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李白飘摇的一生
盛唐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不仅仅是因为他建立了一个影响世界的大帝国,更在于他让华夏文明绽放于世界东方。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学艺术方面,唐朝的成就都是前所未有,也是影响至今的。即便是到了现在,唐诗300首仍然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必读书目,一个个伟大的诗人,犹如浩瀚天际的群星,照耀着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在这群星当中,我们很容易就发现其中有一颗格外的闪亮。这颗明星,他桀骜不逊,豪放纵逸,天马行空,超凡脱俗,用他那盖世无双的才华挥洒着冲天的豪气,用他那荡气回肠的诗篇书写着盛世的山河。他拥有一个响彻千古的名字——李白。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公元725年。这一年,唐玄宗李隆基成为大唐皇帝已经13年了,这一年,姚崇已经去世4年,后来成为杨贵妃的那个女子才刚刚六岁。一个24岁的青年,带着远大的理想和满腔的豪情,离开了老家四川江油县。史书上记载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就是初露锋芒的李白。啊,你没有听错。是仗剑去国。李白走到哪里身上都要佩戴一把宝剑,因为他是懂剑术的剑术的,剑术到底高不高?我们不知道。不过他身上所背的这把剑,在他的诗歌中还真的没少出现过。可见,少年时期的李白就是有一腔侠客的豪情的。
李白离开家乡,一直向东,尽兴的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不过他出去并不是去旅游的,而遍访名士,结交天下英豪。好让自己的才华为天下所知,将来有机会得到重用,实现建立千秋功业的梦想。哎,有人要问想出人头地可以去参加科举考试啊!唐朝科举制度已经很完善了。天下的读书人,人人都有机会哦。哦,没错。是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可偏偏李白就是个例外。如果他要能参加科举考试,那考个进士绝对是没有问题的。偏偏他一直都没有参加过。这说明他应该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学者考证,李白出生于西域的碎叶城。这个地方位于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在唐朝时属于西都护府管辖的安西四镇之一。李白怎么会在这个地方出生呢?中原地区的百姓有两种可能会到这个地方,一个是犯了罪被发配到这里,另一种就是经商来到这里。而这两种人的出身都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
这要是换别人肯定是好好的种自己的地,做自己的生意就得啦。可是李白就不同,传说李白在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感觉到有太白金星入怀,就说我这个孩子呀。他不是凡人。那是太白金星下凡。于是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李白,字太白。所以李白从小,都没有把自己当凡人。这次他出游,他是带着满腔的豪情和无限的憧憬奔向光明的未来的。你也许会想,李白的心情现在就是这样的:“世界,我来啦,我叫李白。我要做一番大事,我要功成名就。”没错,大多数有志向的年轻人都说过这样的豪言壮语。可是如果仅仅是这么说,那就不是李白啦。那李白是怎么说的呢?他说:“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在李白的眼里,哪能是我来看世界啦。那得是世界在欢迎我啊!你看。那天门山分列两旁,整整齐齐排列着,就从地平线上冒出来了,我李白坐在这行船上,接受着两边的青山绿水夹道欢迎,不失为一件快事啊!我们听听,我们听听。李白就是这么洒脱,这次东游,他顺江而下。途经今天的湖北、安徽、江苏等地,当他走到安徽当涂县的时候,写下了这一首《望天门山》。
