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前半生一世英明,为何后期却弊端频出?三国志给出详细解答
孙权作为《三国志》中,早期一直被赞颂人物,他从哥哥孙策手中继承江东大权时,整个江东是陷入内忧外患局面;但是,这个时期孙权,却非常懂得知人善用。
他用张昭为江东政权发展做铺垫,他任用周瑜为后来抵御曹魏政权胜利立下伏笔,总体来讲,孙权在执政前期的各项用人举措,都不负英主的称号。
甚至在刘备殒命、曹操去世,魏蜀新主执政之后,孙权甚至被认为是最有可能一统天下的英主。但是,这位英主却在执政的晚年,其政治举措频繁失误,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弊端,而最终也一步步地把东吴的国力给弄得越来越衰落,而东吴的人才也流失不少。
那么,孙权执政前半生一世英明,为什么在,后期却出现了各种弊政呢?他的思想究竟为何转变得如此迅速彻底?孙权后期弊政产生的原因。
第一点就是,孙权本人性格方面
孙权一直骁勇强横,有点自负、固执己见的性格特点;早在建安年间,孙权经常乘马射虎,张昭犯言直谏,于是孙权改为乘射虎车,手持利刃,击打猛兽,又惹得张昭谏诤。
而对于张昭的管教,孙权只是笑而不答,之后依旧我行我素;早年尚且如此,他后期固执己见,征夷州、征崖州,欲征辽东也就不足为怪了。
陈寿曾经为孙权作评说道:“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孙权其人既知人善任,又刻薄寡恩。”孙权的江山来自其兄孙策,但是孙权却仅追封哥哥为“长沙桓王”。
陈寿认为“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
史学家认为,孙权的专权很大程度是来源于,诸臣能力过于强大,并且辅佐的臣子基本上都是哥哥孙策留下来的,特别是张昭,是典型的孙策时期的宠臣,然而,孙权多次不听他的正确建议犯下过失,还耽于其权势一直不肯用其为相。
对于立下汗马功劳的陆逊,只是因为在立嗣问题上,仗义执言,孙权就屡次遣使责问,造成陆逊抑郁而终。
名士虞翻名扬海内,却因为多次冲撞孙权被流放交州。晚年的孙权不仅对重臣猜忌,对于自己的亲生儿子也甚为狠心;三子孙和与四子孙霸因为“两宫构争”导致一个被废,一个被杀。
至于孙权一直不肯立后,认为也与他这种性格有关,他不肯把最大的荣耀给予任何一个妃嫔,却乐得让她们互相争斗,自己却能得到更多女人的芳心。但是,这样只是暂时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却为立嗣大计失误埋下了伏笔。
第二点,孙吴环境变化,为孙权弊政的滋生提供土壤
孙吴立国前后的客观环境的变化,也为孙权弊政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在孙坚死后,当时孙吴政权只控制会稽、吴郡、 丹阳、豫章、庐陵五郡,这五郡也只是表面服从,不但有地方士族豪强势力,还有当地少数民族山越作乱。
孙策生前英武盖世,用武力讨平诸郡,孙权幼主主政,没有丝毫威信,很多青年才俊都想另谋出路,又有一些故吏自立门户,招降纳叛。例如,鲁肃曾想北依郑宝,只是听了周瑜的规劝,才留了下来;在孙权当政之初,庐江太守李术就公开造反了。
孙权没有正确处理好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而孙氏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外来政权,本来就需要处理好与江东士族的关系,但是,孙权的兄长孙策,就是因为诛杀豪强,被江东士族的门客“刺”死;而在东汉末年因为常年战争,这导致了大量中原人口南迁,所以,孙氏不能不处理好与本地土著山越族的关系。
