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首席辅臣李斯:与皇家联姻、平步青云,为何最终被腰斩于市?
李斯是秦始皇时期的丞相,他不但因鞍前马后地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而倍受器重,而且一直忠心耿耿地操持国事,不仅为始皇帝出谋划策,还一手构建了大秦帝国初创之时的一系列顶层设计。
秦始皇在李斯的佐助下建立起了丰功伟业,如果说秦始皇能被称作“千古一帝”,那么李斯就是英伟帝王身后的那个居功至伟却不露声色的首席辅臣。
为了感谢李斯的卓越贡献,秦始皇不仅封李斯的长子李由为军权在握的三川郡守,还让自己的皇子和公主都与李斯的子女缔结了婚姻。一时间,丞相李斯富贵显达到了一个极致的巅峰。
然而13年后,位高权重、权倾朝野的丞相李斯最终竟落得了一个被腰斩于市的下场,这究竟又是为何呢?
少时有志,终得佐于嬴政
李斯出生在战国末年,本是楚国上蔡人士,出身低微的他幼时家贫,可以说李斯是个六亲无靠的寒门之子。
为了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年少的李斯选择先踏入官场,再一步步想办法接近权力圈。一开始,好学又能写得一手好字的李斯只在家乡当了一个掌管仓库的小吏。
不久,李斯认为这样的平淡无奇的生活无异于混沌度日,于是,他辞去了小吏一职,到了楚国的兰陵县,拜于荀子门下学习帝王之术。
学成后的李斯怀着追逐高官厚禄的“远志”来到了秦国,为了更快的攀附权势,李斯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在朝中实权在握的吕不韦。
很快,善于揣度的李斯便得到了吕不韦的赏识,从此,李斯便得到了亲近嬴政的机会,并倾力迎合嬴政的所想所愿,逐渐赢得了秦王嬴政的信任和倚重。
为了早日平步青云,李斯便想到了“成就他人即成就自己”——每每有面见嬴政的机会,李斯便会极力鼓动嬴政早日为统一六国而筹谋打算。
嬴政本身是个野心勃勃的人,李斯言语中所布画的雄伟蓝图让嬴政激动不已,因此,嬴政便更加看重李斯这个有思想、有见地的小文官了。
此后,李斯便积极地向嬴政阐述如何举秦国之力一扫六合的政治宏图和战略构思,其后很长一段时期,李斯用尽了平生所学、使尽了阳谋和阴计,无论是在运筹帷幄阶段,还是在统一六国的战争时期,李斯都甘当智囊、贡献才智,一举助力嬴政成为了四方天下的主人。
鉴于李斯的现实表现,嬴政也对其屡次擢拔,李斯从一个小小的长史,迅速提升为客卿、廷尉。
统一六国后不久,李斯又因为戮力参与了大秦初立后各项国家大事的设计和定铎,被升任为丞相一职,实现了其高官厚禄、平步青云的人生理想。
因利益与赵高矫诏拥立胡亥为帝
秦始皇在位期间,李斯主张以法家思想治国,不仅倾向于以严律苛法来维护帝王的统治,还统一了度量衡、车轨及文字制度,确实尽到了一个人臣的忠心和作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无比忠诚于秦始皇的丞相,却在始皇死后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间接导致了原本的皇位继承人扶苏自尽而亡,最终令无德无谋的胡亥当上了大秦二世祖。
要知道,公子扶苏向来凭借才德服人,且他是李斯的女婿,为何丞相李斯能如此胆大妄为地矫诏,又为何会置骨肉亲情于不顾,非要拥立、昏庸无知的胡亥为新帝呢?
其实,一切皆因一个“利”字,而首先看透并布下这个“利益”之局的人乃是一心想要专权的奸臣赵高。
赵高是一介宦官,他在宫中行走多时,史书记载其在秦宫中“管事二十余年”,资历和背景堪称深厚。
不仅如此,赵高还是胡亥的老师,胡亥年幼之时,秦始皇命胡亥跟着赵高学习如何判案断狱,因此,赵高对少不更事、昏庸无知的胡亥可谓是既“亲近”又熟悉。
别看赵高是个阉人,他可是素来对权势野心勃勃,他深知一旦扶苏即位称帝,那么凭自己这般道德素质一定不会受到重用。
因此,为了自己的前程着想,赵高一心盼望的是大秦未来能出现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皇帝,而头脑简单、无知无能的胡亥则正中赵高的下怀。
当秦始皇病逝于出巡的途中后,赵高认为机会来了,他知道若要令胡亥篡位成功,一定得争取到程序李斯的支持才可以。
于是,深谙人心的赵高决定从李斯贪图名利的弱点下手,对李斯说:公子扶苏一旦上位,丞相您与蒙恬谁更能受到扶苏的信任和重用呢?
李斯马上就听懂了赵高的弦外之音,他为了自己的高官厚禄能够维系下去,不惜与赵高同流合污,假托始皇遗命,拥立胡亥成为了新帝。同时,又假拟了一份始皇遗诏,以“不忠不孝”的罪名暗示扶苏自裁。看到假诏的扶苏信以为真,便挥剑自尽了。
赵高的蓄意构陷令李斯走上了人生的末路
胡亥成功登上皇帝宝座之后,十分信任自己的老师赵高,几乎对赵高言听计从、亲信有加。而赵高此时已经迫不及待地染指皇权了,他在朝野中最大的“威胁”就是盛权在握的丞相李斯。
为了尽快排除异己,赵高屡屡谗言惑主,不断向胡亥汇报李斯的“不忠不义”之举。
后来,赵高直接诬陷李斯和李由父子二人密谋通敌叛主,想要推翻胡亥的统治。胡亥一听说李斯胆敢威胁皇位,便决定立刻将李斯和李由抓入大牢,并施以严刑拷问。
李斯受尽了酷刑却又无可奈何,最终只得承认了各种无端的罪名。公元前208年,李斯在咸阳的市集被当街腰斩,并祸及三族,下场确实可悲。
李斯一命呜呼,最大的赢家就是赵高,很快,赵高便被秦二世胡亥封为丞相,在朝堂上呼风唤雨,迅速掌握了大秦的实权。
古语有云:德不配位,必遭其殃。位高权重的李斯如果当时能够清醒一点,就不会被赵高的挑拨和唆使蒙住了心智,倘若他坚定地拥戴扶苏继位,凭借李斯的才能和智慧,依然会是大秦的肱骨之臣。
可惜世上没有回头路可走,李斯当初一个并不聪明的决定,既毁掉了一个强盛的大秦帝国,又将自己送上了不归路,而这一切,都要怪李斯的功利心太重、贪欲之念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