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终点——王安石与南京的不解之缘

小能 0 2024-05-01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蒙斋笔谈》载:“安石初生,家人见有獾入其产室,故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江西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17岁时因父亲王益调任江宁通判,阖家迁金陵(北宋时为江宁),王安石在《忆昨诗示诸外弟》长诗中,叙述了他弱冠之年随父亲王益在江宁读书的情形。两年后,王益病故,葬于牛首山。此后王安石一家寓居江宁,过着清贫的生活。

年少立志,宦游东南

在金陵城,青年王安石立定了自己的人生志向,留下了激励自己的诗句“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忆昨诗示诸外弟》),“稷”就是后稷,传说他在舜时教人稼穑;“契”,传说是舜时掌管民治的大臣,皆为舜时贤臣。大意是哪怕自己“才疏命贱”、能力不及,也要做一个堪与后稷、契等先贤思齐并立、对社会对百姓有担当的人。

王安石从小就聪颖过人,有“过目不忘”的才能。好读书,哪怕餐中、榻上都“手不释卷”。此外,他还善于独立思考,注意学以致用,后来成了具备真才实学的大学问家,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而且,曾巩还是王安石的入门弟子,留下了师生一门文豪并列的佳话。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四名,宦游浙江、安徽、江苏一带,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知县、舒州(今安徽潜山市)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在地方官任上历练十几年,积累了丰富的治理地方经验。他以“敢当天下大事”的气概,在任所推行社会改革,政绩显著。

嘉佑八年(1063年)八月,王安石的母亲在京城(开封府)去世。十月,王安石护慈母灵柩于金陵,与其父王益合葬蒋山(今南京市紫金山),并辞官回江宁守丧。在近五年的守丧时间里,他专心读书,钻研学问,聚众讲学。当时才华出众的陆佃、龚原、李定、蔡卞、侯书献、陆向等先后投其门下授业。这一期间,王安石著《洪范传》,全书“以刘向、董仲舒、伏生明灾异为蔽”,以说明天、人不相干,虽有灾异不足畏,阐明其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两知金陵,除弊立新

熙宁元年(1068年),王安石首任江宁知府,仅几个月后就调往汴京(今开封),任翰林学士兼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拜相。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新法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因遭到保守派强烈反对和抵触,加之神宗听信谗言,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被迫辞去宰相。

熙宁七年(1074年)十一月十一日,王安石左迁江宁知府,第二次知江宁。其间,王安石在江宁府任上做了两件很有历史影响的大事。

其一,奏请废江宁府的玄武湖(后湖)为田。王安石本着新法中农田水利法的精神,认为玄武湖仅仅是“前代以为游玩之地,今则空贮波涛,守之无用”。向宋神宗上了《湖田疏》,提出排泄湖水,改为良田的建议,很快得到朝廷的批准。据《金陵览古》载,在王安石倡导下,江宁府民众“开十字河,立四斗门,以泻湖水。跨河为桥,以通往来,(玄武湖)岁久湮塞”。得良田两万亩,由官府贷耕牛和种子,分给“无置锥之地”的贫民耕种。后人在《玄武湖志》中赞其事:“荆公此举……殷殷以绥怀贫乏,遏抑豪谀,为言不可谓善政。”

据元代《至正金陵新志》载,直到一百七八十年后的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还有“拨后湖田(为泻湖所得)七千余亩,创义社,立规式,支助贫士之结凶不赡者”的景象。

今人为纪念王安石,在明城墙内玄武湖公园北湖环湖路“后湖映月”观景处,立有王安石握卷远眺石像,比邻汉白玉壁上镌文,以志其“泻湖为田”。

其二,编纂《三经新义》。王安石变法,由于思想界意见分歧,各说其是,亟须寻求变法的思想和理论依据。同时,为了替新法全面推行网罗人才,也要求对传统的经义有权威统一的解释。现实的需要促使《三经新义》尽快应运问世。王安石在这一时期,为使“学者归一”,就和其子王雱等人对《周官》《尚书》《诗经》做了新的注释,编纂成《三经新义》。王安石以自己的独特思想和见解,发展了汉唐以来的章句注疏,经朝廷批准刊布全国学馆,成为当科举入仕的必读教材。

老年丧子,退隐著说

熙宁八年(1075年)二月,王安石再度为相。次年,其子王雱英年早逝,55岁的王安石悲伤不已。老来丧子,对其身心打击极大,“疾病忧伤,不接人事”。王安石再次辞去宰相,将王雱归葬江宁,祠堂设在宝公塔院(宝公塔,南朝梁高僧宝志葬于钟山定林寺前,梁武帝萧衍为建塔于其上,名宝公塔)。

宋神宗任王安石“使相”(荣衔,不行宰相之权),判江宁府。熙宁九年(1076)十一月,王安石第三次知江宁。面对虎踞龙盘的金陵,王安石发出了“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感慨。

