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海瑞鲜为人知的一段经历:“总理”朝廷禄米仓

小能 0 2024-05-07

原标题:海南周刊 | 海瑞鲜为人知的一段经历:“总理”朝廷禄米仓

文\特约撰稿 蒙乐生

禄米仓是明清两代储存京官俸米的粮仓。那时候,朝廷官员的俸禄很多是以米的形式发放的,称之为“禄米”。这类米仓是元明清时期南粮北运的历史产物,既起到贮藏粮食和保障供给的作用,也是南粮济京的重要建筑,还是中国南北方生活资料调剂的见证。

鲜为人知的是,被后世誉为“南海青天”的先贤海瑞,曾经“总理”禄米仓,当过“仓场监督”,并在那撰写了《仓场监督题名碑》。

海口市海瑞墓管理处陈列馆里的海瑞画像。海南日报记者 陈耿 摄

禄米仓的历史和弊端

禄米仓位于今北京市东城区,东起小牌坊胡同,西至朝阳门南小街,南有二支巷通小雅宝胡同,北与武学胡同、东八宝胡同、禄米仓东巷和禄米仓西巷相通,统称为“禄米仓胡同”。

禄米仓的墙壁由好几层的砖石砌筑,厚达整米,坚固牢靠,整体仓廒呈半地下结构。据资料介绍,禄米仓在鼎盛时期多达57座,非常壮观。仓廒顶部设有窗口调节空气,既能通风,又能排湿气。从漕运船上卸下的南方米谷,维系着天朝大国心脏的正常律动。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禄米仓沦陷,米谷被卖,储粮历史结束。1912年,民国临时政府请袁世凯到南京就职大总统,没承想他还未动身,禄米仓驻军和朝阳门外的北洋兵烧杀抢掠,城内外百姓惶恐不安,袁世凯便赖在北京不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禄米仓一度改名为“禄米仓街”。原先,禄米仓与同样宽阔的干面胡同相对,明清两朝运粮车队经由干面胡同而来,车马喧嚣,如此宽广豁达,浩荡壮观,在南小街的胡同里是绝无仅有的。

追溯过去,禄米仓的历史不仅是一部仓储史,也是一部古都史和漕运史。农耕文明时代,粮食贮藏和运输的联系非常密切。元代开始修浚大运河,大规模构建粮仓,把江南漕米和物资大量运往京城仓廒,并妥善贮存与管理使用,不仅成为当时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确保资源供给的主要形式,而且成为其后维系明清两代王朝京师民生大计的重要保证。

《天咫偶闻》记载:“仓米皆内新出陈,红朽者多……而百官领俸米,券入手,以贱价售之米肆,而别籴肆米以给用……米肆遂得与花户辈操其奇赢,共渔厚利。”也就是说,仓廒收入新米卖出陈米。官员领米券卖给米肆,到别处买米自给。米肆则与中介狼狈为奸,互相串通,谋取暴利。《天咫偶闻》披露了禄米仓各种弊端,给管理者带来的诸多难题。

于是,选择官员,总理粮储,加强监督,便成了当时朝廷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北京禄米仓原址旧照。(资料图片)

海瑞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兼应天巡抚

禄米仓作为历史的产物,也是明清政府吏治腐败的时代见证。当时,南方漕米掺假现象日益严重,挑选“仓场监督”也就至关紧要。虽然官位只是四品,但权力不小。明代隆庆年间,就有一个海南人挑起监督仓场的历史重任,历任“仓场监督”的题名碑记录了海瑞“总理粮储”的史实。

据《海瑞年谱》记载:明隆庆三年(1569年)六月二十四日,朝廷迁海瑞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兼应天巡抚”。按明制,都察院外加都御史、佥都御史头衔,有总督、提督、巡抚等职权。都察院是中央监察机构,是“治官之官”。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兼应天巡抚,其职权是负责征收粮钱,协助办理军务,监督地方行政事务,其管理范围涉及应天、苏州、镇江等十府及广德州。为此,针对弊端,海瑞还专门题奏《改折禄米仓粮疏》。

