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恭演义里使鞭,历史上以马槊闻名,中国古代鞭枪武艺是啥样?
编者按:在《见过真家伙,谁还信古代武将用几十斤兵器?》有读者留言谈及,腕上悬鞭会不会影响其他武器的使用问题,就这个问题笔者也想了很久。笔者和各位读者是一样,听着《说唐》看着《水浒》长大的,从小羡慕尉迟恭、孙立的鞭枪技法,但不得要领。当笔者接触到史书时,发现尉迟恭原来是以马槊闻名,单鞭从单雄信手中夺槊的故事原本是空手夺槊于李元吉历史的演变。那么难道尉迟恭不使用鞭吗?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我们来谈鞭的起源,笔者个人认为鞭来自于马具鞭、策。研究武备文化,功夫在之外。这几年我比较关注马具,我们看下古人手中的驱马用的策(以秦始皇二号铜车马驭手俑右手中的马策为例)策是一根长74.6厘米的竹节形铜棍,顶端有尖锥刺。原型是竹木棍,后来逐步发展,装上錣,才成为可打又能刺的策。
再来出现了全铁马鞭:北宋《武经总要》明确提出:“铁鞭多节,系袭晋代制”。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二《鞭第九》引萧方三十国春秋(东晋):“有王敦谋害王澄,治罪人而澄众有二十人,持铁马鞭为卫。”可见当时的铁质地的马鞭不止驱马,已具有兵器性质。唐李昌符《咏铁马鞭》并序中说:“长庆二年,义成军节度使曹华进,且曰得之汴水有字刻‘贞观四年尉迟敬德’诸字。诗云:‘汉将临流得铁鞭,鄂侯名字旧雕镌。须为圣代无双物,肯逐将军卧九泉。汗马不侵诛虏血,神功今见补亡篇。时来终荐明君用,莫叹沉埋二百年’”。序中说得清楚,在汴水出的正是敬德的铁马鞭。
后梁 赵喦 八大游春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可见唐-五代驱马马鞭、策的样式,就是直杆竹或铁制,并无皮质部分,于王彦章的铁鞭样式大致相仿。
上图为辽墓出行图壁画圉者手中的鞭、策,不排除是铁制。马鞭都是随身携带,悬挂于腕上,并不妨碍日常行动。
在马上应用颇广的铁马鞭最终被用于兵器,鞭在宋代载入了官修的兵书《武经总要》,并有说明:“铁鞭铁锏两色,鞭其形状大小长短随人力所胜用之,人有做四棱者谓之铁简,言方棱似间形者皆鞭类也。”
成书于元末明代的《水浒传》中有着对鞭枪配合使用的生动描写:“寇先锋吃了一惊,便回道:‘你只躲的我箭,须躲不的我枪。’望孙立胸前尽力一枪搠来。孙立挺起胸脯,受他一枪。枪尖到甲,略侧一侧,那枪从肋窝里放将过去。那寇将军却扑入怀里来。孙立就手提起腕上虎眼钢鞭,向那寇先锋脑袋上飞将下来,削去了半个天灵骨。” 在《水浒传》中,孙立挂在腕上配合长枪使用的竹节虎眼鞭就是辅助形短兵器。宋铁马鞭多被当作辅助兵器,和皮马鞭一样悬于腕上,配合枪、槊使用。鞭枪技法为自称小尉迟的呼延赞“挥铁鞭、枣槊。旋绕廷中数回”然而这挂在腕上的铁鞭会不会妨碍其他武器使用呢?解决这个问题的铁鞭要满足两个基本要素:一是铁鞭不必过长,二是悬挂后要贴近腕部。十几年前,我的朋友北京刀友万兄偶获一只竹节鞭,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此鞭全长65厘米,重不到2斤。护手和配重锤为铜制,其余为铁制,护手前段7厘米处无节,其余鞭身尽布竹节,上手观看后笔者认为这是一支明代鞭,尤为独特的是鞭的手绳穿孔位置不在手柄尾端而在柄箍处。柄箍加粗后穿孔挂绳以悬腕。
究竟怎样用这只鞭,还要靠实践。文物珍贵,于是由万兄提供尺寸,福建吴兄联系找某武术器械厂定制不锈钢质地的竹节钢鞭应运而生。除了因工艺问题改变了材质,削减竹节的节数,和为突出突刺功能,刻意未把铁鞭尖端做竹节外,新制鞭和原品鞭呈现较小的差异。
接下来就是鞭枪配合演练了。鞭和2米长枪对比:这是一条步下花枪,马上用枪无疑比这个长得多。
鞭置于于前手,绳挂于腕上,手绳长短依个人习惯调节。我们知道在持扎枪时的基本动作是拦拿扎,其中后手动作幅度大,发力大。前手起杠杆作用中的支点,相对稳定,鞭置于前手也可以缩短与敌人的距离。此鞭重心在档前9厘米处,挂上后手绳通过掌心,挂在虎口(以下为万兄以原品演示)
一枪刺去,如不中地,敌人冲到近前,可以马上用拇指按压手柄后段,翻腕挥舞铁鞭抽打对方,同时也可以用鞭尖端进行突刺,尽管是鞭是钝尖,也可以极大伤害对手。武器间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长短相杂,刺卫兼合,长以卫短,短以护长,这就是腕上短鞭存在的实战意义。元代以后的驱马用的鞭策逐步加上了皮质部分,以至于人们都不认识早期的鞭策是什么样子,马具鞭与兵器鞭走上了不同发展道路,在宋元时期除了作为马上辅助性武器外,鞭锏也演化出主战形武器,适合步下使用,值得另文阐述。鞭枪配合在明代之前无疑都是骑兵将领在使用,马上视野宽阔,马的速度快。这是骑兵的优势,极少有骑兵放弃优势步入险地或者死地。也就是说,骑兵本身优先将自己保持在视野宽阔,利于格斗也利于逃跑的地形中。对手使用什么武器,在格斗开始前基本骑士能够知道,也有充足时间决定用什么武器。假如当时手头武器不趁手,也可以先行机动,在机动中切换武器,然后再格斗。鞭枪配合技法有一定难度,适合于弓马娴熟的将领,也比较适合马上使用,久已失传。这边只是做了下步下大致演练,真正施于马上,还要上马实践。这个也就是作为抛砖引玉,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冷艳锯,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