因为,中原的华夏人的进驻,使得山越民族有了生存担忧的思考,但是,孙权并没有主动去缓和与山越民族间的矛盾,反而大肆地打压山越族,这也导致了东吴政权发展期间内,总是少不了民族冲突时有发生。
虽然说东吴的军队打败山越人并不难,但是攻伐容易攻心难,孙权对山越的强硬态度也使得山越与华夏人一直处于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
同时,东吴的外部环境也不容乐观,曹操在北、刘备在侧,他们都是多年逐鹿中原的乱世枭雄,孙吴政权也不得不提防。孙权先是取得了孙策旧部如张昭、周瑜、程普等的信任,积极引进北方流亡士族和人口,以此来充实东吴国内的人口流失和人才的缺乏。
早期的孙权,拉拢士族,对山越民族剿抚并用
孙权在对待士族和山越民族的问题上,其实最开始做得还是很不错。东吴当时的士族是地区最庞大的势力,江东的士族拥有如张绂、诸葛瑾、布骘等名士,孙权大胆任用了他们,于是孙权获得了江东士族的支持。
而对于山越问题,孙权最开始多次派兵讨伐山越,剿抚并用,这一招也一定程度加速了民族融合。不过,随后孙权开始专注于内部巩固发展,不主动对外求战,后发制人,先后取得了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的胜利。
孙权两次被劝进,但审时度势不称帝
孙权还忍辱负重,在曹魏黄初年间向曹丕称臣。孙权最出彩的地方就是,在两次在大规模劝进中,婉言谢绝:第一次是刘备称帝之时,第二次是夷陵之战打败蜀国之后,明明孙权拥有了称帝的机遇,但是他却坚定地不称帝,要知道能够抵制称帝诱惑的,这绝非一般帝王能办得到。
一直到曹丕、刘备称帝后,孙权称帝,并改元黄龙,随着孙权的大力开发下,孙吴政权的江东化,基本完成;流亡“北士”成为江东政权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而当地山越也已臣服;孙权甚至将疆域扩展到今天的两广、海南。
到了后来,曹操与其子曹丕皆已去世,而新执政的曹睿,才年仅十五岁,蜀国方面,汉光烈帝刘备已死,蜀国的政权在诸葛亮的主持下转与孙权结盟,再加上孙权也已取得荆州,全凭长江天险,完全没有了西顾之忧。
于是,在这种宽松的内外环境,使孙权欣喜若狂,他身上骄狂自私、好大喜功的一面马上暴露了出来;这就是孙权晚年弊政产生的极为重要的原因。
孙权后期弊政对国家产生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首先,就是孙权时期的弊政,导致了国家财政开支大幅度增长,这浪费了大量社会财富,而国库财政赤字后,孙权又加大赋税力度,这又招致农民起义。
《三国志》记载:孙权甚至在“嘉禾五年春,铸大钱,一当五百。”“而在赤乌元年春,东吴政权又随意地铸当千大钱”。
但是,这些铸币和实际商品是不等价的,完全就靠政府强制兑换,造成了极为严重的通货膨胀,这种无疑是对百姓财富的掠夺。
尽管,东吴国库财政赤字严重,但是孙权还大肆地随意赏赐钱财,辽东的公孙政权就稍微放低姿态假意称藩,于是孙权就派了张弥、许晏、贺达带兵万人,带着金宝珍货出使辽东,结果,公孙渊斩杀将帅,没收兵资;使得孙权,白白葬送了万人性命和大量金银财宝。
《三国志》记载:“而黄龙二年征夷州、宜州;赤乌五年征珠崖;夷州、直洲、珠崖”就是现在的台湾、日本、海南,劳师远征,耗费甚巨。
