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睿亲王多尔衮有多厉害?他绝对对得起这个“睿”字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在父汗努尔哈赤死后,本来很有希望继承汗位的多尔衮,在与他哥哥皇太极的权力争夺中失败了,失去了汗位的同时,他还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只得到了皇太极会善待多尔衮和多铎两兄弟的一句承诺。
刚满17岁的多尔衮就随皇太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表现得勇猛和睿智,皇太极赐他“墨尔根戴青”的称号,翻译过来就是“聪明的统帅”,在这一战多尔衮给皇太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委任多尔衮为镶白旗旗主。
此后,多尔衮又随皇太极参与明朝开战,在广渠门外大败袁崇焕、祖大寿的援兵,又在蓟州歼灭明朝山海关的援兵,在班师回京的路上,又再一次大破明军。在攻打大凌河之战中,多尔衮亲自冲锋陷阵,击败了锦州明军,逼降了明朝将领祖大寿(诈降)。
天聪五年,皇太极初设六部,命多尔衮掌吏部事务,吏部为六部之首,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朝廷官员的任用、升迁、考核都属吏部主事,多尔衮一方面在这个职位上磨练了自己的行政能力,为日后的摄政作好了准备;另一方面文臣武将的袭承升降、甚至管理各部的王公贵胄也要经他之手任命,后来的希福、范文程、鲍承先、刚林都是由多尔衮举荐,并为大清作出过重大贡献,这为多尔衮今后扩大势力和提升影响力打下了基础。
皇太极与诸贝勒、大臣商讨进一步兴国的大计,皇太极向大臣们询问,明朝、朝鲜、察哈尔这三个地方,先打哪个。多尔衮力主以征明为先。他从动摇明统治根基,进而夺取全国政权的战略目的出发,建议皇太极每年整顿兵马,乘谷子熟时深入明境,围困燕京截其援兵,残毁其屯堡,消耗其国力。他的建策得到了皇太极采纳。因山海关外一带地方尚为明朝重兵把守,于是后金军绕道蒙古地区,越过长城,多次深入明境,蹂躏土地人民,给明朝以沉重打击。
在后金与明朝战事胶着之时,蒙古帝国的末代大汗,成吉思汗的孙子林丹汗为护佑战败的察哈尔部,率领蒙古残余势力联明抗金,给后金政权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多尔衮再次出征蒙古,最终俘虏并招抚了林丹汗的福晋、子孙,林丹汗也远遁青海,客死异乡,至此,后金基本统一了整个北方。在此战中多尔衮还从战利品中意外发现了失传已久的传国玉玺,他将玉玺献给了皇太极。
天聪十年(明崇祯九年,1636年)正月初一新年庆贺大典时,多尔衮首率诸贝勒向皇太极行礼,各项礼仪、规格远超当年皇太极登汗位之时。同年四月皇太极称帝,改国号大清,改元崇德,后论功行封,多尔衮被封为和硕睿亲王,享有世袭罔替,配享太庙,成为清代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其时年仅二十四岁。
崇德六年(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松锦之战爆发,明清双方各投入十多万大军会战。清军起先以多尔衮、济尔哈朗等为首,后皇太极亲自赶来增援。明军经两年激战最终惨败,洪承畴在松山城破后被俘投降,祖大寿举锦州城投降。
多尔衮在一次次战斗中迅速成长,在长期政治磨练中不断壮大势力,这时的多尔衮已经有很高的军功、声望和能力,在八旗皇族和贵族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也极受皇太极的重用。皇太极知道在众多皇族兄弟子侄中,论才智多尔衮最为出类拔萃,给他交办的事总能办理的妥妥当当。但同时皇太极的担心也来了,如此出色的弟弟,将来会不会造反?就算不反我,会不会反我的儿子呢?现在自己健在还能压制多尔衮,一旦自己不在了,谁能压制这个厉害的弟弟呢?更糟糕的是多尔衮正值年轻体壮,而自己已经垂垂老矣。
为了给自己的继位者扫清障碍,皇太极不止一次冒出除掉多尔衮的想法,但是转念一想,多尔衮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在大清的事业上离不开多尔衮,因此又一次次打消了念头。可以这么说,多尔衮在这一段时期内,随时处于性命不保的状态。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农历八月初九日,清太宗皇太极猝死于盛京清宁宫,他生前未立嗣子,接班人的人选成为悬念,说到底皇位的继承在当时主要还是由实力的强弱来决定,而实力体现在八旗的支持率上。当时最有希望候选人就两个,一个是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他军功多,才能较高,他的背后有两黄旗和正蓝旗共三旗的支持;另一个就是睿亲王多尔衮,他的文武才能自不必说,身后两白旗和勇猛善战的两个兄弟则是坚强的后盾。