这次出游,李白路过陈州,还去拜访了一位名人——李邕。李邕是个在朝中担任过重要官职的人。他看到这个年轻人性格豪放,不拘俗礼,且谈论间放言高论,纵谈王霸。李邕可就不高兴了,心说,哎——你谁呀?读过两本书就赶来给我扯七扯八。李邕表现得对李白爱理不理,有些厌恶李白的高调。李白看出来了,于是,临走的时候,毫不客气写了一首诗给李邕。这首诗的题目是《上李邕》。开头两句就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就是说自己就是那一只大鹏鸟,我的志愿还远大得很呐。我们听起来好像都有一些过头了,人家李邕,好歹也是前辈,也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李白就是个书生而已嘛。李白呀,李白,你就不能低调一点儿吗?哎,就是不能,因为这才是李白。
这次远游年轻的李白可是真的尽兴啊!他出三峡,过江陵,下扬州、游金陵。在这期间,他写下了,《金陵城西月下吟》、《杨叛儿》、《长干行》、《金陵酒肆留别》、《夜下征虏亭》、《苏台览古》、《乌栖曲》、《望庐山瀑布》等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可以说很快,天下都知道有一个后起之秀叫——李白。可是,李白也很郁闷呐,因为他想进入仕途,建立功业。可是,现实却无法满足他的期望。
酒瘾安陆,蹉跎十年
这一年李白来到襄阳。在这里,他拜会了当时著名的大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要大12岁,早已名闻天下,由于仕途不顺隐居在鹿门山。当他见到李白之后,不禁惊叹,原来世间还有这等人才。于是和李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李白这次见到孟浩然之后,还有个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就是孟浩然帮李白介绍了一门亲事。让他娶了许圉师的孙女许紫嫣。许圉师是谁呀?那可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虽然也有好几十年了,但在当地可是大户人家,有头有脸的人物。于是,李白就在安陆定居了下来。就在这个时期,孟浩然离开襄阳去广陵,李白在江夏的黄鹤楼为孟浩然送行时,写下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但是,李白是个能安定下来的人吗?不,他还是没有放弃梦想。不是说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就不能入仕做官了。其实,还有一条路可走,也是李白选择的一条路——献赋谋仕。在唐朝时期,还有一条可以被朝廷发现的途径,那就是展示你足够的才华,由社会上有名望的人推荐给朝廷。从而也可以得到朝廷的重要。于是,李白就准备把自己写的文章献给朝中的重臣争取机会。但是,李白是个书生,没有身份,没有地位,怎么会认识朝中的大臣呢?哎?别忘了,李白的老婆许紫嫣可是之前的宰相的孙女,许家在当时可是认识不少大人物的。正好安陆的许家这一代又出了个能人,叫许辅乾,他曾经官至光禄卿,属于朝中的重臣之一。但是,官员选拔任命这种大事儿可不归他管。不过,他可以牵线搭桥,推荐了李白给当时的宰相张说。
李白欣喜若狂啊!凭借李白的才华,只需要有个机会就够了。于是,他打点行装离开安陆,奔长安而去。不巧的是张说正在病中,便嘱托他的二儿子张垍接待了李白。没有想到这个二公子却是一个嫉贤妒能之辈。他想方设法疏远李白。李白从初夏等到深秋,一直再没有见到张垍。没办法,只好又打道回府了。这次遭遇使李白弄清了世道:即使在圣主治下的盛明时期,也是“行路难”啊。
碰了一鼻子灰的李白,早已在长安穷困潦倒,结果什么工作也没找到。只好经洛阳南下回安陆去。当他走到洛阳,想起了自己的好友元丹丘。这位元丹丘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道长,他在蜀中学道的时候就认识了李白。李白见了元丹丘,吐出了一肚子苦水。元丹丘就劝他,可能时机未到啊!如果,朝廷这边机会少,你是不是考虑一下地方的官职。哎?也对呀!我李白求官,一下子就跑长安去见宰相,那宰相那么忙,没见到不也很正常吗?天下找他的人多了去了,我又没有比别人更有背景。人家凭什么帮我。嗯,如果从地方干起,逐步被朝廷了解应该也是退而求其次的途径嘛。
李白是茅塞顿开啊!这次他告别了元丹丘。李白再度回到安陆,这一次,他将目标转向了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山南东道采访使韩朝宗。韩朝宗的级别其实也是很高的,如果能得到他的青睐,那李白可是前途无量啊!于是,李白洋洋洒洒写了一篇《与韩荆州书》。这是一封自荐信,写得气势如虹,气概凌云啊!如果你什么时候需要些自荐书,向别人推荐自己,若没有足够信心。你就去读一下李白这篇《与韩荆州书》,那文采、那气势、那文风和文章结构,让人无懈可击。文章开头便用了一句“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把这个韩朝宗给夸得,简直捧到天上了。凭他的性格,让他赞扬别人,那可就难了。他是会说自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还是那个孤傲的李白吗?没错,李白还是李白,但是他着急了,他太想走入仕途,谋求官位,能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了。
