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说江苏㊾ | 鸿雁传书,狗也能传书?且看祖冲之留给我们的“黄耳传书” 故事

小能 0 2024-05-30

有个成语叫“黄耳传书”,比喻妥然地传递了家信。其出典与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有关: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离开家乡华亭,到了洛阳做官后,由于很久没有收到家信而思念心切,就写信装入竹筒内,然后套在家犬“黄耳”的脖子上,盼它能顺利地送往故乡。聪明的黄耳竟然一路顺风地到达了华亭,并很快又带上家信及时返回了洛阳。

这个典故出自《晋书·陆机传》:机有俊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机乃为书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

这个传奇故事并非《晋书》作者杜撰,而是根据南朝祖冲之编著的《述异记》中的有关文字而编写:陆机少时,颇好猎。在吴,有家客献快犬,名曰黄耳。机后仕洛,常将自随。此犬黠慧,能解人语。机羁官京师,久无家问……机试为书,盛以竹筒,系之犬颈,犬出驿路,疾走向吴。……其家作答书,复系大颈……仍驰还洛。

祖冲之画像

一只平常宠物犬能快速地往返于千里之遥,而且还能带信准确送达亲人,颇为好奇。人说鸿雁能传书,却还有“黄耳传书”一说,堪称奇迹。那只黄耳家犬不仅要长途跋涉,而且还有走遥远的陌生路径,似乎不太可能,却被祖冲之写得活灵活现,好像确有其事。原来,《述异记》是一部想象力丰富的科幻小说,寄托了作者对美好追求的憧憬,就将宠物犬写得富有人性化的色彩,因此这个故事被世代流传。

祖冲之(429—500)祖籍河北涞水,后迁居建康(今南京),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在数学、天文、机械方面都有出类拔萃的建树。原因是,他既受到前代科技发明的激励,又受到家庭爱好科技的影响,祖冲之从小就对各种科技领域的数据抱有浓厚兴趣。以至“三十而立”时就成果累累,成为脱颖而出的拔尖人才,被当朝调入学术研究机关华林学省就职。公元464年,当他35岁风华正茂时,被“空降”昆山(时称娄县),担任县令,任期6年,从此就与昆山结缘。

祖冲之善于发现前人发明中的不足,然后确定研究方向,就矢志不渝地发愤图强,最终获得了惊天动地的发明创造,其中的圆周率、大明历、指南车,就是他留给后人的三大引人瞩目的科技成果。究其原因,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决不虚推古人,而要搜炼古今”的不懈追求的结果。这种不崇古、不媚名的科学态度,引发出他孜孜不倦的研究动力,才使他成为具有世界级影响的伟大科学家。

祖冲之才华横溢,不仅是位科技精英,而且还是一位著作颇丰的文学家。充满传奇色彩的十卷本小说集《述异记》,就以诡异和荒诞的情节,将妖魔鬼怪人性化,写得生动有趣,给人启迪,为后期的传奇和神话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经验。

《述异记》中就写有一则“黄耳传书”的故事。家犬“黄耳”的主人就是西晋文学巨擘陆机(261—303)。他是娄县华亭(今上海松江区)人。祖冲之任娄县县令时,当然管辖到也属于娄县的华亭,那里的大人物陆机自然会纳入祖冲之的关注视线,可能有关“黄耳”的故事已在当地广泛流传,因此就顺理成章地记录在他的著作里了。

陆机出身名门,祖父陆逊为三国名将,父亲陆抗为东吴大臣,都曾委以重任领军保国。陆机从小感动前辈英勇善战的业绩,所以也梦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不幸的是,在他弱冠时吴国灭亡,只得远离故土,移居洛阳。从此闭门修学,盼望一举成名。由于他呕心沥血地刻苦攻读,最终成为西晋时期的文坛大家。《晋书》中曾赞美陆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特别是他留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山之作《文赋》,其文辞优美,想象丰富,思辩洒脱,神采飞扬,一直成为后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引经据典之作。该文提倡作文时应精选形式、讲究修辞、注重结构、细心观察、博览群书、强调原创、反对抄袭等,并提出了文章“以意境为主,以辞律为辅”的观点,将文学引进了美轮美奂的艺术殿堂,成为后世敬仰的美学经典。因此,世称陆机为“百代文宗”,对他作出了至高无上的评价。

陆机平复帖

陆机自幼秉承家学,精于诗文、工于书法,他的《平复帖》现是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他擅长武术,上马能驰骋疆场,下马能挥毫作书,是一位文武兼长的全才。传说他为了训练骑射本领,迅速获取猎物,就豢养了这只邻家赠送的猎犬,由于耳毛纯黄,而昵称“黄耳”。想不到“黄耳”聪明伶俐,善解人意,日后成为与陆机形影不离的忠实伴侣,为主人周到服务,传出了无数美谈,其中就有“黄耳传书”的迷人佳话。

当祖冲之到娄县担任县令以后,有关陆机家犬“黄耳”传书的故事还在民间流传。由于祖冲之对“黄耳”神通广大的表现颇感兴趣,又对陆机的文学才华深表敬意,就把“黄耳传书”的故事吸收为《述异记》中的写作素材,构写出一则扑朔迷离的传奇故事。由于故事蕴含忠诚的意趣,最终成为当代常用的一个成语。感谢陆机豢养了一只通灵家犬,也感谢祖冲之记述了一则温馨故事,才使词典上多了这个“黄耳传书”的成语。杨瑞庆

【汉语中有52万个词语,我们常用的有一两万,而其中源自江苏的占有相当大比重。从一个一个我们熟悉的词语出发,寻根溯源,可以抵达词语背后的江苏历史,唤醒沉睡已久的文化记忆。扬子晚报联合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App“微史记”频道、“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上共同开辟“典说江苏”专栏,深入挖掘那些沉睡的江苏文化,唤醒人们的乡土记忆。】

校对 李海慧

中国传统生活美学系列|一眼千年:顾恺之与中国人物画的基因
花木兰在军营生活十几年,为何没被发现是女性?三大因素可揭谜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