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生于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享年75岁,在古代算是非常高寿的人了。西汉思想家、儒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两汉间以儒家经书研究而形成的学派)。
可以说董仲舒是整个封建宗法思想的奠基人,将儒家学说融合了法家、道家、名家、阴阳家等春秋战国的百家思想,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而完善儒家学说符合统治阶级需要以后,以“摆出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推动了儒家学说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并把儒家学说神学化,提出“天人感应”,奠定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专制。一直到近代孙中山先生推翻帝制以后,在民间兴起的大规模农民运动,才从根子上打破了君权、神权、父权、夫权的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在民间底层的根基。他提出的“天人感应”、“大一统”理论造就了后世不断的朝代更迭却又从不间断,是封建王朝不断崩溃又重建的统治哲学理论基础。
1、他提出“三纲五常”作为儒教的基本教义,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封建礼教的道德标准,成为了束缚中国人近2000年的思想枷锁。使儒家成为儒教,加入了神学思想。
2、“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被汉武帝采纳,开启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统治,自此以后,儒家学说一家独大独占统治阶级上层建筑的地位,其他思想体系再没有机会翻身,其影响比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要大的多。
3、以“天人感应”建立道德教化理论,直白的说就是天是万物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代表天统治臣民,子民服从统治是天意。做人做事都要顺应天意,不顺应天意就要受到惩罚,皇帝是天子,顺应天意才是天子,不顺应天意天就会降下警告和处罚,做皇帝尚且如此,其他人更不必说。并延伸向“三纲五常”,从而理论化的论证人生来的等级差距。他把人分成三类,圣人、中民和斗筲(shao),人性也分为上中下三品。最上一等天资全善,无需教育,最下一等连受教育的资格都没有,只有中间一层还有机会改造一下,也就是地主阶级。人分三六九等的思想基础大概也是从这来的。当然东汉的班固搞了个“九品量表”是更为明确的来源。
4、“天人三策”,是汉武帝刚即位时,做皇帝比较迷茫,又想干点事,身边的人又帮不上忙,就搞了个举贤良文学的活动,就是让地方各级官员推举人才。总共三次策问,系统阐述 天人感应理论。第一次策问主要是怎么巩固统治,第二次策问主要是治国的政术,第三次策问就是天人感应的问题。通过三次策问,系统性地解决了西汉刘家王朝的合法性问题。西汉初年盛兴黄老之学,汉文帝的老婆窦太后(也是汉武帝的奶奶)就是黄老之学的忠实拥泵,一直到老太太去世以后,董仲舒才出来阐述他的思想,可见时机的重要性,这个时候的董仲舒,可不是迂腐的儒生,脑子活络的很。
5、“三年不窥园”,据说在董仲舒年少时,他爹看他读书太刻苦,太不像话,这哪是个小孩子该有的样子,就想修个花园,让这孩子感受一下人世间的繁华。于是,第一年他爹一边派人去南方学习怎么建花园,一边准备砖瓦木料,动工后园里阳光明媚、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蜂飞蝶舞(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施工现场不是这个样子,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他姐姐喊他去玩,他只顾手捧竹简,继续学《春秋》,背诗经。第二年小花园建起了假山,邻居、亲戚的孩子纷纷爬到假山上玩,小伙伴们叫他(他竟然有小伙伴),他动也不动地地低着头刻写诗文,头也不抬。第三年小花园建成,亲戚朋友携儿带女前来观看,都夸董家花园建得精致,父母叫他去玩,他只是点点头,仍埋头学习。精神劲头倒确实值得学习,不过也没有史料记载这家伙老勾着头有没有颈椎病,老坐着有没有前列腺炎和腰椎盘突出啥的。
6、董仲舒的官运其实不太好,因大才而青史留名,也因大才而不受重用。汉景帝时是个“博士”,也就是领个工资的闲职,放到现在来讲应该是最理想的工作了,啥也不用干。后来天人三策以后,被任命为易王刘非和胶西王刘端的国相,官职虽然不低,甚至后来辞职回家以后,“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表面上看来尊崇至极,但事实未必如此。因为易王刘非和胶西王刘端正史记载都是非常残暴的人,估计在“天人感应”理论被汉武帝采信以后,其实武帝心里对他的态度应该是一根肉中刺,想除掉又没有办法。这家伙知道得太多了,皇帝的合法性都是他说的,他要是再搞一个其他理论或者靠向哪个有野心的人,皇家地位一朝倾覆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弄到最残暴的人那里,可能人家诸侯王一个不留神杀了也说不定。但没想到这家伙干了10多年以后还成功上岸了,所以后来就只好隔三差五的派个人去看看,搞清楚这家伙在鼓捣些啥,其实也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