不过,这次李白把这篇《与韩荆州书》呈送给韩朝宗之后,一直石沉大海,再也得不到回应。这李白就纳闷儿了。什么原因呀?难道我文章写得不好,还是韩大人没认真看。最起码也给个面试的机会嘛!到底什么原因呢?这是个历史之谜,我们也不知道韩朝宗怎么当时想的。但是,当我们1000多年后认真再读一次李白的《与韩荆州书》,并结合唐朝的推荐制度,也许会得到答案。因为李白的文字中透漏出了与官场格格不入的自负。从这篇文章看,李白在卖弄文采,在彰显大志。韩大人担心他的性格在官场上会遭到嫉妒,遭人陷害。到那时,别人说,这个人就是你韩朝宗推荐的。他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因为唐朝的人才推荐制度中推荐人可是要承担连带责任的。
不用说,这次李白又是无功而返。他也不禁仰天长叹,李白啊,李白,你空有满腹经纶,盖世的才华,但何时才能有出头之日呢?李白在安陆的十年被自己称为“酒瘾安陆,蹉跎十年”。这十年是李白过得非常郁闷的十年,他胸有大志、饱读诗书,却投地无门,自己都感觉到愧对自己的满腹经纶。这十年也是李白最悠闲的十年,因为他没事做,总想着投牒自荐,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可是,现实就像一场场倾盆大雨一次次浇灭他心中的希望之火。在这里年里,他以安陆为中心,他曾经北上洛阳,西进长安,游历大江南北,结识了众多名人和骚客。反正,他就是一门心思。我要当官,我要做大事。
献赋谋官,出人头地
公元734年,李白游东都洛阳,见到了东都的明堂,有感于它的宏大壮丽,写下了《明堂赋》。明堂是武则天时期建成的标志性建筑。当年武则天就是在明堂中举行朝会、接见外国使节。可以说是国家的中枢政务中心。李白写明堂赋是在歌颂开元盛世的社会局面,也是在为唐玄宗歌功颂德。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理想。我们不难看出,李白不是平白无故就去写这篇《明堂赋》的,他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趁着皇帝巡游洛阳的机会,献赋给皇帝,希望能被朝廷任用。可是,李白这次废了老鼻子劲儿了,才把这篇赋送到唐玄宗李隆基那里。但是和《与韩荆州书》一样,之后就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这时候的李白心态早就像年轻时那么浮躁了。他知道想得到重视,不是一篇文章就能打动别人的。至少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时机成不成熟啊!国家有没有新的人才计划啊!朝中的关键大臣有没有举荐啊!等等。所以,他没有气馁。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玄宗又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乘机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他的《大猎赋》大大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投其所好,宣讲道教的玄埋,因为唐玄宗时期非常重视道教,皇帝的两个妹妹都做了女道士。这次献赋,虽然也没有能引起皇帝的高度重视,但是,这年的西行长安,他通过朋友协助向玉真公主献诗,结识了玉真公主。玉真公主是唐玄宗的妹妹,那可是唐朝社会最上层的人物了。看来李白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一步步在接近唐朝朝廷的核心人物。
李白为了谋求官职,可说是遍访名仕啊!这次,在长安他见到了已经近80岁的贺知章。贺知章不但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诗人,还是朝中的重臣。李白特地去拜会了他,并把自己的作品给贺知章看,请求指点。贺知章读完李白的《蜀道难》和《乌栖曲》之后,不禁惊为仙人。对李白说:“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意思就是被贬谪在人间的神仙啊。有了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盛赞,李白的名气越来越大。但是,当官嘛——不是你有才就能当的。朝廷得有需要啊。得有人才计划啊!而且每年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都源源不断的进入朝廷,实在是不容易。还没有等到朝廷的那边的消息。李白家里出事儿。
