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与名人丨顾炎武:广交名士,潜伏抗清
半岛记者 张文艳
顾炎武为何选择山东?据史学家赵俪生先生分析,顾炎武到山东是循着复社的线索。清初山左遗民主要分布在新城、莱阳、诸城三地,而与江南复社关系至密的是莱阳遗民。在《顾炎武在即墨的交游与创作》一文中,找到了顾炎武到山东、来即墨的根本原因。“山左的复社成员主要是山左大社中的人物,而山左大社的主要成员是莱阳人,其中莱阳的宋继澄与掖县的赵士喆是山左大社的倡导者。顾炎武十七岁就加入复社,成为复社中人,他北行第一站定会选择复社活动活跃、影响较大的地方,所以他来到了赵士喆的家乡掖县(赵士喆明亡后隐居不出),拜访赵士喆的兄弟赵士完、任唐臣,并定为生死之交”。
就是在这段时间,顾炎武来到了即墨,住在即墨五大家族之一黄家。
“即墨三齐名区,其间人文蔚兴,名贤接武。”顾炎武结交当时活跃在即墨的明代遗臣和文士,主要是即墨黄氏家族中的黄坦、黄培,名士杨还吉,以及曾任饶州知府的莱阳进士张允抡。
黄氏家族于明永乐年间由青州迁居即墨,从嘉靖年间六世黄作孚中进士第开始,族人诗书传家,“数百年来,风雅相尚”。从兵部尚书黄嘉善,到山西道监察御史黄宗昌,都是黄氏族人的骄傲。尤其是在明清鼎革之际,黄氏家族的成员积极抗清,“出家资充饷”,次子黄基被清兵射中,带伤奋战。即墨终于得以保全,而黄基却伤重身亡,死后,妻子和三个妾一起殉情,感人至深,被人们称为“一门五烈”。顾炎武到即墨时,黄宗昌已经去世,他所结交的黄氏家族成员主要是黄宗昌的儿子黄坦与侄子黄培。
顾炎武主要的居住地在当时大名鼎鼎的玉蕊楼。这座读书楼是黄宗昌晚年仰慕的汉代大儒郑玄,在郑玄康成书院遗址南侧修建的。黄宗昌聘请张允抡来此授徒,黄族子弟就在这里读书。在这座玉蕊楼里,顾炎武有感于郑玄的康成书院,作《不其山》一诗:
荒山书院有人耕,不记山名与县名,为问黄巾满天下,可能容得郑康成。
道出了郑玄在不其山上建康成书院,黄巾军避之不扰的史实。
并结交了张允抡,写下了《张饶州允抡山中弹琴》五言诗一首:
赵公化去时,一琴遗使君。五年作太守,却反东皋耘。有时意不惬,来蹑劳山云。临风发宫商,二气相氤氲。可怜成连意,空山无人闻。我欲从君栖,山涯与海滨。
其实,玉蕊楼汇聚了许多旧僚宿儒,胡峄阳、韩良辅、范士骥等人被称为“崂山七十二君子”经常汇聚于此,饮酒赋诗,抒发郁闷之情。顾炎武与他们的志趣相投,因此曾作停留。
不过,顾炎武与黄家的结交,让他有了再一次的牢狱之灾。
始于康熙五年(1666年),止于康熙八年(1669)年的“黄培文字狱”一案有关。黄培也是位抗清人士,顺治十八年(1662年)于七抗清起义爆发,黄培在道义和物资上给予支持,并作诗200余首,命名为《含章馆诗集》,分赠亲友。这首诗集被黄家的仇人一再利用,一直到姜元衡告到朝廷,引起雷霆之怒,最终黄培被处以绞刑,参与人士都遭到逮捕。顾炎武也是其中之一。顾炎武在狱中被囚禁了7个月,矢口否认曾到即墨和崂山,更否认曾与许多反清文人相识,加之友人相救,才幸免于难。但他与明末遗臣张允抡、宋继澄共同为黄宗昌《崂山志》写的序言,也因此不敢于清代面世,致使《崂山志序》在清朝灭亡后的1916年才正式出版。
除了黄家,顾炎武与即墨望族杨氏家族也有交往。即墨杨氏也是即墨明清时期的书宦世家,从明初到清末的四百余年间,杨氏一门诗书传家、积学力行,有单骑抚“寇”的杨良臣,也有不媚上官的杨盐,以及乞兵解围即墨城的杨遇吉等忠烈之士。
其实,顾炎武的崂山行并非游山玩水这么简单,从他结交的人士来看,他们都有着和他一样的抗清之志,只不过,大多数的文人墨客都是抒发情感而已,顾炎武似乎不甘于此,只是,他的行动隐秘性强,流露较少,留下来的,只是他游历、赞颂崂山的一些诗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