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开国儒师”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耿耿此心始终不变
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经学家、史地学家、音乐学家、语言学家,他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他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成为激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青年时,他屡试不中,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后以捐纳成为国子监生。清兵入关后,顾爽武把希望寄托在弘光小朝廷之上,他满腔热情地参加昆山抗清义军。但不久昆山失守,他的生母右臂被清兵砍断,两个弟弟被杀,本人则侥幸得脱。后来漫游南北,屡谒明陵,康年间被举鸿博,但他坚拒不就。
顾炎武,本名继坤,改名缘,字忠清;南都失败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明万历四十ー年(1613年)出生于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他的父亲顾同应,曾祖顾章志,顾氏为江东望族。顾炎武因过继给去世的堂伯顾同吉为嗣,自幼眼随未婚守节的寡母生活。他十四岁取得诸生资格后,便与同里擊友归庄共人复社。顾炎武以“行己有耻”、“博学于文”为学问宗旨,因屡试不中,退而读书,自二十七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学问,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域志》。
崇祯十六年(1643年)夏,顾炎武以捐纳成为顾或国子监生。清兵入关后,顾炎武暂居语濂径,由昆山县令杨水言举荐,投人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务。顾炎武把希望寄托在弘光小朝廷之上,他满腔热忱,为行朝出谋划策,针对南京政权军攻废弛及明末种种弊端,从军事战略、兵力来源和财政整顿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顾炎武赴南京就职,但尚未到达,南京即为清兵攻占,弘光帝被俘,南明军崩溃。顾炎武和挚友归庄等人投笔从戎,参加了金都御史王永柞为首的一支义军。义军攻进苏州失败后,顾炎武潜回昆山,与杨水言、归庄等守城拒敌。不久,昆山失守,死难者多达四万,顾炎武的生母右臂被清兵砍断,两个弟弟被杀,他本人则因城破之前已往语濂径而饶幸得免。常熟陷落后,他的母亲绝食殉国。同年,明宗室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年号隆武。经大学士路振飞推荐,隆武帝遥授顾炎武为兵部职方司主事。
顺治三年(1746年),顾炎武准备前往福建就职之际,路振飞要他联络“准徐豪杰”。此后四五年中,顾炎武东至海上,北至王家营(今属江苏淮阴),奔走于各股抗清力量之间,以图纠合各地义军伺机而动。虽然弘光及浙沿海的隆武等南明政权先后瓦解,但是,顾炎武并未因此而丧命。顺治七年(1650年),顾炎武为了避祸,去除毛,改容作商人,更名为蒋山佣离开昆山。此后五年,他在吴、会之间奔波往来,时时关注着沿海一带抗清斗争的进展情况,希望能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并且与友人共结惊隐诗社,秘密进行抗清活动。
顺治十二年(1655年)春,顾炎武回到家乡昆山。不久就因家族风波遭致牢狱之灾。后来在友人的帮助下,于次年出狱。顺治十四年(1657年)元旦,顾炎武晋谒孝陵,以寄故国之思。然后返回昆山,将家产进行变卖,从此掉首故乡,一去不归。顺治十六年(1659年),顾炎武到山海关,凭吊古战场。此后二十多年间他孑然一身,游踪不定,足迹遍及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直到晚年,他才在陕西华阴定居下来。
康熙七年(1668年),顾炎武又因蔡州黄培诗案入狱,幸得友人背教出狱。康熙十年(1671年),顾炎武来到京师,住在外甥徐干学家中,熊赐履设宴款待他,邀其修《明史》,但被顾炎武拒绝。康無十七年(1678年),康熙帝开博学鸿儒科,招致明朝遗民,顾炎武三度致书叶方蔼,表示“耿耿此心,终始不变”,以死坚拒推荐。康熙十八年(1679年),清廷开明史馆,顾炎武再次回拒熊赐履的邀请。康熙二十ー年(1682年)一月九日,顾炎武在山西曲沃病逝,享年七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