我们之前说过,李白这十年居住在许家,就是那个当初他成亲之时,许家为他们准备的宅院中。其实,可以说李白就是人家许家的上门女婿。但是,这十年的时间,李白除了写诗、写赋,到处自荐,基本没有干什么事情。哦——不对,还有一样,就是占了他几乎所有业余生活的爱好,那就是——喝酒。所以,我们在李白的诗中会见到大量描写饮酒有关的诗句,什么“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还有“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看来李白还是很洒脱的嘛!不过正在他洒脱地准备逐名于广场的路上,他的结发妻子——许紫嫣却意外的去世了。这件事对李白打击很大,不但是因为他对结发之妻的眷恋,还有他不得不离开居住了10年的安陆的家。因为李白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妻子已经去世,自己还有什么脸面继续住在许家呢?于是他带着自己的子女一起迁居到了安徽南陵。
李白虽然没有在长安了,但是他的作品已经传遍整个长安城了,京城中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几乎都读过李白的诗文。一时间,可谓是朝野皆知的风云人物啊。公元742年,这年唐玄宗改年号为天宝。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推荐下,玄宗皇帝看了李白的诗赋。皇帝一看,哦——李白,这个名字好像在哪儿见过哦。哦——想起来了,他曾经献上过《明堂赋》和《大猎赋》。对——对——对,这个人是个人才,那文章写得太好了。好,那就召他进京。
哎——到这里,你是不是也觉得该长出一口气了。是啊!这年李白已经42岁了。他接到了朝廷的召命,一时间,欣喜若狂,不由得又开始纵酒放歌。等了这么多年,朝廷终于知道藏在民间还有一位才华盖世、博览古今的李白,还有一个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的李白。他兴奋之余,挥笔泼墨,写了《南陵别儿童入京》这首诗。放声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我李白怎么会是长期身处在荒草之中的普通人呢?我应该是一代济世能臣,像诸葛亮、像管仲、像谢安一样。
这一年,李白正式进宫朝见唐玄宗李隆基,进宫那天,皇帝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意思就是说赐给李白镶满七彩宝石的华贵坐具让其坐着吃饭,还亲自调羹赐给李白喝。可见,皇帝读了李白的作品之后也被李白折服了。唐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唐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担任翰林待诏,职责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哎?你可能会说,皇帝这是干什么?这么好的人才,你不任用,怎么让他专门给你写诗娱乐啊!其实,这个你不必担心。李白有才,大家都知道。但是文章写的好,就能帮皇帝治理天下?这倒未必吧。至少说大家对李白的认同到目前还是因为他文章、诗歌写得好,他没当过官,没有治理国家的半点儿经验。想成为济世之才那一直都只是他的理想。到底怎么样?还有待于朝廷逐步考察吧。
官场失意,壮志难酬
在日后的日子里,皇帝只要有宴请或者外出郊游,那李白一定在身边。皇帝和大臣们吃饭的时候,喝了几杯酒,就叫李白过来。“来来来,给大家现场写首诗助一下兴吧。”他们在外面打猎,射中了一头鹿,皇帝高兴,也叫李白过来,写一首诗让大家高兴一下。反正,就是只要皇帝高兴了,李白就一定陪在身边吟诗作对。很多人,看到李白受宠,也心生嫉妒,他们私下说:嗨吆——那位刚来的他会干什么呀!整天就写写画画,还终日喝得烂醉如泥,不过是给大家乐一乐嘛!谁还会拿他当盘菜。
没错,李白呀!他就是终日喝得烂醉如泥。我们都知道李白特别爱喝酒,他高兴了喝酒,不高兴了也喝酒。朋友来了喝酒,去朋友家了也喝酒。热闹了喝酒,寂寞了还喝酒。睡觉前喝酒,睡醒了接着喝酒。这李白呀,就是个酒鬼。因为喝完酒写下了很多好诗篇,才变成酒仙的。