除了他们两人之外,代善也是一方势力,虽然他的两红旗已经遭到削弱,本人年过花甲,早已不问朝政,其诸子中有才干的已经死了,活着的又没有发言权。但以代善的资历和两个红旗的实力,其态度所向却能左右事态的发展。还有一个人也不容忽视,他就是镶蓝旗主济尔哈朗,虽然他不可能参与竞争,但他的向背却对其他各派系有重大影响,无论他倾向哪一方,都会使力量的天平发生倾斜。
八月十四日,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睿亲王多尔衮等都一起来到崇政殿,举行决定皇位归属的会议。最后矛盾集中在了以豪格为首的两黄旗和以多尔衮和多铎为首的两白旗上,商谈过程很不愉快,双方甚至剑拔弩张。
多尔衮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阻力主要来自于两黄旗中原属皇太极的亲信大臣,如索尼、鳌拜等,另外,代善和济尔哈朗也没有表态,没有表态即代表不同意自己继位,现在等于是两黄旗、两红旗和两蓝旗都不支持自己,因此,多尔衮认为自己继位的条件尚不成熟。
可就算自己不能继位,也绝不能让豪格继位,且不说过去大家之间常因争功而闹矛盾,今天为争皇位已撕破脸皮,如果豪格上位,那么自己这边尽早会被清算。抱着鱼死网破的打算,多尔衮最后提议由皇太极的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即帝位。
其实从两皇旗的角度而言,他们支持皇子继位的目的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损,至于哪个皇子继位对他们而言没那么重要,因此也就没那么抗拒。豪格见自己也讨不到便宜,也就同意了由福临继位的提议。这时,礼亲王代善和济尔哈朗也赶快借坡下驴,表示自己没有意见。就这样,福临登位了,各王、贝勒、大臣等,共同誓书,昭告天地,同时宣布以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辅政,改元顺治。
后来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了,济尔哈朗辅政没多久,就被多尔衮借机排挤出权力中心,而豪格此后虽为大清平山东、战四川,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毕竟只是一武夫,在政治斗争方面只是个小白,哪里斗得过睿智的多尔衮,最后因获罪被抓,多尔衮欲杀豪格,顺治皇帝还多次求情,毕竟是他的哥哥,但是多尔衮最后依然杀了豪格,此事也在年幼的顺治心中埋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
至此,多尔衮达到了他人生的巅峰时期,大权在握的他大刀阔斧地干事业。
满清的入关以及统一中原,既不是顺治的功劳,也不是也不是康熙的功劳,而实打实多半是多尔衮的功劳,他对于清朝入关都有哪些功绩呢?我们来大概说一下。
第一,我们前面说到皇太极死后的皇位之争,大清的事业正在上升阶段,八旗内部的自相残杀绝不能发生,多尔衮扶持福临上位,平息八旗内部隐患,避免了八旗的分裂,稳定了朝政,为下一步行动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第二,吴三桂是明朝在辽东唯一的军事力量了,手中握有明朝最精锐的“关宁铁骑”,扼住满清入关要道山海关,是清朝最大的阻碍。如果绕道攻击北京,那么又必将会受到来自吴三桂军事集团背后的威胁,所以要想入关,必须先解决吴三桂的问题。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多尔衮以敏锐的眼光看出明朝将亡,正是大清问鼎中原千载难逢的好时机,此时也正是招降吴三桂的最好机会,于是尽起十二万满清精锐,以“合作”方式逼降吴三桂,为入主中原打开了大门,同时也为满清招降了一位横扫中原的猛将。