这一年,江南地区连日暴雨,河水猛涨,稻田被淹,粮价暴涨,灾民逃荒,局势非常严重。上任伊始,为了赈济灾民,海瑞就上疏请求“将仓里的禄米改折成银两”的奏疏。这样做的目的一举两得,既节省了运输粮食的各项费用,又能把禄米仓里的粮食救济灾民。

海瑞在奏疏里说:臣奉命巡抚江南,各州县遭受严重水灾,臣所奏请的各项事情得到皇上恩赐,洪恩浩大,该免除的免除,百姓非常感恩。今年水灾异常严峻,淫雨不断,冬至已过,还有五六成的田地浸在水中,江南各地皆如此,“旁郡无可转输,本地无可借贷”。

海瑞还说:查嘉靖四十年(1561年)水灾,先皇帝允准五府六部等衙门将禄米改折。今年水灾比那年更严重,恳请比照当年改折,留米以济江南之饥,折银以济诸员役之用。海瑞说,皇上虽只折一年,旧米将尽,新米又登,而民饥苦当恤。海瑞既覆行“仓场监督”职责,又专题实奏,以解民倒吊。

海瑞这样做断绝了米肆与花户的钱银,显然把自己置于他们的对立面。他制订“钱粮册式”,坚决覆行“仓场规则”,仓里留下了“仓场监督题名碑”的历史遗存。就像当年给嘉靖皇帝上《治安疏》,抬柩叩阙那样,不怕死,不爱钱,不结伙,不给自己留退路。

“节用爱人,勤政任怨,留抚地方如故”

隆庆四年(1570年)正月,海瑞制订和施行以工代赈,疏浚吴淞江;二月,以同样的方法疏浚白茆河,垦江河两岸熟田四十余万亩,救活饥民十三万口。与此同时,海瑞还上《开吴淞江疏》《开白茆河疏》《处补练兵银疏》《革募兵疏》,积极筹措疏浚经费,并回信《复赵大洲阁老》《启朱镇山工部尚书》。为勒令乡官退还田亩,他在《复徐顾斋阁老》中义正词严,说“所退数不多,再加清理行之可世”;他在《复李石麓阁老》中“概然不允”,拒绝为内阁首辅徐阶说情。

海瑞任上忠于职责,锐意改革,廉洁奉公,疾恶如仇,打击豪强。他在“钱粮册式”里开诚布公:“州县钱粮有五七年未完者,有已完挪借不明,有未经抵补未解者,有起解五七年未获批关者。盖因头绪甚多,文卷繁浩,官司不及致详,吏书因而为弊。”为此,“本院职专总理,必有提纲挈领之方,庶免挂一漏万之失。”

于是,他登记造册:“各钱粮总数填于格眼内;各州县下全完者,将起解日期,官解姓名,已未获批关照式填。完一半者于起解日期上添已完若干,填注未完者,空下格眼,不许混填。”如果混填“违者定行重治”。

与此同时,海瑞还撰写和发布了《谕道府州县毋听嘱托》《示府县严治刁讼》《示府县状不受理》等布告,得罪了那些贪劣官吏,因而受到刑科给事中舒化和吏部给事中戴凤翔的弹劾。

幸好隆庆皇帝还清醒,随即降旨“节用爱人,勤政任怨,留抚地方如故”,让海瑞以原官总督南京粮储。后来,海瑞上《告养病疏》恳乞致仕,离京回琼山老家闲居。

隆庆五年(1571年),海瑞御下重任,回籍等候调查。万历十二年(1584年)三月,直隶巡抚御史王国和兵部给事中王亮上疏推荐海瑞,得旨“海瑞即起用。”十二月二十六日,吏部拟海瑞为通政司左通政,得旨“海瑞原任都御史,令查相应职起之。”

万历十四年(1586年),诏升海瑞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正二品。然而,壮心不已的烈士已是暮年,海瑞复出不久,第二年就病故了。(蒙乐生)

读《明史》海瑞传之浅陋看法
不妨读读顾炎武的《廉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