熙宁十年(1077),王安石辞去使相、江宁府判,开始了其隐退生活。他在江宁府城东的白圹,建造了一座“仅避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的住宅。

白圹彼时十分偏僻,距江宁城东门七里,到钟山主峰也是七里,所以有“半山园”之称。半山园原系东晋“高门士族”“江左风流宰相”谢安的故居遗址,又名谢公墩,半山园遗址今在南京市中山门北白塘,清溪路附近,海军指挥学院院内。此地原为“圹”,后讹为“塘”的简化字,实则谬矣,迄今竟然积非成是。

在半山园隐退生活中,除了与少数知心的诗文朋友交往之外,王安石几乎与外人隔绝,闭门读书著述,编写了文字训诂著作《字说》。王安石编写《字说》的过程颇为艰苦,经常在书案上摆放着数百枚石莲。所谓石莲,就是自然成熟后沉于水下的陈年莲子,多年后荷塘清淤时被人捡拾,洗净后晾干,其皮壳坚硬如石,食用时需用铁锤砸开,故名石莲。每当倦怠之时,王安石就拣一枚咀嚼以振奋精神。石莲用完了,无意之间还会把手指头放进口中,甚至“啮指见血”都没有觉察。

王安石在撰写《字说》的时候还披览参考百家著作,旁征博引,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与文友切磋讨论,推陈出新,简要、深入地阐发和确定文字含义。60岁那年,《字说》书稿终于完成,得到彼时学界好评。并经朝廷颁之于学馆,成为学馆教学的必修科目。

这时间,王安石的诗词造诣达到“雅丽精绝,脱去流俗”的境界,尤其以钟山为题材的诗句最多。距半山园不远的定林寺,是王安石常去读书和会友的地方,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的米芾和号称宋画第一人的李公麟,都是王安石在定林寺书斋的座上雅客。米芾还专门题写了“昭文斋”匾额。欧阳修、曾巩等文豪都曾来此与王安石品酒论文,互有酬唱赠答。李公麟为之画下“著帽束腰、神采若生”的肖像,悬挂在“昭文斋”内。其“写照之妙”使观画者“皆惊悚”,竟觉“生气惊人”。王安石逝世后,昭文斋常闭,若非贵客亲诣,此画绝不轻易示人。

王安石隐退后,仍关心变法。元丰五年(1082),他写了一首题为《六年》七言绝句,抒发了罢相退居以来的情怀。

“六年湖海老侵寻,千里归来一寸心。

西望国门搔短发,九天宫阙五云深。

半山园内,英魂长在

元丰七年(1084年),王安石得了一场大病。神宗皇帝读了王安石《上神宗皇帝书》后,由衷感慨:王安石两擢两罢,仍无怨无恨,彼虽病患垂危,尚念朕之康健和社稷之安危。神宗即遣太医南下到江宁为王安石诊治。王安石痊愈后十分感激,专奏皇帝,愿将其住宅半山园舍为寺院。神宗皇帝诏赐并亲书“报宁禅寺”额匾,即后来的半山寺。此后,王安石一家移居秦淮河畔,在江宁县衙后的惠民药局附近(今在南京城南的内桥附近)租房居住。

患病期间,王安石在写给乡人的家书中,写有“予老病笃,皮肉皆消,为国者虑,新变更尽矣”等语。但他坚信“天若祚宋,终不可泯,必有能复之者”,反映了王安石矢志改革,终不为悔的精神。

元祐元年(1086年)四月初六,65岁的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溘然病逝,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世称王文公。葬于半山园之后,安眠在钟山之麓。王安石父王益、本人、其子王雱,祖孙三代皆葬于江宁牛首、钟山两山,与金陵结下了几代不解之缘。

王安石故居经宋元两代,至明代被朱元璋圈入宫禁范围,遂废。清道光时两江总督陶澍在半山园故址重建半山寺。咸丰时被毁,同治九年(1870)重建,宣统时两江总督端方重修,并补建一亭于山坡,取名半山亭。

半山亭占地约30多平方米,亭后遗《重修半山亭》碑,其文字依旧可辨。落款为“同治九年十月长白魁玉书”,另一块是道光十六年(1836年)的无题纪事碑,镌有“开门望钟山,松石皓相映。”“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等句。

1982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将半山园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供人参观。一代改革家王安石虽然早已远去,但他矢志改革的精神始终激励无数后来者。

作 者:张 双 全

简介:张双全(生于1956.7,中学高级教师。现为南京市栖霞区地方志办公室责任编辑。江苏省档案文化精品一等奖《原罪·补遗集》执行主编,“十三五”江苏省档案史料典籍研究与整理重点工程成果《风雨如磐忆江南》执行主编。参编《栖霞年鉴》迭获全国、江苏省特等奖,近年来,在省内各级报纸杂志发表文史作品十余万字。)

微信长按下图二维码,阅读最新“方志江苏”文章

王安石变法失败了,但王安石们会一直赢
江西抚州是王安石的故乡,没有恩师的那一荆条,就没有一代宰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