第三,迁都北京是一件大事,从历史角度来看,自古朝代的更迭,新朝都不会延用旧朝的首府,往往都是付之一炬,然后定都别处;从政治角度来看,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枢纽,代表意义极其重要。这就相当于满清取明而代之,正统性得到一定程度的确认,而东北盛京偏安一隅,很难对明朝遗留下来的广袤土地进行管理。在这个定都的关键问题上,多尔衮坚持迁都北京,事实证明其决策是正确的,这对于安抚汉族大臣军民之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多尔衮沿袭明朝制度,使满人王朝迅速进化为一个封建王朝,具有鲜明的进步意义。此外,定都北京的决定使得这座明代古都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以至现在我们还能看到明清两代留下的璀璨文化,多尔衮对中国文化的保护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四,对多民族的团结做出了积极贡献。清朝入主中原后,多尔衮为了缓和满汉矛盾,他接受并延用了明朝的体制,以六部作为权力机构,并重用汉臣;对于北方强大的蒙古族,他采取联姻的方式,让蒙古贵族与满州皇族的子嗣结合,很大程度上巩固了满蒙的关系;对于西藏,多尔衮亲自前去慰问,并邀请达赖喇嘛进京,加强双方关系;还有吐鲁番首领遣使入贡,多尔衮也表示欢迎,并同意对他们重新封爵。因此在多尔衮摄政期间,全国各民族开始出现大团结,为中华民族的大统一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五,清朝之所以可以迅速统治明朝的庞大疆域,与“民心思定”分不开,明朝百姓经历了明末派饷压榨,又经历了农民起义之乱,实在没有精力再折腾了。多尔衮以其敏锐的眼光观察出百姓需要什么,于是颁布了一系列法令革除积弊,并借用朱元璋之法轻徭薄赋,使得清朝统治范围内的民众很快投入到恢复社会生产之中,不得不说多尔衮有极强的政治手段。
第六,面对复杂形势,多尔衮一方面对南明政权施以“先抚后剿”的战术;另一方面李自成大顺军毕竟是逼死崇祯的元凶,多尔衮坚决予以剿灭,派多铎、阿济格两路大军围剿李自成,顺治二年灭李自成于九宫山。在清军入主北京城后,多尔衮下令厚葬并祭奠崇祯皇帝,此举极大地抚慰了汉人的心。同年,清军渡过长江,灭弘光政权,自此,基本统一全中国,多尔衮立下不世之功。
从以上可以看出,多尔衮此人隐忍、有大局观、有相当强的政治才能等等,这样的人岂是甘于人下之人的,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其不得不委屈求全,一直位居皇帝之下呢?我个人认为,由于多尔衮在他父亲努尔哈赤去世后,原本有希望继承汗位,却在争夺中失败,并且自己的母亲也成了牺牲品,他心中多少是有委屈和愤怒的。因此,多尔衮在皇太极时期,甚至在清军入关前期可能还想过自己当皇帝,但后来他的想法发生了改变,应该是没有篡位之心了。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首先,多尔衮一生没有一个儿子,这皇位要来何用?传给谁?年轻时可能还因与汗位失之交臂而心有不甘,但随着清军入关,自己权力已达顶点,年纪越来越大之后 ,多尔衮的想法发生了改变。在朝中,他执政,他弟弟多铎掌军,两兄弟军政一体,无人可以撼动。而造反无论成功与否,自己必背上万世骂名,何苦呢?况且,如果多尔衮想夺位,在豪格和济尔哈朗被除去后就可以下手了,年幼的顺治毫无抵抗力。因此,应当是多尔衮不愿反。
其次,历史传闻关于多尔衮与孝庄太后的私情一事,我相信是真实的,第一,满清习俗本就有哥哥去逝后弟弟娶嫂这么一说,因此他娶了孝庄也属正常,传言孝庄下嫁多尔衮应该是真的;第二,在封建时代,一个年轻的太后带着一个年幼的皇帝,孤儿寡母很难在男权社会中生存下去,结果几乎都会被覆灭,那么孝庄必然要在朝廷中为自己和福临找到一个可靠的靠山,多尔衮就是最好的靠山;第三,在当时的同时期有很多文献资料和诗词中都出现了太后下嫁的描述,应该不会是空穴来风,就算正史没有记载,野史也是重要的佐证。
再次,顺治皇帝是6岁继位,13岁亲政,如果多尔衮有篡位的打算,怎么可能会在顺治继位后7年内不作为?如果他不是真心培养和辅佐顺治,那他怎么会同意顺治13岁就亲政?皇帝亲政即代表辅政大臣手中权力的移交,这跟“禅让”没什么区别,什么人会把自己的权力让给别人?我们回顾历史,但凡极力阻止或拖延皇帝亲政的人,哪个不是有野心的人物?而多尔衮完全可以这么做,却没这么做。
最后,我提出一个大胆的推测。因为鉴于上述几个原因,我们有理由相信,多尔衮甚至把顺治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了,大家别不信,虽不可思议但这就是人性。我们试想一下,一个由自己亲手扶持上位的孩子,一个自己尽心尽力辅佐和培养的孩子,一个你爱的人的孩子,加上自己没有子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感情的不断注入,真情自然会产生。试问谁会对自己儿子的江山动手呢?谁又比福临做这个皇帝更好呢?