传说,有这么一天。正值牡丹盛开之时,唐玄宗、杨玉环(那时候杨玉环还不是贵妃。所以不能叫杨贵妃),他们在兴庆宫沉香亭赏花作乐。他们觉得听的都是写老词旧曲,没有新意新意,于是就把李白叫了过来。可是李白早已喝得烂醉如泥,被人扶上马送到宫里的,连喝醉酒踩脏了的鞋子都没有换。玄宗皇帝一看,哎呦,你的鞋子怎么这么脏啊!我赐给你一双新鞋吧。 于是命高力士取一双新靴子给李白,哪知这李白乘着酒兴径直就把腿伸到高力士面前,干什么?这不明摆着就是让高力士帮他换上吗?高力士心里那个恼火自不必说,怎么说人家也是堂堂堂内侍主管,别人想巴结着奉承着都来不及 ,你李白的的地位比人家低了不知多少个档次,敢在太岁头上动起土来。可是在这里说这事儿,不是扫了皇帝雅兴吗?于是强忍怒火,弯腰替李白把靴子换了下来。
李白趁着酒兴,挥笔写下了《清平调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些诗都已经成了千古绝唱,让皇帝和妃子都高兴哦不得了。他高兴了,有人生气了,不用说,高力士就不开心。也为李白之后的遭遇打下了基础。当然,这几首诗确实是李白为皇帝和妃子赏花时,奉皇帝的旨意写出来的,但是有没有让高力士帮他换鞋的事情就不知道了。因为,这种说法都是野史说的,正经史书上可没有这么记载。野史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大家心目中的李白就是这样子的,就是这么没大没小,就是这么飘逸洒脱,即使这么张扬跋扈。
到朝中做官,是李白一直以来的愿望,但是,他想做的是帮助皇帝治理国家的臣子,而不是专供皇帝取乐的文人。时间一长,李白就厌倦了这种生活。以李白的性格,很正常。他怎么会接受自己变成个娱乐工具呢?于是,他到处发牢骚,整天借酒浇愁。曾经几次,皇帝传他进宫作诗,他都因为喝醉了没去。宫里的人也都不喜欢李白。于是,就有不少人总是去唐玄宗那里说李白的坏话。“那个李白呀!他整天只知道喝酒,仗着能写几首诗,老是欺负我们这些没读过书的”、“他整天牢骚满腹,好像天下都对不起他一样,我看呐,他就是对陛下您不满啊”、“陛下召见他,他都敢不来,这个人一点儿都没有规矩,我大唐朝廷怎么能让这种人祸害下去呢”。唐玄宗听着听着,就想啊,也对呀!这个李白确实是这么样子的。于是就开始疏远了李白,不再总算是叫他来作诗了。李白有些纳闷儿,皇帝怎么不找我进宫了。是不是觉得我的才华只是进宫写几首诗太过浪费了,准备让我担任什么重要官职啊!可是,李白没等到这一天,他等来的却是一个晴天霹雳。
公元744年,李白收到了朝廷“赐金还乡”的通知。什么意思?就是给点钱,让你回老家去。这里不要你了。李白当时就蒙了。什么,让我滚蛋了,我这么有才,这么有能力,你们竟然让我滚蛋了。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用了半生精力苦心谋求官职,没想到是到朝廷之后确成了皇帝的娱乐工具,更没想到的是,从当上这翰林待诏到被赐金还乡只有两年的时间。我的天哪,李白简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是它已经发生了。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的李白,被迫怀着悲愤的心情离开了长安。
他做梦都想在朝廷中做一番大事,但是没想到这么快就被迫离开,回头想想自己走过了的路,一个字“难”。他借酒浇愁,仰天长啸,挥笔写下了那一组千古佳作——《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 ,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大声地问天,问地,问自己: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
这一年,是李白政治理想破灭的一年,也是李白对现实改变看法的一年,更是李白写作风格的一次重大转折。这一年的夏天,李白来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见到了中国文学史上另外一位伟大人物——杜甫。李白比杜甫大11岁,当时李白的名气已经名扬天下了,而杜甫正值风华正茂之年。两人见面之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约好了下次还有一起出游。同年的秋天两位诗人相约见面一起游览了梁宋等地,他们还在这里遇到了诗人高适,三人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畅听人生理想。