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但主人公不是孔明,他是谁?

小能 0 2024-05-04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那就是“草船借箭”。

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前期,周瑜出于对诸葛孔明的嫉妒,总想找机会刁难,甚至想杀掉诸葛孔明。一次他借武器匮乏之机,命令孔明在10天之内交出10万之箭。但孔明计高一筹,答应周瑜只用3天,并签定了军令状。第三天晚上,孔明将装满干草的20条船用绳索连成一条,然后往北方开去,当时江面上雾气很大,伸手不见五指只能模模糊糊的看到一个轮廓。鲁肃被请来运箭,看到这场面目瞪口呆,怎么也想不明白诸葛孔明到底要做什么。船在江上顺着水流朝北驶去,而那面恰好是曹操的阵营,快靠近曹军的时候诸葛亮下令将20条船按照船头朝东船尾朝西的方式一一排好,然后让那士兵们一边敲鼓一边呐喊,这种阵仗就是士兵打仗时的阵势。曹操听到了击鼓呐喊声,但考虑当时的大雾天气,所以曹军并未出来迎战,这也是孔明知道曹操生性多疑而做的决定。曹军的水军派出弓箭手对着孔明他们的大军开始射箭。打算等天亮了雾散了以后再迎攻,以防遭到埋伏。收到命令的士兵万箭齐发向那20条船射箭,因为船上插满了草人,所以射来的箭全部都嵌在了草人上,然后诸葛孔明下令换个方向,不一会船的另外一面也射满了箭。那时候天开始露白,天一亮太阳一升雾气一散就要露陷了,孔明命令士兵开船返回,并且送给了曹操一句话,谢谢“丞相的箭”。与周瑜的约定期限到了,等着孔明出丑的周瑜早早的等着,鲁肃带人清点箭总共是十二三万,这比预期的箭还多了好几万,不仅解决了箭支匮乏的问题还成功的逃脱了周瑜的刁难。鲁肃把自己看到的所有都告诉了周瑜,周瑜被孔明的机智所折服,深感自己不如诸葛孔明。

这是《三国演义》中孔明“草船借箭”的故事。其实,真正的“草船借箭”不是诸葛亮,而是东吴孙权。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 中写道:二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馀。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吴历曰: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馀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灞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兒子若豚犬耳!”权为笺与曹公,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别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乃彻军还。这是发生在孙权身上的一个故事,起初他没料到船身会中这么多箭,使得船要倾覆,仅仅是急中生智之举罢了。他并没有计划“借箭”,史书中也没说是草船。

罗贯中将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移花接木给了诸葛亮,并将“草船借箭”的故事编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让人过目而不能忘。久而久之,“草船借箭”就成了诸葛亮的专利,真实的主人公孙权却被人们淡忘。

鲁肃:三国时期,堪比诸葛孔明的、孙权驾下的战略家
鲁肃最有出息的后人名叫鲁炅,他因为一件事,没有成为历史的名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