这些白白浪费的物资和金钱,肯定无法从国库里支取,于是,就还得是百姓来出,也因此,孙权的这些弊端做法直接给人民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而事实上,这一时期农民起义不断,就连统治阶层也有人反叛,严重威胁孙吴政权的稳定。
《三国志》记载:“嘉禾三年,庐陵贼李桓,罗厉等为乱。”“嘉禾五年,鄱阳贼彭旦等为乱。”“赤乌二年,廖式杀临贺太守严纲等,自称平南将军,与弟弟廖潜共攻零陵,桂阳,并且还摇动交州,苍梧,郁林诸郡,众数万人。”“赤乌八年,将军马茂等图逆,夷三族。”
这些都说明了,孙权的弊政不仅使广大百姓无以维持生计,被迫揭竿而起。而孙权的弊政也引起了统治阶层内部的不满,这些统治阶级人士,继而也开始与孙吴政权进行对抗。因为孙权晚期的乱政,这致使吴国后期人才凋零,造成了“江东无良佐,元逊为太傅”的局面。
想当初,孙吴前期可谓是群贤毕至,人才辈出;文有张昭、诸葛瑾、顾雍、步骘;武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和孙权的礼贤下士,知人善任是分不开的。然而,随着孙吴政权的巩固,孙权对群臣的猜忌也日益严重。
孙权借孙和与孙霸争宠一事,大肆杀戮重臣,其中,顾谭、顾承被流放交州,朱据赐死,陆胤下狱,吾粲、全寄、杨竺、吴安、孙奇被诛杀,甚至还派遣使者责问陆逊、陆抗父子,造成陆逊郁郁而终。
孙权前期,十分注意拉拢江东士族,顾雍、步骘位居宰相,他们都是江东大族,孙吴政权推行“复客志”和“世袭领兵制”来保障世家豪族的利益。
但是,晚期的孙权,借立嗣重创江东士族,也就动摇了孙吴政权的根基;孙吴政权后继无人,只能托孤于诸葛瑾之子诸葛恪,诸葛恪虽然早有盛名,但他不堪托孤重任;包括其父诸葛瑾在内都不看好诸葛恪。孙权也嫌诸葛恪刚狠自用,但是孙权还是无奈实在没有合适人选,只能委命于诸葛恪。
客观地说,孙权一生最大的败笔之一就是导致权臣和宗室专权,以及立嗣问题。三国乱世之中,国赖长君,孙权却立少子孙亮为帝。少主当国,容易造成外戚、宦官、宗室、权臣乱政的局面;历史上众多的血淋淋的教训,孙权却视而不见。
孙亮即位之时,其母潘氏已死,吴国宫廷宦官势力又比较弱小;另两种势力权臣和宗室就突显了出来。孙权临终托孤于诸葛恪、孙弘、吕据、孙峻等人;这些辅佐大臣却为权力而自相残杀。
例如,诸葛恪和孙弘有很深的矛盾,于是就发生了两人的火拼,之后诸葛恪大权独揽,他刚愎自用,伐魏失败,引起了朝臣不满,孙俊和孙琳设计杀诸葛恪,取而代之。而宗室孙俊、孙琳都是弄权小人,才能远不及诸葛恪,使得朝政更加混乱。此后,孙琳废孙亮立孙休,孙休暗中与大臣张布谋划诛杀了孙琳,重新收回了皇权。可惜好景不长,孙休在位仅有七年,群臣违孙休意,立孙皓为帝,孙吴政权终于亡于暴君之手。
由此可见,孙吴后期皇位继承的混乱,实在是根源于孙权在立嗣问题上的优柔寡断,吴国政权的灭亡,可以说早在孙权晚期就决定了。
结尾
总之,孙权晚期的弊政给孙吴造成极大的影响,币制紊乱,刑罚苛重,再加上他本人好大喜功,在经济上耗费了国家大量财富,这加重了百姓负担,招致农民起义。他猜忌甚至杀戮重臣,激化了君臣矛盾,导致孙吴后期人才凋零,在立嗣问题上举棋不定,废长立幼,导致他死后的权臣和宗室专权。
孙权是三国时期在位最久的帝王,他这两大缺点是导致孙吴政权灭亡的重要原因;而三国鼎立形成初期阶段,东吴的国力和人才是丝毫不输于魏国,但是,为什么吴国后期人才越来越凋零,原因就是孙权晚期的种种弊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