这次会面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之后,李白再次漫游天下,他南下游览金陵,写下了《游金陵凤凰台》,仰天长叹“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他游天姥山,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悲愤地痛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什么意思?就是说,“去他姥姥的,我李白怎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那些权贵之人,让我心情不舒畅呢?”他游至嵩山,和岑勋一起在丹丘生家里开怀畅饮,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将进酒》。他多次下宣州,写下了《独坐敬亭山》、《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等诗歌。
身陷乱世,晚年凄凉
天有不测风雨啊!繁盛的大唐帝国竟然在公元755年发生了安史之乱。北方天下大乱的时候,李白被迫带着家人奔向南方,这一年他在庐山避难。遇到了正在南方地区招募人才打得永王李璘。永王李璘也是唐玄宗李隆基儿子,他见天下都乱成这样子了,就像自己控制江东地区自立门户,于是就到处招揽人才。李白想当官实现人生理想的愿望再次被唤醒了,于是他就加入了李璘的的队伍,为李璘写了不少歌功颂德的诗歌。但是,最终,永王李璘被已经登基称帝的唐肃宗派兵征缴而失败被杀,李白作为永王李璘的幕僚也被捕入狱。多亏了友人搭救,才没有丢掉性命,却背判流放夜郎。夜郎是非常荒凉的地方,而且是永远不得回家。可怜的李白那年已经58岁了。大家都知道,李白这次流放也就是再也回不去了。
也许是上天眷恋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58岁的李白被流放的第二年,发生了一件事。因为关中地区遭遇的大旱,老百姓眼瞅着庄稼都要绝收了,但是老天爷就是不下雨。再加上安史之乱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社会一片萧条。古人都信奉神灵,他们都认为这是凡间杀戮太重,老天爷看不过去了,天降灾难。于是唐肃宗就下了一道圣旨,大赦天下。所有被判死刑的都改为流放,所有判流放及以下刑罚的都赦免。哎——李白不就是被判流放吗?对,也就是说李白就在赦免的名单之内。带着满腔积愤的李白终于又重获自由了。当时他走到了夔州白帝城,于是,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从白帝城出发,乘坐小船顺江而下,就一个心思,回家……那首千古绝唱《早发白帝城》诞生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历史留给李白的时间不多了,他重获自由之后,往返于宣城和金陵等地,过着非常窘迫的生活。公元761年,穷困潦倒的李白因病再也无法周游于幕府之间赚点小钱养家糊口了,他被迫去投奔了他的祖叔李阳冰。李阳冰当时是当涂县的县令,所以,李白晚年一直居住在当涂县。到了第二年,李白的病越来越重了,他知道自己的撑不了多久了,于是,把自己毕生所写的诗赋文稿交给了李阳冰。然后吟出了这位诗仙人生创作的最后一首作品《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这是李白自己为自己写的墓志铭,也是李白一生的写照。公元762年,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去世于当涂。
他少年聪慧、胸有大志,于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当他求官碰壁之后,摒弃了少年轻狂的傲气,在安陆过了十年的蹉跎岁月,但他并未安于现状,多次周游天下、遍访名仕,被前辈称之为“谪仙人”,几经波折,终于西入长安,走入仕途。可是,因为“不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性格,被赐金还乡,流浪于江湖。李白生在盛唐时代,却也怀才不遇,因而他游历天下,啸傲山水。他那盖不住的才华承载着气吞山河的梦想,奔走于大唐盛世。他带着“清水出芙蓉”的自然,“白发三千丈”的夸张,和“仰天大笑出门去”的飘逸,以及“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奔放,还有“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的奇想,写下了吞吐日月、荡气回肠的诗篇,把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推到了一个前作未有的高度。