里开始击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封吴国公,吴王,最后到大明王朝的皇帝。
南京一直都是朱元璋最为重要的根据地,所以定都南京,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南京自古以来就有王气,虎踞龙盘,南朝四代都把首都定在了这里。但是朱元璋并不是这么想的。在他心里,南京并不是最合适的首都。
南京之所以是南朝的都城,一个主要原因是这里水运便利。所以,南京作为南方的中心并没有什么问题。而朱元璋在称帝后,南方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势力能与他进行抗衡。朱元璋仅仅用了一两年的时间,就把整个南方荡平,专心对付北方的元朝。在这个时候,南京的缺陷就显露了出来。
南京最大的缺陷就是长江。虽然在南方作战中,南京看起来比较便利,但是越往北去,南京与前线作战部队的通讯就越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麻烦,在打下了开封之后,朱元璋就把应天府(南京)称为“南京”。而在北边的开封,另设了一个“京”,就是“北京”。这个制度也是仿造宋朝的制度,从而更好解决北方大军的作战问题。南京的缺陷不仅仅是战争时期,就是和平时期也非常明显。朱元璋在消灭了中原的元朝势力后,将国境线推到了长城一线。元顺帝由于害怕被明军俘虏,演一把靖康之耻,在明军进攻之前就已经跑到了自己的老家蒙古高原。所以,明朝建国后面临最大的威胁就是北方的蒙古势力。
由于南京远在江南,对于长城一带鞭长莫及。所以朱元璋就命令自己的儿子们到边疆驻守,这也就是明朝的各大藩王。朱元璋并没有想到,未来自己的儿子竟然抢了自己孙子的皇位。他仅仅是想让这些藩王在边疆替他看着蒙古骑兵而已。
光派儿子在边疆蹲着还不够,毕竟这只是个临时选择。朱元璋还让自己的太子朱标选择一个新的首都,这才能从最根本上解决北方威胁。这个方案一开始是在开封和凤阳之中进行选择。开封本来是宋朝的都城,建都在这里也还算是一种继承。但是开封的缺点就是无险可守。“在德不在险”这样的鬼话,朱元璋不能再信了,毕竟靖康之耻就摆在那里。
而朱元璋老家凤阳,虽然得到朱元璋的青睐,还大兴土木搞建设,被定为中都。但是这里本身地理位置就不好,还每十年就要爆发一次自然灾害。最终凤阳也在朱元璋死后,回到了他原本的样子。
最终进入候选范围的就是古都长安和洛阳。在这里面,朱元璋又非常喜欢长安。于是,他曾经多次命令朱标到长安进行考察。可能是由于长期在外奔波,朱标在洪武二十四年一病不起。在临走之前,朱标给朱元璋写了一份报告,重点汇报了长安和洛阳的情况。最后,朱标建议朱元璋把都城建在中原洛阳,而不是早已经破败的长安。很不幸的是,随着朱标的去世,迁都事宜就被搁置了下来。朱元璋直到去世,也再也没有迁都。
时间慢慢的就到了明成祖时期。朱棣靖难成功后,自然就住到了南京。由于朱棣自己就是藩王造反成为皇帝的。朱棣当然害怕未来再有人学他,于是就将北边的藩王全部都迁到了内地。虽然这可以解决藩王造反的问题,但是北边却异常空虚。由于北平府曾经是元朝的都城,又是朱棣当藩王时期的府邸,朱棣就决定迁都北平府。这样还顺便把都城迁回到自己的势力范围。成祖时期也是明朝战略进攻时期,整个北方地区,明朝的疆域向北延伸了一大块。这才有了《明史》中称赞朱棣的“远迈汉唐”。
虽然迁都北平府有好处,但是坏处其实也不少。首先一点就是粮食问题。虽然黄河流域曾经孕育了华夏文明。但是明朝时期随着气候的变迁,真正的产粮地已经变成了风调雨顺的江南地区。定都北京就要将江南大量的货物通过漕运运输到北京。虽然漕运强于海运,可以将整个运河两岸的经济带动起来。但是漕运要考虑气候因素,北方经常会因为干旱而缺水,运河水量减少,步履维艰。这个问题也是困扰明清两朝的巨大问题。
朱棣死后明仁宗朱高炽继位。这位皇帝虽然仅仅当了十个月的皇帝,但却非常懂得民间疾苦。朱高炽上台后就意识到定都北京将耗费巨大的钱粮。朱高炽把朱瞻基放到了南京,然后自己在北京主推还都南京的事宜。朱高炽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仅仅十个月后就去世了。还都南京的计划也就这么搁置了。
到了朱瞻基继位之后,暂停了迁都南京的计划。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北京作为首都已经成为众多朝臣的共识。朱瞻基在位十一年,当初在南京定居的朝臣此时早已经习惯了在北京的生活。朱棣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造了一个紫禁城,如果再迁回南京不但劳民伤财,还将引发新一轮的政治动荡。所以,整个宣宗时期明朝就再也没有考虑迁都。
到了明英宗时期,明朝的首都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明英宗在继位不久就颁布了谕旨,以顺天府(北京)为大明王朝的首都,应天府(南京)为大明王朝的陪都。从此大明首都就再也没有过异议,一直使用到崇祯煤山自缢,再度以南京作为首都。
参考资料:《明史》
《中国人的生存规矩》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孤寂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