如果以上是事实,那么很多记载中出现的我们不理解的问题也就能够解释了。比如为什么多尔衮会进号为“皇父摄政王”,此后他所用仪仗、卫从等皆同皇帝相同,孝庄甚至还帮助促成此事,多尔衮自己觉得毫无违和感,非常愿意接受这种称号和待遇。因为他们已经视对方为一家人,反倒是不明就理其它人总觉得多尔衮的行为是僭越和不可理喻。
这里还有一个证明多尔衮把顺治视如己出的细节。据史书记载,有一次多尔衮得了重病,有大臣去看望他,多尔衮在床上躺着,和人聊天的时候,无意抱怨了一句“我病得这么重,皇帝也不来看望我”。大臣回去后忙去告诉了顺治,顺治马上去看望多尔衮,多尔衮见顺治来后非常高兴,连忙下床迎接……这段描述说明多尔衮是真心待顺治,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了。
可惜这种关系最终还是决裂了,随着顺治年龄越来越大,他对多尔衮的感情由原来的感激、依赖、信任转变为猜疑、不满、愤恨,这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多尔衮在执政上对他的掣肘和限制,他才是皇帝,你多尔衮不过是个臣子,但是你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居然比我还强,这让顺治心中积怨已久;另一方面是因为多尔衮和他母亲孝庄的关系,这让长大后的顺治感到羞耻,小时候不懂事,谁对我好我就喜欢谁,长大后就不一样了,明白了什么叫身份、礼仪和廉耻后,顺治越看他俩亲密就越恨。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其它次要因素,总之,原本亲密的联盟关系出现难以愈合的裂痕,只待爆发了。
爆发点就在多尔衮去世之后,据记载,多尔衮是骑马摔死的,年仅39岁,时值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初九。顺治帝闻之震悼,亲率王公大臣缟服东直门外五里,迎多尔衮遗体。下诏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丧礼依帝礼。直到这里,一切还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多尔衮死后不久,其政敌便纷纷出来翻案,揭发他的大逆之罪,首先议了阿济格的罪,然后提升两黄旗和两红旗贵族的身份。两白旗大臣苏克萨哈等见势头不对,也倒戈声讨多尔衮。然后多尔衮生前的亲信纷纷入狱,正式宣布多尔衮的十四条罪状,追夺一切封号,毁墓、挖坟、鞭尸。接下来,多尔衮的党羽全部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和降贬,多尔衮多年培植的势力顷刻瓦解。多尔衮死后仅仅两个月,突然从荣誉的顶峰跌落到谷底,完全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
但是,多尔衮对于清王朝所立下的不世之功,也绝不是政治对手们的几条欲加之罪所能掩盖的。顺治十二年(1655年)正月,吏科副理事官彭长庚、一等子许尔安分别上疏,称颂多尔衮的功勋,几乎句句在理,但被济尔哈朗骂了个狗血喷头,流放宁古塔充军。迟至一百年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发布诏令,正式为多尔衮翻案,下令为他修复坟茔,复其封号,“追谥曰忠,补入玉牒”。如此铁案又再度被翻了过来。
至此,后世对多尔衮的评价总算有了定论。当年皇太极赐与多尔衮“睿亲王”封号,“睿”意为“通达、明智”,聪明的皇太极能够识才、用才,他看到了多尔衮的才干,不计汗位之争的前嫌而重用多尔衮,为大清问鼎中原的事业留下了一位不世之才。纵观多尔衮的一生,他的确对得起这个“睿”字,他少年得志、战功卓著、政治高明,他向流星一般匆匆划过,但却留下了一路的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